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萧何月下追韩信怎么回事(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及原因)

萧何月下追韩信怎么回事(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及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909 更新时间:2023/12/12 11:01:04

韩信刘邦手下有名的大将,不过在还没有显达时,他生活在淮阴一代(今江苏淮阴西南),家境贫寒,无甚德行,一直没人推举他去做官,也懒得做买卖谋生。他常常跟着别人蹭饭吃,大家都很厌恶他。

有一次,韩信在城墙底下钓鱼,有一个在水边洗衣服的妇人见他饿得不行了,就给了他口饭吃。韩信非常感激妇人,对她说:“等我以后发达了,一定会报答你的。”妇人听后说:“你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怎么报答我呀。”

当时,在淮阴地区有一个屠夫,很瞧不起韩信,屠夫对韩信说:“别看你长得人高马大,不过是个胆小鬼而已。如果你不怕死,就用你的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什么也没说,就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

项羽的叔父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去投奔他,然而在他手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投奔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计,项羽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地,韩信逃离楚军,归附刘邦,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

终于,韩信因连坐获罪,被判处死刑。与他一起的十三个人都被斩了,轮到韩信的时候,他抬起头,正好看见腾公夏侯婴,就说:“刘邦不是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还要斩杀壮士呢?”

腾公听了有几分惊奇,又见他相貌威武,就没有斩杀他。与韩信交谈一番,非常欢喜,就奏报了刘邦。刘邦就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但并不认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韩信经常和萧何谈话,萧何很赏识他。刘邦到达南郑的时候,将领和士兵都回到东边的家乡,有很多人中途逃走。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应该向刘邦举荐了他,但看得出来刘邦仍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于是他也逃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报告刘邦说:“丞相逃走了。”刘邦大惊,如同失掉了左右手一般。

过了两天,萧何来拜见刘邦。刘邦又气又喜,骂他说:“萧丞相,我一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也要逃走?”萧何说:“我哪里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刘邦说:“是什么人值得你去追呀?”萧何说:“韩信。”

刘邦又骂他说:“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你都没有去追,偏偏追韩信,为什么?”萧何说:“其他将领逃跑了。找一个替代的并不难。

韩信这样的人,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带兵的人了。就看大王到底想怎么样。”刘邦听后说:“我自然要东进,总不能老在这里郁郁不得志吧?”

萧何说:“如果您决定向东发展,能任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任用他,他还是会逃走的。”

刘邦想了想,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命他为将军吧。”萧何说:“就算做将军,他也不会留下来的。”刘邦道:“那就任命他为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

刘邦想要召见韩信并授予官职,萧何说:“大王如果想得到天下,想要得到人才,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现在要任命大将军,却像招呼小孩一样,这正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倘若你真要授予他官职,就要挑选吉日,斋戒,设坛场,安排仪式,这样才显得郑重。”刘邦答应了。

就要拜任大将军的时候,将领们都很高兴,许多人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军。等到真正任命时候,大家才发现竟然是韩信,都异常惊讶。

韩信的任命仪式结束后,汉王坐了下来,问韩信:“丞相多次说起将军,将军你用什么计策来指教我?”韩信对刘邦说:“现在大王向东去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大王你自己估计,在勇猛仁爱等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一会,说:“我比不上他。”

韩信一再作揖说:“不仅大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事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

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

“如今,项王虽然称霸天下,统治诸侯,而他却在彭城建都。

违背义帝‘先破秦入关者王之’的约定,把自己亲近喜欢的人封为王,有失公平;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满目苍夷老百姓不归附他,只是被他的威势强横所胁逼而已。

“他名义上是霸王,其实不得人心,因此他的强大容易削弱。现在大王你如真能够任用天下威武勇猛的人,有什么地方不能平定;将天下城邑分封给功臣,谁人不信服;用义兵跟从想东归的士卒,有谁的军队不能击溃!

项羽分封的关中三个秦王都是秦朝原来的将领,他们率领秦军子弟已有多年了,被杀死和逃亡的不计其数。

他们又欺骗自己的部下,投降了诸侯,到达新安后,活埋了秦军投降的士卒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脱身。

秦地的父老兄弟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现在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

“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但大王却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听完韩信的言论十分高兴,自恨结识韩信太晚,因而听从韩信的计谋,部署各路将军出兵进击的路线;留萧何在汉中收取巴蜀租税,以供给军队粮食。

后来韩信帮助刘邦平定天下,被封为楚王。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韩信的拜将得益于萧何的识才,以及他“月下追赶”的挽留。“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了一段千古的佳话。

韩信确有大才,后来帮助刘邦南征北战立下的汗马功劳。可谓“国士无双”“将相之才”。

但是韩信之前不管在项梁、项羽手下,还是起初在刘邦军营中的时候,都得不到重用。这样的人才,项羽没有机会用到,刘邦也差点没有用上他,只安排他做了个管粮仓的官。

他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怀才而不得志,所以才先有离开项羽,后又逃离汉营的举动。但刘邦比项羽幸运的是,他有个善于识人才的萧何,且萧何是他的左右臂,是他极为信任的人。

