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哪个朝代的)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哪个朝代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3/12/9 3:38:26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的风俗名画,也是我国国宝级珍贵物。该画以长卷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俗世情和繁荣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市井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然而,就是这样一幅传世名画,其作者张择端却未留下多少历史足迹。他的身世、生平以及生活、创作等情况,史书上记载很少。

不过,“史失”可“求诸野”。历史忘记了张择端,民间却没有忘记他。千百年来,张择端的许多故事,一直在他家乡诸城广为流传。前年借采风之机,笔者从民间搜集到一些关于张择端的故事。虽是只鳞片爪,亦可供了解研究张择端和这幅传世名画。

张择端出生在山东诸城(原称东武)城西的岔道口村,其父是个秀才。他自幼在本村的私塾读书,先生见他聪明异常,又老实厚道,很喜欢他,还给他起了个号叫“正道”。幼小的张择端日夜苦读不辍,学业长进很快。

读书之外,他尤其喜欢画画,平时见到的景物,他都喜欢画下来。这样长期坚持,越画越好,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县里的知县很爱才,听说张择端画艺出众,便建议他到京城汴梁游学,并给在京任工部侍郎的朋友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对张择端多加照应。

张择端带上王知县的推荐信,到了京城汴梁,找到了王知县的好友孙郎中。他从孙郎中那里得知,当朝天子宋徽宗十分喜爱书画,为了收罗天下名书画,培养艺术人才。宋徽宗在京城设立了一个翰林图画院,每三年招考一次,凡民间和官府的书画爱好者都可应考。

考中者入画院后,一边继续深造,一边为朝廷画画。张择端到京正逢大考之年,经过孙郎中等人的推荐和严格考试,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翰林图画院,成为一名正式的宫廷画师。

在翰林图画院,张择端虚心名师求教,更加刻苦地钻研画技,在绘画艺术上大见长进,画出不少名画,逐渐得到宋徽宗的赏识。

当他花了四五年时间,画出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并献给宋徽宗时,宋徽宗对这幅画大加赞赏,爱不释手,不管在宫中还是出行,都把它带在身边,时不时地拿出来欣赏一番,将其视为“国宝”。从此,他对张择端也更加器重,经常招他入宫,或探讨画艺,或嘉奖赏赐。

一天,张择端向徽宗禀报,要回乡探望父母并完婚。宋徽宗听后便想,返乡孝亲成婚,此乃人之大伦,理当批准。但这样不但年年往返要花很多时间,张择端的画作也会流向民间,不如将他全家迁来京城居住。

于是降旨,派护卫跟张择端一同返乡,待完婚后,协助张择端将其父母、妻子、弟妹一起迁来京城居住。张择端便回到诸城老家,将全家迁到汴梁。从此,诸城再也找不到张择端的后人了。

相传张择端在去汴梁游学之前,其画作就在家乡诸城有了名气。特别是他的界画,更是技艺高超,远近闻名,只是他生性谦逊,不好张扬,很少出头露面。

一次,一个叫甄画师的人来到诸城县城,在西门外设下擂台,名曰寻师访友,实则宣扬自己,卖画赚钱。

他在城墙上挂了两个布帘,自定规矩说:“与打擂人各将自己的一幅画挂于帘后,待观者满百人后揭帘亮画,由赞赏人数的多少决出胜负,并由观众中的年高德劭者主持公道。如打擂者胜过他,他便拜之为师;若失败,便要买他的画,而且不得讨价还价。”

此时,张择端正借住在离县城很近的扶淇河西叔父家,潜心读书习画,对这种事不感兴趣。但他架不住朋友元相公的再三劝说,便跟着他一起来到西门外观看。

元相公看不起这位自吹自擂的画师,又深知张择端的绘画功夫,就主动把张择端推上擂台。张择端拗不过朋友的盛情,也受不了甄画师的再三挑逗,便横下一条心,回家取了一幅近作,挂到了墙上的帘后,跟甄画师打起了擂台。

等观众聚集了百多人后,甄画师便首先拉开布帘,亮出了画作《秋园》。只见画面上石榴红、柿子黄、红玛瑙似的枣儿挂满枝头,绿宝石般的葡萄垂垂累累,一派秋色让人心醉,观众不由得发出一片赞叹声。

