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礼记是什么时期的儒家经典(礼记的由来以及主要内容)

礼记是什么时期的儒家经典(礼记的由来以及主要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71 更新时间:2024/1/24 0:00:32

这个《礼记》是记载周天子的各种礼仪制度的书。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七十子后学”在传授礼学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些关于《仪札》的解说材料,称之为“记后”。

此后,经过汉代儒生的编选,形成《札记》,各篇写作年代不一样,其中多为战国时人所作,少数成于秦汉之际。

事实上,这个《札记》原有两种版本。

一是汉儒戴德传《礼》八十五篇,后人称为《大戴札记》。

二是其侄戴圣传《礼记》四十九篇,后人称为《小戴札记》,也就是现在通行的《札记》了。

这个戴圣,字次君,是河南商丘人,宣帝时立为博士,曾参加石渠阁论定五经会议,官至九江太守。

其实,《礼经》这本书不好理解,后人为了读懂,就要给它做解释,原有《古文记》、《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之目,均为解《礼经》之作。

后来,《小戴礼记》很多人也看不懂了。

因此,东汉郑玄又为《小戴礼记》作解释,他把《小戴礼记》、《仪礼》、《周礼》并称为三礼,提高了《小戴礼记》在礼学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的时候,它已经被列入九经之中,故《礼记》则专指《小戴礼记》。

此书可能是先秦两汉编成的,钱玄在《三礼通论》考证、推断说:

“大、小戴《礼记》,除可以确定为西周文字及秦汉人所作以外,多数篇目大致撰于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前3世纪前期之间。

1

《礼记》|四十九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礼记》四十九篇的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通论,论述有关礼学思想、礼学理论。

二、制度,论述和记录有关礼仪制度。三、释义,解释、辨析、考证各种礼制、礼俗、礼仪。

四、杂记,记述与礼有关之事。

可以说,《礼记》是先秦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大率是孔子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各据所闻而撰写的,相传西汉戴圣编纂,又称《小戴礼记》。

全书包括《檀弓》《礼运》《学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重要参考书。

唐代将《礼记》列为《九经》之一,宋代列入《十三经》中,朱熹又以《礼记》里面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据说,《射义》篇中孔子射箭、观者如堵墙的场景,《中庸》篇中有“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的话。

这部书的大多部分应是先秦的物事,或者竞在春秋战国之交。

这本书里包含很多鲁国“士阶级”之习俗及文教,故历史材料的价值很大。

2

《礼记》|记载了孔子和门人,及其他历史人物有关礼制的言行

事实上,《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载礼仪制度及注意事项、孔子和门人及其他历史人物有关礼制的言行。

它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作为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传授礼经《仪礼》的资料。

内容博杂,记述了儒家礼教学说和先秦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史料价值。

全书除记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制度及有关论述外,还包括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小故事,其文兼备各体,文笔简洁。

3

《小戴札记》也就是后世通行的《札记》

《礼记》亦称《小戴记》,共四十九篇,大致皆孔门七十子后学所记。

事实上,它杂记了各种礼制及孔门大义。

孔子

这个《礼记》,相传为孔子门人及其学生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故又名《小戴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20卷49篇。

它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其中,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均有体现。

是研究中国礼乐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事实上,《礼记》除了保存有丰富的学术史料外,还记载了很多言约义丰的故事。

其《檀弓》上、下篇即由众多故事组成。

今存《礼记》的主要注本,有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的注疏本。

总而言之,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传统,其文化核心之一就是“礼”。

而“三礼”:《仪礼》《札记》和《周礼》集中表述了“礼”的思想。

作者戴圣《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事实上,该书的编定主要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的编辑。

事实上,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札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盛行不衰。也就多这些比较流行的《礼记》一书。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抗日时期正面战场的三大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杂谈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抗战期间最有战略意义的一场战斗。参加武汉保卫战的中国部队包括陆海空总计14个集团军、50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10万人,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也参加了这次会战。日军方面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团的兵力。直

  • 打越南为什么要广西兵(为什么广西兵是打越南的主力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杂谈

