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诗人崔颢简介及代表作(唐朝崔颢的个人资料介绍)

唐朝诗人崔颢简介及代表作(唐朝崔颢的个人资料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51 更新时间:2023/12/24 4:57:01

提起崔颢,我们最先想到的是那首流芳千古的《黄鹤楼》,其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更是展现了他远超于时代的格局和气度,将对人生的感悟与乡愁巧妙结合,整首诗虽写愁绪,但是看得出他的豁达与明智。

这首经典之作让李白都不由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然而,除了这首《黄鹤楼》外,我们对崔颢其他作品熟识程度并不高。

甚至很多孩童都可以咿咿呀呀地背出《黄鹤楼》,但却对作者不甚了解,从一定程度上讲,这首诗的名气大于了作者。

《唐才子传》中曾这样形容崔颢:“颢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这句话体现了多数人对崔颢作品的印象,早年作品大多辞藻华丽,但是立意肤浅,到了晚年后却与年轻时候大不相同,作品趋于大气磅礴,慷慨豪迈。细看崔颢的人生历程,文风的转变与生活经历的改变不无关系。

1

崔颢出身唐朝时著名的崔氏大族,高贵富裕。从《唐才子传》中就可见,崔颢是个少时就展现极高文学天赋和才华的人,年轻时就已中进士,本该是鲜衣怒马的状态,但是当时很多人不齿他的作品都在讲闺情和妇女的愁绪,这也是为何有人评价他“意浮艳,多陷轻薄”。

然而,细品他的这些作品,虽然讲述的是女子在情感中生活,但并不是单纯堆砌艳丽辞藻形容吃喝玩乐,而往往别有一番立意。

十五嫁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谿绿,歌怜子夜长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唐·崔颢《王家少妇》

这首《王家少妇》是崔颢早年作品的典型代表之一,全诗通过描述嫁给王氏的妇女从对婚姻的美好期许逐渐走入失去希望的状态。

一个十五岁便嫁入家门的少女,也曾是迈着对婚姻美好生活的步伐走进内堂,虽然两人也有过一起歌舞,一起采花的美好时光。

但这些终究是暂时的,少女对夫婿的喜新厌旧感到无能为力,最终活成了一个满日不整妆容,闲来无事的郁郁妇人。

崔颢这首诗代表了他对很多嫁入官门的女子生活的认知,也许这些女子在婚后也过着锦衣玉食、不愁吃穿的富贵生活,但是在崔颢的笔下,却真实地表达了她们的内心诉求。

虽说她们不需面对生活辛苦与物质贫乏,但自古女子都是为悦己者容,这些女子们每日有足够多的时间,却日日不曾化妆,分明已是明白无人再欣赏她们的样子,早已没有了“盈盈入画堂”的娇羞和美好回忆模样。

其实,她们又何尝不希望自己得到夫君真正的怜爱呢,谁又想如这般,热情过后就被抛诸脑后,不得不面对“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孤独现实。

不仅是普通的达官贵人,崔颢关于闺门愁怨的描写中,甚至写到了嫁入皇家后的女子的悲惨遭遇: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唐·崔颢《长门怨》

长门宫是汉武帝的陈皇后被废时迁居之处,文人不乏以“长门”来描写被君王厌弃后的宫廷女子的凄苦生活。

崔颢的《长门怨》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语,字字句句都在讲述着深宫女子被抛弃后的遭遇,从每一点环境描写侧面表达着愁绪。长满苔藓的前殿,可见此处荒凉,很久无人踏足,住在这里的人夜不能寐,满心都是愁思。

然而,长门宫外的生活却一如既往地春意盎然,只是这些繁华与辉煌,仿佛如这春天一般,到长门门口便戛然而止。

其实,无论多少风景,无论什么四季,都不会放过这世间的任何角落,这长门宫内觉得与外面的春色不符,也正是因为居住在里面的人的心中,早已对这一切无动于衷。

毕竟,诗中最后所写,她流干了眼泪,也无人问津,自己每日能看到的,只有镜中不断衰老的容颜。

崔颢的全诗着重写长门内外的事物和景色,让人在这悲惨的生活状态中不断浮想联翩,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描写,联想出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子是如何变得这般凄惨,仿佛看到了那个不受宠爱的弃妇,正哭红着眼睛,唱着悲伤曲调,诉说着苦闷心事。

关于皇家女子的生活,除了描写深宫悲惨,崔颢更有大胆之作,他在《相逢行》中有一句惊人之语:“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这便是暗讽当时杨贵妃及其杨家兄弟玩弄权力、只手遮天的情况。

在唐玄宗年间,由于杨贵妃的格外得宠,杨家势力如日中天,多数人臣虽有不满,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崔颢这般,大胆地将情绪作于诗中。

可见,崔颢早年作品虽描写女子生活,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写奢靡生活,用“意浮艳,多陷轻薄”形容他的作品难免有失偏颇。