接下来是张择端揭帘亮画。他亮出的画名为《明月几时有》,取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意境,画的是当地景物超然台。那宏伟的楼阁、典雅的房舍、蓊郁的树木,画得惟妙惟肖,让人如同身临其境。这幅画也同样赢得了一片喝彩。

第一轮下来,甄画师和张择端的画都得了满堂彩。观众中临时推举的一位老者主动裁判道:“二位画师所作皆为上品。以老朽之见,这局就和了吧。”他的意见得到众人的赞同。

第二天,第二场擂台赛开始,张择端挂出的画名为《山村人家》,画的是山上云雾缭绕,山下小溪蜿蜒,竹篱茅舍鳞次栉比,鸡狗鹅鸭如闻其声。正当人们欣赏之时,忽听“砰砰”几声,几只燕子先后撞到画里一处房舍的大门口上。

观众看了又大声欢呼:“多好的画啊!连燕子都不辨真假了。”此时,甄画师也不甘示弱,他挂出的画名《百花图》。画上画着牡丹盛开、菊花飘香,可谓百花齐放。这幅画也引来了一群蜜蜂,“嗡嗡”叫着不肯离去。

随着一阵喝彩声,那老者又出来说话了:“今日一局,各现精彩。张先生的画引来燕子,甄画师的画招来蜜蜂,依我看还是平局吧。”他的话一槌定音,观众都表示支持。

两次较量均未决出胜负,甄画师颇不服气,决心在第三局中拿出看家的本领,战胜对手。张择端也经过了一番认真思考,花了一夜时间,拿出自己的新作。

第三场擂台赛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开始了。只见甄画师先揭开布帘,一幅《五猫戏蝉图》立即闪亮登场。画上画着一只飞蝉俯在地上,五只花猫围在四周,或前扑,或躬身,或打滚,或侧卧,憨态可掬,活泼可爱。

不一会儿,几只黑狗忽然向着墙上的画狂吠起来。狗叫声一停,甄画师便洋洋自得地对张择端说:“该你亮画了。”

张择端笑了笑,站在那里没动。甄画师以为他心怯,越发催促起来。周围的观众也催着张择端赶快揭帘亮画。可张择端若有所思,仍然站着不动。这时甄画师实在耐不住了,便一步跨上前,一把扯下了布帘,只听“哧”的一声,布帘被扯开一道口子,里边露出的还是一个布帘。

这一来,甄画师一下子愣住了。他回头望了望周围那一张张惊讶的面孔,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原来张择端画的就是一个布帘,复挂在真布帘上面,甄画师离得那么近,竟然没辨出真假。

就在大家为张择端的奇画惊叹不已的时候,老者又代表大家发话了:“大伙都看到了吧?甄画师的画能骗狗,张择端的画却把画师都给骗了,还是张择端技高一筹。最后的结果,应该张择端胜出!”他的话音刚落,观众齐声喝彩,都赞同他的意见。

这样的结果,显然大出甄画师的意料之外。待观众走得差不多了,他忽然走到张择端面前,倒头便拜,十分沮丧地说道:“我服了,您确实比我技高一筹!从今以后,甄某甘拜下风,拜您为师!”

张择端赶忙扶起他来,十分谦虚地说道:“不敢不敢!画师何必如此?您的画也别具风采,我张某岂敢以师自居?”

甄画师见张择端如此真诚谦虚,便含泪吐出真情:“实不相瞒,昨日我在《百花图》的花朵上涂了香料,才引来蜜蜂;今天我又找来杀狗的屠夫站在身边,才招来狗吠,这些都是骗人的把戏,能成什么气候?只有像您这样真诚从艺,才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标签: 清明上河图朝代作者哪个

更多文章

  • 阿富汗战争打了多久(美国和阿富汗战争持续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争,阿富汗,持续,美国,多久,多少

    2001年911事件爆发,美国认为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包庇了本拉登及基地组织,于是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美国却在阿富汗打了十九年,阿富汗战争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场海外战争。更令美国揪心的是,美国在阿富汗损失了数千美军和数万亿美元,根本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国内反对阿富汗战争,要求美

  • 尝百草的神农氏是炎帝吗(三皇中神农氏是不是就是炎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神农氏,炎帝,三皇,就是