所以当萧何举荐,让刘邦重用韩信的时候,刘邦破天荒地封了毫无带兵经验,也没有背景的韩信为大将。刘邦虽不了解韩信,但他了解萧何,信任他赏识人才的能力。

标签: 韩信原因萧何月故事怎么

更多文章

  • 中原地区指的是哪里(我国中原地区在地图上的位置)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地区,中原,地图,位置,我国,哪里

    在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中,“中原”的历史概念与地理位置在学术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基石。为此,近几十年内,中国考古学者产生了许多以“中原中心论”为主导的考古学学术理论,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游地区提供理论支撑。但是,诞生中华文明的古“中原”地区,究竟是指今天地理概念中的哪个地

  • 隋朝和唐朝关系(隋朝为何能和大唐并称为隋唐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并称,时期,隋朝,关系,隋唐,唐朝,为何,大唐

    打开一本史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神奇的事情,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有太多,而这些王超却大多没有被人们记住,只是在史书中沉寂着。可是,却有一个这样的朝代,仅仅存在了二世,却能够和盛世大唐并肩,甚至对中国的历史都有巨大的影响。这个朝代,就是隋朝。而隋朝和唐朝的关系,就是如上文提到的十分的密切。如果有心的朋友

  • 左迁是升官还是贬官(唐朝以左为尊为何左迁是指贬官)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左迁,贬官,升官,唐朝,为何,还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至今,这里面的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但是只要细细去探究,就知道这并不是矛盾,而是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传统罢了。汉字是不断发展了几千年,才有了今天我们便捷简单的简体字。对比今日的白话文,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总觉得晦涩难懂。其实古代的文言文有它独特的规则

  • 京杭大运河全长多少千米(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运河,简介,修建,全长,历史,千米,多少

    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是晋朝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不过同秦朝一样也是个短命王朝。隋炀帝杨广在位时,三征高句丽,修京杭大运河,很多人都说他好大喜功,搞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最终亡了国。隋炀帝杨广在有些事上确实有错,如为了满足骄奢淫逸的享受,调发数十万农民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等;频

  • 三国新野之战简介(新野之战里夏侯惇为何这样猖狂)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新野,侯惇,简介,猖狂,为何,这样

    俗话说人有三六九等,三国武将的武艺也是如此,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张飞,也有装腔作势的杨龄,邢道荣等人。但也有一些武将有些水平,但总不确定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今天咱们要说的夏侯惇就是这种类型,这是怎么回事呢?早期的刘备,虽然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但文臣就孙乾,糜竺等白面书生。就算短时间内拥有

  • 周瑜的特点有哪些(三国演义中周瑜性格特征及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瑜,特征,特点,性格,故事,哪些,三国演义

    【周瑜】三国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姿质风流,仪容秀丽”,首次与孙策在历阳相见,两人便结为异姓兄弟。策长瑜两月,瑜以兄事策,两人相互信任。周瑜竭尽全力帮助孙策创立孙吴天下。孙策在临终前,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死后,他更是尽心帮助孙权。建安十三年,曹操率

  • 与关羽有关的成语(与关羽有关的成语故事都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关羽,有关,故事,哪些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短短数字却能将话者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又通俗易懂,其中,不少成语的出处也甚是有意思。这里,大慧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和关羽有关的十个成语典故。一、桃园结义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关羽、刘备、张飞三人的兄弟情义是为数不多的温情所在,“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那年花开

  • 波兰立陶宛联邦有多强大(历史上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立陶宛,联合王国,波兰,联邦,历史,强大

    分开欧洲大陆的界线,不是白香肠,而是白面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和波兰、捷克、匈牙利一起,属于“吃黑面包”的中东欧国家—当时的德国知识分子没少认真阐释自己和“西欧”的区别,而现在的德国可是“理所当然”的西欧国家。一百多年里,欧洲大陆内的界线,像重病患者的心电图一样剧烈波动。曾经处于同一个“帝国

  • 赵云能打过吕布吗(赵云单挑吕布的话究竟谁能取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取胜,赵云单,赵云能,吕布吗,究竟

    而有骁劲之力以助其恶,妄之斯前矣,激之斯起矣,触之斯哮矣,蹂躏于中夏而靡所底止,天下未宁而布先靡,其自取之必然也。吕布不死,天下无可定乱之机。——王夫之众所周知,在三国历史上,吕布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他冠绝天下的武功让人胆寒,所以才有了上述的评价“吕布不死,天下无可定乱之机。”与此同时,三国中还有一

  • 越南女兵美人计怎么用的(当年的越南女兵到底有多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女兵,美人计,越南,厉害,当年,到底,怎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国几乎都进入了重新恢复经济的阶段,几乎没有再挑起过任何的战火。但仍有很多国家为了获得在全世界的利益,不断挑起各种纷争,所以也经常有局部战争所爆发。越南在二战结束后,就分别遭到了法国以及美国的侵略,并且都取得了胜利。越南在两场战争中取得胜利,还有很多越南女兵的功劳,她们带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