嘉峪关历史?
嘉峪关的历史悠久,是一座新型的古城,嘉峪关有着古老的嘉峪关城楼,有着历史悠久的悬壁长城和古城的天下第一墩。
嘉峪关历史天气?
嘉峪关市属于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日照厂而且强烈,降水少。在6.7℃-7.7℃之间,年日照8000小时。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发量2149毫米。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历史最高温度38.4℃,最低气温-31.6℃。历史最大年降雨量265.7mm。
嘉峪关的历史?
嘉峪关以酒钢而得名,酒钢一九六O年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建厂出铁,后因苏联专家的撤回,一度下马,通过酒钢人的铁山精神,很快恢复重建,后来出钢,一九七二年设立嘉峪关市。在雄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把戈壁滩建成到如今的全国双拥城和全国文明城市。最近又获得文旅部全国旅游城市等称号。
嘉峪关城楼历史?
从秦始皇的时候就开始建了
嘉峪关历史文献?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最西段,历史上中国长城最西段是汉朝时代的罗布泊附近,自从明朝哈密卫1514年被吐鲁番王国吞并后就成了明朝的边防前线。
葡萄牙传教士鄂本笃为了寻找从陆路到中国的路线,从印度果阿出发进去叶尔羌汗国(也就是是史书上的亦力把里),从当地人口中打听到从嘉峪关往东一直是契丹的国土(中亚国家和俄罗斯对中国的称呼是契丹),于是装成朝贡使者入关(只有朝贡者才可以入关)但是由于收到当地官员刁难被迫留肃州在现在的酒泉一年多,不得不求助已在中国站稳脚跟的利玛窦,没等来救援就病死了。
鄂本笃证明了在西方广为流传的契丹国就是中国。
嘉峪关的历史由来?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历史名人排名?
首先要说的就是创建者冯胜
冯胜是明朝开国大将,牛叉的很,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发三路大军攻打漠北,铲除元朝余孽,冯胜攻打河西走廊一带,大获全胜,返程途中来到嘉峪关这块,赶脚地理位置不错,就在这里修筑了嘉峪关关城。
然后是林则徐
被贬新疆的途中路过嘉峪关,写了一首诗,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途径嘉峪关的名人就更多了,张骞,出使西域必经。霍去病,帮汉武帝收复河西走廊。玄奘,左宗棠,班超等,都经过嘉峪关。
嘉峪关安远沟的历史?
新城镇安远沟村位于市东部,西距市区中心5公里,据镇政府28公里。东与酒泉丁家坝相邻,南隔讨赖河与文殊镇河口村相邻,北距新城镇横沟村15千米。连霍高速公路、酒嘉城际一级公路、312国道从该村拦腰穿过,交通便利。明代称安远寨,清代称安远沟,沿袭至今。民国时期属酒泉第七保三甲;1950年属酒泉县嘉峪关乡管辖;1953年与酒泉县丁家坝合并称安丁乡;1955年又隶属嘉峪关乡,仍称安远沟;1958年成立嘉峪关人民公社,改称安远沟大队;2003年改称峪泉镇安远沟村,2010年划入长城区新城镇,全村辖九个村民小组。2013年全村共有居民501户,1735人,耕地4260亩,人均耕地2.5亩。
嘉峪关历史被攻破几次?
历史上,嘉峪关真正意义失守只有一次。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11月,满速儿汗侵入肃州,游击将军芮宁带兵在祁连山下文殊镇与其决战。现场打得异常惨烈,芮将军不幸身中流矢当场阵亡,导致全军覆没,嘉峪关失守。嘉峪关的关城城墙并不高大,悬臂长城与长城第一墩的部分更低。设计之初,仔细估算过敌我能量以及攻城器械。
嘉峪关明长城的历史介绍?
嘉峪关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嘉峪关被称为河西走廊的咽喉,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国家文物局在2009年首次公布了明长城的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七年山东路甘肃省嘉峪关市。从东至西横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等九个省市自治区,156个县城,总长度8851.8km,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259.6km,壕堑长度359.7km,天然险长度为2232.4公里。险要地段的城墙用条石和青砖砌成,十分的坚固。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多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因此,明长城嘉峪关段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