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天文学家李淳风简介(算命先生李淳风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天文学家李淳风简介(算命先生李淳风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13 更新时间:2024/1/19 16:56:23

关于李淳风,民间知道更多的只是《推背图》。严格意义上来说,李淳风应归类于科学家,只是,他的道士身份让世人看他时,总是习惯于跟那些算命之类的相联系。

经人推荐,李淳风成了李世民的记室参军。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李淳风任职太史丞,工作就是看看日月星辰,记录天气变化,还得修订历法。

也因此,李淳风参与了《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的编写。

“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李淳风在《晋书·天文志》中明确指出:彗星自身无光,是因为太阳的照射而“发光”。

而且,彗星的尾巴总是背对着太阳。中国古人很早就观测到彗星了,《春秋》就有记载“613年7月,有星孛于北斗。”

但是,也有人说世界公认的有关彗星最早记录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彗星光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彗星复见西方。”

中国史籍有关彗星的记载,截止到1910年,应是不少于500次。不过,首先观测到彗星为何会发光的人就是李淳风。

可以说,这个发现要比西方人早上好几百年。

由于古人受限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像日食、月食这类现象,总会认为不吉,这时就需要皇帝出面将大臣召集起来,大家不停的敲鼓弄出大声响,希望以这种方法可以拯救太阳、月亮。

事实上,中国人最晚在汉代时期就已经知道日食、月食这种自然现象了,《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日月薄蚀,日月之交。月行黄道,而日为掩,则日食,是曰阴胜阳,其变重。”

只是在民间看来,这些异常的自然现象,一定还是有其它说法的。

李淳风就曾准确的预测(预言)了一次日食。李淳风有两部历法著作《历象志》和《麟德历》,后者从665年用到726年,《麟德历》确立了以定朔排历谱,后世一直沿用此法。有了新历书后,李淳风很是自信的对天文变化进行了预测。

唐高宗时期,他就发现某天会出现日食,于是,立刻上报朝廷。这可是大事,唐高宗非常重视此事。

但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是不见日食,皇帝不高兴了就诘问李淳风:“如果日食不出现,这可是死罪。”

李淳风坚持自己的推断,据说,他在墙上画了一个标记,且指着这标记说:“陛下,日光再走半指,走到我指的这个标记处,就会出现日食。”

没过多久,太阳果然缺了一块,日食出现的时间和李淳风说的完全一致,就听此时敲击声不绝。

当然,李淳风的心里其实也是蛮担心的,他悄悄的抹了一下额头,借机和唐高宗说:“臣用新历法去检测前人记录的日食,都是无任何差误的,今天又再一次验证了它的精准性,臣愿陛下可以尽快下诏颁用新历。”

历法在古时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皇家选择祭祀、冠婚或其它的重大典礼日期,都是靠历法。李淳风用实例验证了《麟德历》的厉害。

也传递出了一个信息:早日用上新历法,方能顺天知命、利国安邦。于是,唐高宗就当即颁布了《麟德历》。也因此,明·杨维桢的《说郛序》中说道:“古今知天文历数者,首推李淳风和僧一行。”

李淳风的父亲李播就是个天文学家,著有《天文大象赋》,李淳风受父亲的影响很深,也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学。

后人常说他跟袁天罡合著的《推背图》厉害,据说,李世民想知道大唐的国运,于是,就下令让这二人负责编写。所以,有人就说:李淳风是被皇帝毒死的,因为天机不可泄露啊。

其实,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如果,李、袁二人真能算出一国之国运,哪有后来的安史之乱?这才是真正改变了大唐国运的大事件。

史料记载,李淳风活得比李世民还久,李世民不过50岁,人家李淳风是68岁寿终。李淳风非常敬业,干了两朝,按照唐代档案《甲库甲历》的说法,李淳风是“溘逝”,就是忽然逝世,大概是这“溘逝”二字给了后人想象。

能预言日食的人,在常人看来,就是异人,那一定也会算出自己的寿终之日。很多得道高人就是这样,第一天和徒弟们说:“我明天就要去见师祖了。”第二天果真就仙去了。李淳风9岁就入道家,绝对可以说是高人中的高段位。

其实,李淳风更痴迷于天象,他的眼中永远只有那些星星、太阳、月亮,看他毕生所为,基本都是围绕天文,而且,他还发明了浑天仪。

那么,大唐第一预言家李淳风究竟是怎么死的?

