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的晋朝多少年(西晋共存续了多少年后灭亡)

中国历史上的晋朝多少年(西晋共存续了多少年后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66 更新时间:2024/1/23 8:23:59

从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建晋开始算起,到公元316年晋愍帝司马邺投降刘渊从子刘曜西晋灭亡为止,西晋一共存在了51年

其中25年时间是司马炎在位时期剩下的26年是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三位皇帝在位的时候

而晋朝的乱世就是从司马炎去世之后,晋惠帝、晋怀帝、晋愍帝三位皇帝昏庸无能,无力控制局势,先是八王之乱,后是五胡乱华,才导致西晋的灭亡。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是在祖父司马懿、大伯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三人不断的打击异己、控制朝政、世袭权力的基础上建立的。

虽然司马家的天下是通过篡夺曹魏的天下而来,但是西晋灭亡的原因肯定不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造成的,而是从司马炎的晚年开始,就埋下了祸根。

众所周知,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在世时,还曾经创造了西晋短暂历史上唯一的盛世:太康盛世,司马炎在位期间,虽然保持了西晋的繁荣。

但是,在表面的繁荣之下,内部暗藏的各种社会矛盾及不合理的政治制度暂时被隐藏,而西晋的灭亡,第一个责任人就是开国皇帝司马炎。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非常重要,不仅制定了本朝的一系列的重要国策,而且基本定调了后世的政治制度,西晋之所以短命,首先是晋武帝犯了三个错误:

一、错误地选择了一个傻子当皇帝。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一个明君,既然是明君,他当然会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无论贾南风如何隐藏司马衷,要说司马炎不知道司马衷是一个智商有问题的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知子莫若父,但是司马炎直到去世,也没有换掉司马衷这个继承人,导致司马衷成为晋朝的第二任皇帝。

封建社会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皇帝掌握了全天下所有重要的权力,所以一个朝代是否盛世,就得看皇帝是不是一个明君,皇帝的能力对整个朝代的命运影响巨大,而司马衷是公认的智商有问题。

尽管他是嫡次子,嫡长子司马轨早逝,但司马衷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仅仅因为他嫡次子的出身,就得一定遵守所谓的封建嫡长子继承制。

而这一切都是司马炎决定的,之所以如此,司马炎一是为了遵守封建礼法,二是为了政治联姻外戚杨氏,他既没有考虑如果皇帝不能执政,外戚会掌权的威胁,也没有考虑皇帝暗弱,权臣会篡位的风险,司马炎完全把他祖先是如何篡夺曹魏江山的往事给忘记了。

晋朝一切乱源的根本就是司马炎造成的,他选了司马衷这个傻子当皇帝,然后皇帝不能理政,朝廷开始了权力争夺,然后导致贾南风乱政,继而引发八王之乱,第一责任就是晋武帝司马炎,是他种下的因。

二、错误地恢复了分封制。

晋朝的分封制与他之前所有朝代的分封制都不相同,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下诸侯国那是完全独立的国家。

但晋朝不是,汉朝后期分封的诸侯国经吴楚七国之乱和推恩令的实施已经完全丧失权力,但晋朝没有吸取前朝分封制的优秀处理方法,反而开起了历史倒车,将司马氏大肆分封。

司马炎原本就出身世家大族,其家族人口众多,势力庞大,为了利益的分配,同时认为曹魏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分封宗族子弟,所以晋朝矫枉过正,晋朝的分封制下的诸侯王是有兵权的。

这一点是绝对的失败,汉朝的分封制在刘邦创业时也有兵权,后来一步一步夺了,晋朝的诸侯王在和平盛世倒没有危害,一旦皇帝昏庸,天下大乱之时,恶果就来了。

当贾南风乱政时,逐步引发了八王之乱,这些司马氏诸侯王之所以有能力造反,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兵权,而且是亲人自相残杀,这分封才不过一两代人,司马家就开始为了利益,亲戚之间你杀我,我杀你,这就能看出司马家的作风,一贯如此。

从司马懿开始就是,到了八王之乱时,诸侯王都有兵权,有兵权就有了野心,然后八个诸侯王打了差不多16年时间。

把整个西晋的人口、粮食、实力消耗殆尽,然后就是被外族灭亡,自己把自己打没了,才被外族灭亡的,所以内乱是根源,外族入侵是结果。

三、错误地处理了民族矛盾以及对外族的政策

西晋初期,胡人就开始不断地从周边地区开始向华夏大规模移民,这个问题在西晋内部也意识到了,包括皇帝司马炎,也有大臣给司马炎上书,指出了胡人不断内迁的危害。

但是,司马炎采取了错误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实行强力打压和仇视的政策,这直接导致胡人的强烈报复之心,最终灭亡了西晋。

西晋不仅灭亡在少数民族手中,而且整个华夏北方都处于胡人的威胁之下,北方的汉族被胡人屠杀了大部分,不仅仅是朝代的灭亡,甚至汉人的生存亡种都成了问题,这些都是司马炎不正确的民族政策导致的。

在当时,胡人内迁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这就和大禹治水一样,不能一味地堵,而是要疏通,应该采取怀柔+内迁汉人+分而治之的政策对待胡人。