    华夏文明传承五千年,在这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数之不尽的文人骚客,他们挥毫泼墨,指点江山,留下了传世华篇。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豪气干云,力拔山兮的侠客义士,留下无数的侠骨柔情,义薄云天的传说,为后人称道。然而,除却这些,人们对于华夏文明讨论最多的,便是华夏文明的萌芽时期,也就是传说中的远古时期。由于

  • 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人(介绍马致远是生平事迹和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致远,朝代,生平,事迹,介绍,经历,哪个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著名戏曲家、杂剧家,有“马神仙”,“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具有文化素养的家庭。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学六艺。年少时马致远就非常上进好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别人家的

  •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破釜沉舟和谁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破釜沉舟,成语,战争,出于,有关,这个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一副励志对联广为流传,主角是一代战神项羽,讲述的是他的封神之战—巨鹿之战。此一战,年仅二十四岁的项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带领着全体楚国将士们,破釜沉舟,高唱着“老子活着冲向战场,就没想过活着离开”的慷慨悲歌,以大

  • 侯宝林马三立相声辈分(侯宝林与马三立相声艺术之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三立,侯宝林,相声,辈分,艺术,比较

    提起马三立和侯宝林,一般的说法就是,马三立是相声泰斗,侯宝林的相声大师。这样的说法具有一定迷惑性,就好像透着马三立比侯宝林高出很多,侯宝林只能高山仰止似的。其实不管是马三立还是侯宝林,都是相声史上的关键人物,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都开宗立派,影响到许许多多的相声后人。相声从来讲究辈分,从辈分上来说

  • 冉闵生平简介以及主要事迹介绍(冉闵是暴君还是民族英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冉闵,暴君,生平,事迹,简介,介绍,民族英雄,主要,以及,还是

    冉闵的走红网络我总觉着是一件非常难于理解的事情。这么一个屠夫、暴君,竟然被一些人捧为民族英雄!十六国时期形势图让我们来看看冉闵的生平吧。冉闵是一个汉族人,这一点没有什么疑问。后来冉闵说他家祖宗过去多么辉煌,其实这都是他们后来吹出来的。他家也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西晋末年,中原大乱之后,冉闵的父亲被

  • 缠足起源于哪个朝代(妇女缠足最早流行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缠足,朝代,妇女,起源,流行,时候,哪个,什么

    不可否认,鞋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鞋子的发展经历了多种变化,就拿中国古代女性所穿的鞋子来说,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流行。但无论是履、靴、鞋、屐,还是鞜、靸、屦、鞮,中国的鞋文化都是世界民俗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言归正传,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古代女鞋发展史。远古时期远古时期的人类很

  • 林黛玉的丫鬟都有哪些(林黛玉的丫鬟都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丫鬟,林黛玉,名字,哪些,什么

    林黛玉四个丫头,雪雁、紫鹃、春纤,以及后来的藕官,都不简单。曹雪芹在四个丫头身上埋伏了非常多的线索补充林黛玉一生。本文就讲一下四个丫头的作用。雪雁是林黛玉自家的丫头,也是林家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奶娘王嬷嬷老了,能陪林黛玉的林家人只有雪雁。雪雁别看不如紫鹃得力,对林黛玉来说更重要。紫鹃是贾母赐给林黛玉的

  • 赵露思真实家境(赵露思个人资料和家世背景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露思,家世,家境,资料,背景,真实,个人,怎么样

    说起娱乐圈新一代顶流女明星,95后的赵露思一定必不可少。这位颜值与实力具备的新时代小花,凭借其甜美的长相和扎实的演技,在一众新人中脱颖而出。一、1998年11月9日,赵露思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在这个繁华的城市,赵露思的家境也是比较好的,她的爸爸是当地一位有名的企业家,妈妈则在家中做家庭主妇,一家三口

  • 保甲制度是什么意思(国民党保甲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保甲,制度,国民党,意思,作用,什么

    保甲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在我国沿袭长达三千年之久。其以户(家庭)为基本单位,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甲设甲长,形成严密的社会管理网络。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有一份1949年10月泰州市政府颁发的布告,上载:保甲制度为国民党反动统治压榨人民之工具。现本市解放已有八月,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