大概率就是“风卒”,急性脑血管疾病。放于现在,若是救治不及时,或者不对症,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

关于李淳风的墓,在岐山县城东北约六华里之处的凤鸣镇李家道村,有一座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的坟墓。

紧靠大墓一路之隔便是李淳风祠堂,三间大瓦房,坐北向南,其建筑古色古香、幽雅古朴,颇有特色。

每年清明节在这里还要举办一天的盛大庙会,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唱大戏,四面八方的香客都来祭拜这位先祖。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三个唐僧扮演者(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位扮演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扮演者,唐僧,介绍,西游记

    在杨洁导演笔下唐僧不再胆小怕事,迂腐无能。变得更加灵动饱满,展现了唐僧对佛祖的虔诚和对徒弟们的爱。这一部现在被大家视为经典,无法超越的86版《西游记》由此诞生。同时它也是四大名著中第一个被搬上电视荧幕的,而这短短的25集,拍了整整6年的时间。可见《西游记》的成功和整个剧组的精雕细琢是分不开的。不过在

  • 杨延昭是杨家将的什么人(身为杨家长子却被辽人称为杨六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家将,辽人,杨延昭,杨六郎,长子,称为,身为,什么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也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在“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金刀老令公、抗辽名将杨业的第六子,故称为“杨六郎”。但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为

  • 安陵容什么时候变坏的(胆小怕事的安陵容是怎么黑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陵容,黑化,胆小,时候,什么,怎么

    《甄嬛传》是我国电视剧历史上一部难得的宫斗题材的经典之作,这部电视剧播出于2011年,距离今天整整十年,但是十年时间过去了,这部电视剧依然常盛不衰,深受很多观众的欢迎。估计有很多观众和我一样,时不时还会重温一遍这部电视剧。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甄嬛、沈眉庄和安陵容初入皇宫时的纯真是留在每个观众心头的美

  • 江澄为何不告诉魏无羡真相(江澄不告诉魏无羡被化丹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魏无羡,江澄,化丹,真相,告诉,原因,为何

    看完了《陈情令》,最后一刻蓝湛和魏无羡,各得所需,一个人驰骋江湖完成儿时的梦想:惩奸除恶,惩恶扬善,一个人稳坐仙督:实现自己愿望,在后方保护魏无羡,为他提供一片清明公平的江湖。可是江澄呢?他只能一个人,暗自流泪,黯然神伤,看着大家都出双入对,而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心里的话无人可述,心里的苦,谁也不

  • 姜子牙个人资料简介(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生平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子牙,生平,简介,资料,介绍,历史,故事,个人,真正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一带)人。他这人,最有名的名号便是"姜太公",也就是"愿者上钩"的主角。他之所以被尊称为"太公",是因为他辅佐了周西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和周武王姬发父子俩,还被姬昌封为了"太师"。不过在得到周西伯赏识之前,姜子牙活得就太不容

  • 虢国夫人和唐玄宗什么关系(虢国夫人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虢国,唐玄宗,夫人,关系,故事,爱情,什么

    提起杨贵妃,一生完全配得上一个“贵”字,不光锦衣玉食,杨氏家族也一跃成了贵族。因为杨贵妃得宠,她的表兄杨国忠官至宰相,杨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是唐朝当时最显赫的家族没有之一。虽然兄妹4人都是借杨玉环的光攀上了高枝儿,但他们却成了杨玉环后来最大的敌人——杨氏兄妹以德报怨,杨玉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死”在

  • 明朝朱瞻基为什么短命(明宣宗朱瞻基为何才活了38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瞻基,明宣宗,短命,明朝,为何,为什么,38

    明朝帝王中,朱瞻基是一位有作为的明君,开创了“仁宣之治”。虽有“促织天子”之称,却从未因此爱好,耽误过啥正事。且书画造诣也非常厉害。所以朱瞻基堪称是一位文武全才,且活得很有情调的帝王。只可惜,年仅38岁就病死了,只得把年幼的朱祁镇,交由老妈张太后教育。但皆知“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张太后再

  • 中国古代官话是什么方言(各个朝代的官话是哪些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官话,方言,朝代,中国,古代,哪些,各个,什么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的人在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很大,如果让甘肃人和广东人用方言交流,双方肯定会一脸懵懂,听对方讲话跟听外语差不多。幸好,普通话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天南海北的人交流起来相当轻松,不会产生任何障碍。古代貌似没有全国通用的普通话,那么,古人之间又是如何交流的?实际上,古代也有全国通用语

  • 皇上的儿子称为什么称号(皇上的皇子都有什么称谓)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上,皇子,称谓,称号,称为,儿子,什么

    阿哥是一个满族俗语,即对兄长子辈的互称,清代没有成年的皇子,也指对年纪跟自己相近的男子表示亲热的称呼,尤其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年轻未婚女子对自己异性朋友的称呼。清朝电视剧虽统称皇帝儿子为“阿哥”,按顺序在前面加上数字,以此区分年纪排序。但除此之外仍会听见亲王、郡王、贝勒等称呼,象是《甄嬛传》称十七阿哥

  •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在哪里发射(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嫦娥五号)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嫦娥,发射,探测器,月球,文昌,海南,成功,哪里

    近日中国航天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根据国内媒体23日报道,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于24日凌晨4时至5时,在海南文昌火箭发射中心择机进行发射。“嫦娥五号”探月任务特殊之处在于,其将在月球进行采样,收集月球土壤或月球岩石等宝贵的月球物质样品,然后再自主返回地球。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