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背水一战是谁的典故(背水一战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故事)

背水一战是谁的典故(背水一战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04 更新时间:2024/3/27 12:44:27

韩信萧何设计,吕后将其杀于钟室,但刘邦还是很肯定他对汉朝的贡献的。从后来刘邦对待异姓王的做法来看,韩信即使不死于吕后之手,下场也未必会有多好。

只是,韩信哪能预见这些,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战场之上,将他毕生所学的军事理论发挥得淋淋尽致。

这里,我们来看看“背水一战”。“背水一战”这个词的出处是《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如是写:“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后来,“背水一战”是指在无退路的情况下,只得决一死战以求得一线生机。

若是单看原文这段话,这样的解释也没错,但若将其放于当时的情境之中再细想下,韩信会让他的万人大军陷于绝境之下吗?韩信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否则,刘邦也不会在很多战役上倚重他。可见,韩信如此安排,自然是有他的考虑,那我们就来看看当时的现状。

韩信在灭了魏国之后,得到了指示继续东进,进攻赵国。赵国得到消息后,就在井陉口布置了20万大军。这时的韩信虽然刚打完胜仗士气高涨,但他深知自己和赵国兵力悬殊。于是,在离井陉口挺远的地方,韩信让部队安营扎寨,他得好好部署这场仗该如何打。

赵国也不是没有高人,只是赵国的统帅陈余很没脑子。当时,谋士李左车就献上了一计,他认定此次韩信带兵前来,是想乘胜一鼓作气拿下赵国,他们的粮草应该是落在了后面。于是,李左车自荐,给他三万兵马,绕道到韩信的后方烧了他的粮草,再活捉韩信。

但是,陈余仗着自己有20万大军,对于这种“伎俩”不屑一顾,他就想在战场上和韩信一较高下,这反倒是给了韩信机会。据说,此事被韩信知道了,他很是欣赏李左车,并特意交代,在两军交战中,不得杀李左车。若是有人俘获李左车,可得赏金千金。

那么,韩信是如何准备“背水一战”的呢?

韩信先是将兵马向前挪了些,离井陉口差不多30余里的地方。这其实也是韩信给出的信号,他要准备进攻了。之后,韩信私底下让2000名轻骑兵,在后半夜抄小道去赵军的侧后方埋伏,这些士兵每人都带着一面汉军的红旗。当时,韩信如此交代他们:当他们看到赵军倾巢出动,就立刻突袭赵营,将所有的赵军旗帜全部换上汉军的红旗。

等这一切安排妥当后,韩信就带着一万人的部队,沿着河岸排兵布阵。这边的陈余也没有多想,只觉得韩信不过尔尔,于是,带着他那20万大军直扑过来。韩信就在等待这一刻,这边韩信假装打不过,向河边退去,那厢埋伏的汉兵一见赵营空了,立刻就将所有的旗帜换成了汉军的红旗。

这边韩信的将士们身后是河,就只剩一条路,只得回身奋力厮杀。赵军一时也无法取胜,想要回营又见大营里红旗一片,还以为被汉军占领了,只能四下逃散。

后来,有人问韩信,为何他会采取如此的策略,这完全和兵书上的说法相反啊?

韩信的解释很精辟,他用了两句话:“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若是士兵还有退路,会安心打仗吗?看来,韩信的“背水”是假,真实用意是诱敌深入。只是,赵军上当了,还想来个以多胜少,结果,连自己的大营都被人家偷袭了。

那么,“背水一战”是对韩信用兵的误读吗?

后来,看韩信的解释,其实,还真是利用了“绝境求生”的心理。不过,韩信可是有备而战的,并且,是他亲自率队,才使得军心一致。看来,此时的“背水一战”和后来“背水一战”使用的环境,是有所不同的。这自然也会带来很大的干扰,认为韩信当年和赵军对阵时,是被逼得没路了,这才扭转了形势,大获全胜。

这其实只是韩信谋略的又一次验证罢了,他为了能让赵军全军出动,不惜以自身带兵诱之。试想,韩信这么大的一个“饵”,赵军怎么可能会放弃,自然是穷追不舍了。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军事家作为,不和对方硬拼,只要控制战场节奏就好。

总之,韩信制造的“背水一战”,若是不清楚当时的背景,就会真如这词所描述一般。

中国的成语故事都有其典故,若是不能了解其背后的真实历史,误解将会越来越深。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不可“望文生义”,每个文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背水一战”在研究秦汉历史、传承军事思想、开发古迹旅游、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现今,为传承弘扬这一多元文化遗产,井陉县已经投资1737万元,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其中,包括出版了《井陉历史文化》丛书。

