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汽车历史?
保定的汽车史可以追溯到田野汽车的建厂史,田野汽车前身为解放军冀中汽车修理大队,始建于1949年,田野造出了中国第一辆四轮轻卡汽车。
保定警校历史?
河北保定警校是本科学校,属于二本院校。
河北保定警校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俗称。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公安部劳改工作干部学校,1983年划归司法部领导。2002年4月正式建成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11年10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试点单位,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保定卫校历史?
保定卫生学校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保定地区卫生学校,1985年开始征地重建,199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生。1998年被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保定车牌历史?
保定车牌是冀F。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位于河北省中心地带、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
保定历史典故?
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在保定的涿州。
金缕玉衣出土于保定满城。
地道战以保定清苑冉庄最为著名。
清朝帝陵西陵在保定易县。
狼牙山五壮士来自保定易县。
谱写抗战名曲《九一八》音乐家张寒辉来自保定。
清朝省级总署衙门直隶总督署在保定。
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药都在保定安国。
明朝著名的人口大迁移(山西洪洞大槐树)主要区域之一是保定。
河北保定历史?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在此后近三百年间,为中国的区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曾两度为河北省省会。保定也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保定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保定航校历史?
保定航校的前身是在江西南昌的人民解放军空军作训大队,从建国初到1959年该校共计培养了九期空军飞行学员,1959年该校从南昌整编转场落户古城保定。
保定的历史?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间,长期为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以及中国的区域性政治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也两度为河北省省会。保定也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保定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
保定历史好句?
【第1句】保定,一个红色革命圣地,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祥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了2000多名将军,《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等文学作品谱写了保定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的光荣历史。保定是驻军大市,军民共建发祥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第2句】呜呼保定,美奂美轮。山情水韵,阔我胸襟。太行横陈,看西山之亘亘;白洋静卧,见东水之粼粼。南接赵地,常怀丛台而长啸,北望京都,时念华表而高歌,人杰地灵,上天神工造化,钟灵毓秀,先民伟业丰功。四季多有艳阳,湖山莫不长青,五大水库,光洁似鉴;四大平原,极目如茵,秀嶂耸立,号飞狐铁壁;甘泉泠洌,名鸡水环清,山峦飞舞,偶有花獐野雉;水泽迢迢,时见鸿雁锦鳞、阳和催百花,,碧波润万木,春风吹绿柳,名山抱朝阳、信西界之伊甸,东方之蓬莱也。
【第3句】保定,一个日新月异的山水城市。公元1227年,元汝南王重建保定城池,奠定了保定古城框架。近年来,全面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低碳试点城“五城联创”活动,建成了一大批精品商务、会展、交通、园林城市项目,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由原来的100平方公里拓展到300多平方公里,城市品位不断提升,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和谐管理城市。
【第4句】随着几年的道路改造,保定的路变宽了,变直了,它们舒展着身躯,具有一种开放的气势,似乎要拥抱南来北往的商旅。居民小区鲜花怡人、清静、幽雅,街道两边,绿色的植被和树木相互呼应,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城市广场,草坪如毯,夜晚各种装饰灯流光溢彩,绿、美、亮、净的城市新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作为祖国和未来的希望,应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同学们让我们为了祖国的腾飞而努力拼搏吧!
【第5句】保定人文底蕴深厚,著名的“大学城”、“体育冠军城”,宋有州学、明有府学、清有莲池书院,现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国家律师学院)、河北金融学院等16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40多所,郗恩庭、郭晶晶、钱红、庞伟等19位世界冠军都出自保定。
【第6句】二十前,当我成为一名汽车兵,在晋中平原自豪地驾驶着军车,驰骋在大运路的各条保障线上。我就会想起,最初引导我,教我学车的班长,就是保定人。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保定人的纯朴、保定人的真诚、保定人的善良!
【第7句】保定,历史文化悠久。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尧帝故乡,有3000多年历史,元设保定路,明建保定府,清为直隶总督署,以“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得名。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戏曲艺术家关汉卿、王实甫等都是保定人。
【第8句】说到历史,再说说在唐宋时期就开始栽种的春不老。这春不老与雪里红数同科。相传,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大臣想吃点清口的饭菜,便得到的一盘腌制好的春不老,这大臣尝了一口,嫩脆清香,连连叫好,就叫人给他准备了许多,一些携带南下,一些捎回北京宫廷。我爱家乡的名声古迹;我爱家乡的大型公园;我爱家乡的“保定三宝”。然而,我更爱我的家乡保定。
【第9句】“北方名城”果然,“京都南门”不虚。胜概美景,每兴难穷之思;文化深厚,常有怀古之叹。锦绣缤纷,上谷十二景斗艳争奇;青翠欲滴,十里柿子沟溢蜜流香。婉转遍林壑,春色满山崖。名园小圃,固名声其在外;钟楼高阁,亦随意而堪夸;寻常如在画里,四时相继繁花。人去香随花蝶舞;客来甜美酒映霞。
【第10句】在保定,不止古建筑这么雄伟,还有现代建筑,也十分怡人。如,竞秀公园,人工湖里,鱼儿自在的闲游,各样的小船漂浮在湖面上,船上的人们说笑着,陶醉在这优美的景色中。各种大型、小型娱乐设施也十分诱人:有惊险刺激的;有令人放松的;有成人专用的;有儿童专用的;还有赢得奖品的……
保定历史景点?
古莲花池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上元二年(675)在临漪亭的基础上建立。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西路南侧。地处保定旧城中心,占地面积3.15公顷,池水面积0.79公顷,是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一座实景园林。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由满城移驻顺天军(金代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重新修筑城垣,引水入城,疏浚河道,重修莲池。从元至今700余年来,时为别墅,时为书院,时为宾馆,时为行宫。1921年修复莲池时,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书"古莲花池"四字匾额,至今仍用该名。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水东楼、藏书阁、藻咏厅、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锦、洒然、不如、六幢、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林之美。莲池东廊为碑林,有清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御笔碑文7通,北廊壁上嵌有明、清书法家书写或临摹的碑碣88方。古莲池兼南北园林之美,有"城市蓬莱"、"三湘七泽"、"小西湖"等美誉。1988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秀丽的风光跻身于"全国十大名园"之列。
直隶总督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西路99号。
清代直隶总督处理公务的衙门。该署前身可上溯到元朝,世祖至元七年(1270)顺天路(后改保定路)总管府治中周孟勘修建了宣化堂,作为衙署,明初为保定府衙,永乐年间改作大宁都司署。入清以后,几经变化修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奉谕大兴土木,改建为直隶总督署,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历经8帝182年的历史,始终为直隶省的军政枢纽机关。驻此署的总督有74人99任次,著名的有李卫、方观承、刘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历史内涵丰富,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誉。民国以来,则为直隶督军、川粤湘赣经略使、直鲁豫巡阅使、保定行营、河北省政府驻地。
占地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以两条南北更道相隔,主体建筑在中路,共五进院落,均为青砖起脊小式硬山建筑,保留了雍、乾时期的风貌,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清代衙署建筑。中路主要建筑有大门、仪门、大堂、公生明牌坊、二堂、官邸、上房,并配以左右耳房、厢房等,整体建筑以甬道及各堂正中为中轴线,院落之间,穿堂而过,正厢房之间,廊庑相通,意境深邃,气氛庄重。是中国惟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省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