先要一视同仁对待胡人,然后将内地部分汉人迁到胡人的居住地,实行胡汉杂居,同时保证汉人数量多于胡人,最后将胡人势力强大的部落分割居住,采用曹操将匈奴分为五部来治理的办法,可以削弱胡人的势力,同时又保证西晋的统治。

可是,司马炎并没有正视胡人不断内迁的问题,而是一味采用打压与敌视的政策,当西晋内部的八王之乱把国力耗尽时。

这些胡人就开始联合起来攻击西晋,最终导致了西晋末代皇帝被俘虏,整个朝代被灭,这和司马炎脱不了干系。

所以,司马炎是西晋灭亡的始作俑者,也是最大的责任人。在那个人治的封建社会,司马炎就是西晋灭亡的原因所在,可以用“成也司马炎、败也司马炎”来形容西晋灭亡的原因。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在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何是西安)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关于“丝绸之路”的起点,不仅有洛阳发起的起点之争,还有两个起点的说法。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只能是有一个,那就是西安。首先从时间上的起点来看,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促成了汉与西域诸国通商。这一时间比东汉建都洛阳早了200多年。时间前的当然是起点,时间晚

  • 唐朝诗人崔颢简介及代表作(唐朝崔颢的个人资料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杂谈

    提起崔颢,我们最先想到的是那首流芳千古的《黄鹤楼》,其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更是展现了他远超于时代的格局和气度,将对人生的感悟与乡愁巧妙结合,整首诗虽写愁绪,但是看得出他的豁达与明智。这首经典之作让李白都不由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 乾隆九龙宝剑现在在何处(九龙宝剑是何人何时打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杂谈

    戴笠撞机岱山,村民捡到乾隆九龙宝剑、金元宝、神秘铁盒,结局却祸福参半。戴笠乘坐的美制DC-47运输机戴笠撞机岱山,附近村民蜂拥围观,大胆村民上前搜寻金银财宝,有的获一大块金元宝、有人获乾隆帝陪葬物——九龙宝剑,有人获一藏宝物神秘铁盒,有人直接敲飞机残骸铝皮零件等,寻得宝物,他们结局如何?近日笔者采访

  • 道家学派经典著作有哪些(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经典著作)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1.老子——道德经又名《老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结晶,讲述“道”生万物,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以及人类社会应如何适应“自然”。一旦掌握老子的思想,便能轻松通晓诸子各家思想,具有鬼神莫测之能事。2.庄周——庄子又名《南华经》,是仅次于《老子》的道家名著,文章极其优美,思想自由驰骋,说理生动有趣而

  • 小说鹿鼎记武功排名(鹿鼎记原著十大高手武功排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杂谈

    1.洪安通洪安通是金庸书中比较常见的邪教教主,洪安通跟所有的其他教主一样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给自己画了一张统一世界的大饼然后安然的活在其中。但是就武功来说,洪安通当之无愧全书第一。2.神尼九难可以说是书中最可爱但是却也最悲惨的一个角色了,可爱的是年轻时候偷偷喜欢和袁承志得阿九,可怜的是作为九难的她

  • 唐代诗人李白有老婆吗(诗人李白有几个妻子几个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杂谈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以浪漫豪放的诗风被世人所喜爱。如果要选出一个自古以来最受欢迎的诗人,那绝对是非李白莫属,他一直是诗界的第一流量。对于李白可能大家都非常了解,毕竟在《新唐书》、《旧唐书》中都有传记记载。而且李白留存下来900多少首诗,从他的诗,以及从另外一些诗人的诗句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

  • 主持人撒贝宁是哪里人(央视撒贝宁出生地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撒贝宁,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中国内地著名节目主持人。其伶牙俐齿、睿智冷静又风趣幽默的主持风格,加上其俊朗帅气的外表形象赢的了大批粉丝的喜爱,成为央视主持“一哥”。其代表作有《今日说法》《开讲啦》等等。撒贝宁一口流利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让大家一直以为他是纯正的北方人,然而在这里我告诉

  • 飞鱼服绣春刀是哪个朝代(明朝锦衣卫飞鱼服的简单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这两年我们经常看明朝锦衣卫的一些电影,其中他们穿着帅气的飞鱼服挎着鎏金的绣春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飞鱼服只能是锦衣卫可以穿吗?围绕飞鱼服又发生过有哪些真实的历史故事呢?今天结合【明史】和一些其他史料来说说飞鱼服的历史故事。01【飞鱼服的起源】飞鱼服是明朝的四大赐服之一,所谓赐服就是皇帝赐给

  • 1976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中国历史上的1976)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杂谈

    1976年,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中国来说可谓“灾难深重的”。而这一年发生的各种事情就‬好比‬巧合‬一样‬,让人感到‬惊恐,也让人不解‬和‬后怕‬。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七‬件‬大事,而‬每一件都让国人‬难以忘怀‬。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哀悼,长安街‬两旁‬挤着‬

  • 屈原为什么要跳江(屈原投江自尽的历史原因和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些都是著名诗人屈原的诗句。大部分人都能哼出两句他的诗。对于屈原,大家认识他,除了他是诗人以外,还因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传说中屈原就是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的,后世以这一天来纪念他。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屈原除了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