建立了韩信公园并树立了韩信和背水之战雕塑;拍摄了晋剧《井陉口》、《舌辩侯》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举办了“背水之战”研讨会;申报白皮关传说、韩信锣架鼓、白王庄武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姜子牙老婆叫什么名字(有关姜子牙老婆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杂谈

    人过70古来稀:姜子牙妻子马氏才貌双全,为何68岁都没出嫁?古代的人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有限,寿命相对较短些,很少有人能活到70岁,所以,古人说:人过七十古来稀。文学作品《封神演义》里,曾经出现过几个70多岁的老人。一位是出身名门贵族,却又中途没落的姜子牙,在三十而立的年纪里,上了昆仑山玉虚宫,拜

  • 武则天把皇位最后传给了谁(历史上武则天把皇位传给李显)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杂谈

    说起一代女皇武则天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无论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还是近年来铺天盖地的各种影视剧,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统女皇帝已经逐渐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

  • 宋雨琦什么星座(宋雨琦个人资料简历及真实年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杂谈

    国民综艺《奔跑吧》于2月11日官宣了MC全新阵容,邓超,陈赫,王祖蓝,鹿晗因为个人原因无法参加节目录制,新成员朱亚文,王彦霖,黄旭熙,宋雨琦顶替加入。这个阵容对于大众来说,数黄旭熙和宋雨琦是最不熟的人。宋雨琦和黄旭熙在官宣成为《奔跑吧》的新嘉宾之后一直备受关注,原本在国内人气寥寥的他们,瞬间成为了网

  • 恭亲王为什么不除掉慈禧(恭亲王奕訢不推翻慈禧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杂谈

    道光的第六子奕訢是一个能力出众,但是却运气一般的皇子,他明明政治才能和身体素质都远超奕詝,可是最终却没有成为皇帝,反而成为奕詝(咸丰)极力打压的对象。咸丰在位期间,奕訢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顺心。好不容易咸丰去世,可惜却出现了八大顾命大臣,他们试图继续压制奕訢。这次奕訢终于忍无可忍,联合慈禧等人一起将八大

  • 太平公主死时多少岁数(历史上太平公主是哪一年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杂谈

    序言: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太平公主策划和参与了一场即将要改变唐朝走向的谋反政变,在事发前,唐玄宗发兵抓获了她,并将她赐死于家中。至此这位极尽宠爱,权倾朝野的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小女儿,结束了她辉煌灿烂富有传奇的一生。公元713年8月1日,48岁的太平公主拉下了她人生中最后的帷幕,曾经不可一世,插

  • 策凌和固伦纯悫公主的爱情(因丈夫而获得追封的纯悫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古代王朝,身为皇帝女儿的公主是极为高贵的,一般来讲,驸马(额驸)会借公主的光而飞黄腾达,比如说娶了乾隆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的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因十公主的缘故才免于一死。不过,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公主却沾了丈夫的光,被追封为固伦公主,她便是康熙第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固伦纯悫公主生于康熙二十四年,母亲是庶

  • 长津湖在哪个位置地图(简述朝鲜长津湖的地理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亚洲大陆东部,以鸭绿江-长白山-图们江为界,北边是长白山脉,南边是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的盖马高原类似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居高临下,对南部丘陵平原和海岸形成居高临下之势。我国的太行山脉,向任何方向出兵都有高屋建瓴之势,而由四周攻太行山脉则属仰攻,易被阻扼。战国时期,韩国把太行山脉南部的

  • 北周武帝宇文邕杀宇文护(宇文邕是如何夺回政权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杂谈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人梦想着当皇帝,也有无数的人为了争夺帝位而丧命。当皇帝自然很爽,但是如果权臣当道,皇帝的权力被架空,这样的皇帝你还愿意干吗?所有的皇帝都不会愿意自己受制于人,成为傀儡,所以皇帝与权臣之间的矛盾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皇帝如果想要收回权力,就需要运用超高的智慧、精心的策划,一旦处理不当,自

  • 六艺指的是哪六种技能(我国古代六艺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熟悉孔子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孔子私学的主要课程为“六艺”。不过后世对于“六艺”存在争议。主要观点有两个:一个观点认为“六艺”是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另一个观点认为“六艺”是六本典籍,即《礼》、《乐》、《书》、《诗》、《易》、《春秋》。认为“六艺”是六种技能的史料来源为《周礼·地官司徒·保

  • 非典后来为什么消失了(03年非典突然消失的真正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悄悄来袭,将人们拖进2020年,还未消停。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不禁想到2003年的非典。2013年,“凤凰大视野”上映了一部关于非典的5集纪录片《非典十年祭》。这部关于2003中国非典疫情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4。站在2020年的春天,通过这部2013年的纪录片,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