他也会表达他对时局的看法,对朝堂之事的不满,他的内心,也心系着国家发展和自己的政治抱负。

虽然崔颢出身大族,早期关于女性的作品也大多集中在王权贵族,但也有描写平民妇女生活之作。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唐·崔颢《长干曲四首》

崔颢的《长干曲》系列均是言语朴实,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情景,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船女偶遇某男性,天真地问对方是否与自己是同乡,如此简单的生活细节,成了崔颢笔下完整的一首诗。

他没有过多描写女性的年龄或生活状态,只是字里行间透漏出女子对家乡的淡淡忧愁,不知她是出于何种目的以为可能偶遇同乡,但是特意停船询问,便可知心情略有急切,想必也是许久未回家乡、未见故人的原因吧,全诗也从侧面展现了女子一人在外乡生活时的孤独与思念。

2

崔颢虽早早中了进士,但是一直不曾做过显著官位,他后来离开京城,遍游四方,从江南流水小镇,到大漠黄沙的边疆。

在这个过程中,崔颢开阔了眼界,对人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文风也随之转变,主要写军旅和壮阔山河风景,表达的都是大气磅礴、乐观豁达的心态,前文提到的著名《黄鹤楼》也是此种状态下的崔颢所作。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

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悬两绶,转眄生光辉。

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唐·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这首《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中崔颢塑造了一位忠肝义胆、上马杀敌的少年游侠形象,描写了他离开家、遇到激烈战争后英勇作战、功成名就荣归故里的全过程。少年自小英勇,仗剑天涯时遇到自己的国土被敌人围剿,他毫不犹豫地上阵杀敌,冲锋陷阵,直至带着胜利回到家乡。

返乡后的生活也并不枯燥,他沉迷于外出狩猎,也会与身边人提起那些曾经随军打仗的日子。无论是否在疆场,游侠始终是一个英勇威武、意气风发的形象。

崔颢这首诗叫《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可见此诗写成时是交给了军中的诸位将领,诗中塑造的这个勇敢游侠的形象,无疑是对将领和战士们的一种激励,同时表达崔颢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由此可见,此时崔颢的作品,诗歌风格更加大气,情感中更多的是对家国山河的保卫,对功名伟业的赞扬。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唐·崔颢《辽西作》

这首《辽西作》是崔颢后期著名作品之一,描写了春日里边疆塞外战士们训练、戍守的情形。正是阳春四月的季节,关内早已过了百花盛开的时令,而在寒冷的边疆,春风刚刚到达,积雪才开始融化,甚至还存有残余白雪。

天气仍未转暖之时,战士们的宝刀被露水沾染,漫天的松散黄沙与军中战鼓共同作响。在这个时候,无论是牧马的胡人,还是每日都在征兵的汉军,都暗示着不久之后将会有大战触发。

崔颢行至于此,看到的不仅是空气中大概都凝聚着的紧张军旅气氛,同时还着眼于边疆战士的辛苦和不易。他在诗中写道,战士们的冬装已破烂不堪,却不知谁能为他们送去春服。最后,他希望“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他希望洛阳可以知晓这些战士的不易。

全诗中崔颢虽然描写边疆军旅生活,但是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将士们的格外辛苦表达了同情,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对都城竟然不体恤冲锋之人的苦楚,连基本物资都无法配备的愤怒与失望。

从崔颢作品中可以得知,彼时与胡人的战争是国家一直面临的问题。但值得一提的是,崔颢却并不单一地将汉人与胡人进行对立,尤其是对于双方的百姓,他坚信百姓们都是热爱和平的。

他在《雁门胡人歌》中描写过胡人将士的生活状态,其中一句“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颇为经典,当胡人百姓听说本以为要发生的战争是虚惊一场,一切安定并无战事时,便又恢复起买酒作乐的安心状态。

崔颢坚信,胡人与汉人一样,厌恶战争与流血,都希望过着平静的生活。

通过此诗可以看出,崔颢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局限于单一角度,而有更全面的考虑,这主要得益于他游历四方中的所看所学。

崔颢此时的作品,已充满着对国家兴亡、天下安危的思考,也不乏对他自己人生的认知转变。他走过了祖国的大好河川,体会了自然天地的力量,见识了戎马生活的辛苦和豪放,他的作品大多转向这些相关经历。

不再只以描写女性生活表达自己情感,那个出身豪门的富家少年,那个被很多人耻笑只会关注闺门生活的子弟,如今是个见过世面、更加成熟的粗粝男人。

崔颢前半生经历过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但他在任何一种生活状态下,对功名的渴望一直未有停歇。遗憾的是,他游历过后重返长安,最终只得微末官职,至死未能实现理想抱负。