    广西好山好水好风光,有大量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但谁都不会想到,在这么漂亮的地方,却出了不少骄兵悍将。广西兵可谓是威震天下,世人都称广西兵是狼兵,战斗力十分的彪悍。历朝历代,广西兵都是一支劲旅。早在明朝时期,广西土著武装在抗倭战争中就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广西狼兵因为作战有功,明朝政府开

  • 路易十六的女儿好惨(法国末代公主的下场有多凄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杂谈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公主一直是纯洁而美好的存在,无论历经怎样的磨难,她们最后都会找到自己的王子,并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但在现实世界中,公主们的命运往往没有那么顺遂。在我国古代的大多数王朝,公主们都承担了与他国联姻的重担,她们以一己之力换取两国间的和平,但在这和平之下,往往是她们自己幸福与追求的缺失。而

  • 总督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古代总督等同于现代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杂谈

    直隶总督,是清朝时设置的九大总督职位之一,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官职。一.关于清朝的总督:清朝时期,对统辖一省或数省的行政、经济以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当时全国设置了九个地方性的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这些总

  • 潘冬子英雄故事(闪闪的红星中小英雄潘东子故事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杂谈

    一一为儿童歌曲《红星歌》所写的朗诵诗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家強。昤听着《红星歌》的欢快乐曲,想起了无数小英雄的感人事迹。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勇敢,坚定和父辈们站在一起。小小年纪,稙嫩身驱。不畏艰险,英勇杀敌。闪闪的红星,勇敢的冬子。一个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勇士,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杀敌。

  • 伊凡四世为什么叫恐怖的伊凡(沙皇伊凡四世有多可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杂谈

    伊凡四世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他出生于1530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嘉靖九年),3岁时因其父瓦西里三世病逝而继承莫斯科大公之位。由于当时伊凡还过于年幼,因此国家的实际统治权掌握在他的母亲叶莲娜和由大贵族(波雅尔)组成的杜马手中。伊凡四世从小就表现出聪慧、敏感,善于洞察的性格特征。他发现身边的贵

  • 豹房是干什么的(明武宗朱厚照的豹房真正的用途)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豹房,原是豢养猛兽,以供达官贵族观乐的地方。说起这个贵族玩猛兽的风习,那是自古有之。元朝就有“养豹者,害民为甚”的记载。明朝宫廷养豹、建豹房,是从宣德朝开始。宣德朝设有“豹房勇士”,他们如同现在的驯兽师,供那些贵族观赏。明朝凡是豢养禽兽的地方皆称“房”,如马房、象房、鹰房、豹房等等。有时“房”又称“

  • 五大仙的柳仙是什么仙(五大家仙之你所不知道的柳仙)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杂谈

    东北的事说不清道不尽,人人都敬畏的五大仙都是出了名的,有句俗话肯定了五大仙的地位:狐黄白柳灰。要说这柳仙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柳树成精,这要是当地人知道肯定会笑话一番,不过这里的“柳”并不是指柳树。因为柳树的柳枝柔软弯曲,而蛇的身体也是这样,因此就用柳来指代蛇,所谓的柳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蛇仙。蛇仙自古以来

  • 胡惟庸是用什么刑法处死的(历史上胡惟庸到底犯了什么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杂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朱元璋》这部剧的演员是胡军,其中经过他的演绎,历史上的皇帝朱元璋就活生生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了,胡军的演绎是非常的成熟的。但是我对这电视剧中的其中一个情节一直是记忆犹新的,是什么呢?就是朱元璋的一个大臣因为犯了错,所以朱元璋就要处死这个大臣,但是他处死这个大臣的方式十

  • 绿帽子的来历是怎么来的(绿帽子一词的由来及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绿帽子,本意指绿色的帽子,现在多意指伴侣出轨。隐含的意思是伴侣的一方和其他人偷情、相好,另一方就被称做是被戴了绿帽子。而被人戴绿帽子是件很不光彩、很丢人、丢脸面的事情。“绿帽子”这个说法并不是现代才有的,关于绿帽子的传言有很多,说法不一,为什么伴侣中一方出轨,就叫给另一半戴绿帽子?为什么单单是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