细数他这一生,可谓是传奇颇多,出身显赫,少年成名,看似有着最光明的前程,然而终不得志。

他理解过一户人家中女人的愁怨,也体会过面对天地苍茫人类渺小的感叹,他写过风花雪月的故事,也道过大气磅礴的过往,他留下了一首千古名作《黄鹤楼》,也在历史上加入了一名从”浮浅“变为”凛然“的诗人。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乾隆九龙宝剑现在在何处(九龙宝剑是何人何时打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杂谈

    戴笠撞机岱山,村民捡到乾隆九龙宝剑、金元宝、神秘铁盒,结局却祸福参半。戴笠乘坐的美制DC-47运输机戴笠撞机岱山,附近村民蜂拥围观,大胆村民上前搜寻金银财宝,有的获一大块金元宝、有人获乾隆帝陪葬物——九龙宝剑,有人获一藏宝物神秘铁盒,有人直接敲飞机残骸铝皮零件等,寻得宝物,他们结局如何?近日笔者采访

  • 道家学派经典著作有哪些(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经典著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1.老子——道德经又名《老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结晶,讲述“道”生万物,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以及人类社会应如何适应“自然”。一旦掌握老子的思想,便能轻松通晓诸子各家思想,具有鬼神莫测之能事。2.庄周——庄子又名《南华经》,是仅次于《老子》的道家名著,文章极其优美,思想自由驰骋,说理生动有趣而

  • 小说鹿鼎记武功排名(鹿鼎记原著十大高手武功排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杂谈

    1.洪安通洪安通是金庸书中比较常见的邪教教主,洪安通跟所有的其他教主一样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给自己画了一张统一世界的大饼然后安然的活在其中。但是就武功来说,洪安通当之无愧全书第一。2.神尼九难可以说是书中最可爱但是却也最悲惨的一个角色了,可爱的是年轻时候偷偷喜欢和袁承志得阿九,可怜的是作为九难的她

  • 唐代诗人李白有老婆吗(诗人李白有几个妻子几个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杂谈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以浪漫豪放的诗风被世人所喜爱。如果要选出一个自古以来最受欢迎的诗人,那绝对是非李白莫属,他一直是诗界的第一流量。对于李白可能大家都非常了解,毕竟在《新唐书》、《旧唐书》中都有传记记载。而且李白留存下来900多少首诗,从他的诗,以及从另外一些诗人的诗句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

  • 主持人撒贝宁是哪里人(央视撒贝宁出生地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撒贝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中国内地著名节目主持人。其伶牙俐齿、睿智冷静又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加上其俊朗帅气的外表形象赢的了大批粉丝的喜爱,成为央视主持“一哥”。其代表作有《今日说法》《开讲啦》等等。撒贝宁一口流利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让大家一直以为他是纯正的北方人,然而在这里我告诉

  • 飞鱼服绣春刀是哪个朝代(明朝锦衣卫飞鱼服的简单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这两年我们经常看明朝锦衣卫的一些电影,其中他们穿着帅气的飞鱼服挎着鎏金的绣春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飞鱼服只能是锦衣卫可以穿吗?围绕飞鱼服又发生过有哪些真实的历史故事呢?今天结合【明史】和一些其他史料来说说飞鱼服的历史故事。01【飞鱼服的起源】飞鱼服是明朝的四大赐服之一,所谓赐服就是皇帝赐给

  • 1976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中国历史上的1976)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杂谈

    1976年,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中国来说可谓“灾难深重的”。而这一年发生的各种事情就‬好比‬巧合‬一样‬,让人感到‬惊恐,也让人不解‬和‬后怕‬。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七‬件‬大事,而‬每一件都让国人‬难以忘怀‬。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哀悼,长安街‬两旁‬挤着‬

  • 屈原为什么要跳江(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原因和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些都是著名诗人屈原的诗句。大部分人都能哼出两句他的诗。对于屈原,大家认识他,除了他是诗人以外,还因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传说中屈原就是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的,后世以这一天来纪念他。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屈原除了是一位

  • 锦衣卫飞鱼服颜色等级(明朝锦衣卫服装款式图案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山河月明》里朱棣做了锦衣卫指挥使,前期热播的《大明风华》里朱瞻基也是在锦衣卫里厮混,好像加入锦衣卫成了明朝电视剧绕不过的桥段,那么历史上的锦衣卫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是不是真像影视剧里那样穿着飞鱼服,挎着绣春刀到处耍威风,它又有怎样的魔力让人谈“锦衣卫”色变?穿着飞鱼服到处惹是生非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把

  •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初唐四杰的人物生平及主要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杂谈

    “初唐四杰”是唐朝初年四位齐名文学家的并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也称为“王杨卢骆”。“王杨卢骆”的提法源自于杜甫《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初唐四杰”的作品大多为骈文、赋、檄、诗,他们反对当时流行的内容空虚,辞藻绮丽的“上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