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分析(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及形成原因)

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分析(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及形成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74 更新时间:2024/1/26 11:12:37

曹雪芹提出正邪两赋论,就是要打破没有中间地带的识人观念,读者却装作看不见,依然用固有的方式和角度去解读薛宝钗。

薛宝钗饱受争议,对她的评点,大多是惯用心计,用金钱贿赂林黛玉,史湘云等,目的就是上位。

甚至有部分读者对宝钗、袭人王夫人都有股子仇恨心理,对她们横加指责,近似于谣言和诽谤。

人性虽然没有改变,但对人性的认知却在提高,我们抛弃掉对宝钗人设的偏见,或许我们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更接近于人性的真实和真诚。

一、受得富贵,耐得贫穷

宝钗的家世出身,有两个主要标签:紫薇舍人和行商。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第四回)

紫微舍人即中书舍人,为皇帝专职撰拟诰敕之责,有文学资望者能充任,地位崇高。

如果事有失当或除授非其人,就是觉得不妥的事或任命,可奏请皇帝重新考虑,实际上已正式参与大政方针的讨论及朝廷百官的选派。

白居易担任过中书舍人,还自称是紫薇郎;大文豪苏轼也担任过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属于四品官,和皇上的关系很密切,还有说是“将相之储”。

宋代苏轼之前,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都担任过这一职务。而宝钗的祖上薛公就担任过这一职务,这也是薛家成为四大家族的主要原因。

行商,并非小商小贩之意。薛家专做国际贸易,由内务府员中出领其事,因为和皇帝相关,后来被称为“皇商”。

“虽为皇商......户部挂虚名”,薛家绝非社会上的一般商人,他们家的生意和王熙凤家不相上下。

并不如黛玉和湘云说的“太想钱的人”,黛玉和湘云身在闺中不懂俗务,真正的商人都有极高的道德。

薛蟠娶夏金桂,就是因为门当户对,香菱所说:“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那薛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从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看出,薛宝钗的家世出身,并不亚于林黛玉。

但是,这都是宝钗七八岁之前了,随着父亲去世,家境大变,大不如前了。

宝钗对林黛玉说,“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她对邢岫烟说:“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

宝玉到了宝钗房里,看见挂着半新不旧的软帘,穿着“一色半新不旧,看来不觉奢华”。

我们看到的宝钗,不施粉黛,不喜欢花儿粉儿的。宝钗戴上元妃送的红麝串,在她白白的手脖上特别显眼,众人误以为宝钗是追求金玉良缘。

如果宝钗经常佩戴饰品,大家也不会过多在乎了。

因为家世变化,宝钗过早体会人情冷暖,这是宝钗早熟懂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宝钗没有因为家境变化而变得自私自利,她更加关注别人的冷暖。

她关注到湘云深夜做女红,关注到香菱向往写诗,关注到黛玉缺乏温暖,关注到邢岫烟衣裳单薄等等。大家称她为“宝姐姐”,名副其实。

二、才清志高,洁身自好

“薛”通“雪”,红楼梦曲“山中高士晶莹雪”,雪代表着纯洁,洁白,这是曹雪芹赞美她如雪般晶莹剔透。

贾母见蘅芜苑如同“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贾母说你们家的东西自然没有带来,是替薛家掩饰。

真正的原因是薛家比贾府败落的早,要不,薛姨妈一家也不会住到贾府就是十余年。而宝钗安于稳重平和,藏愚守拙,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每个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宝钗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是宝钗身上最明显的特点,完美的传统妇女形象,严格按照礼制来要求自己。

她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女儿。贾母也说,我们家四个女儿都不如宝钗(四个女儿指的是黛玉和迎春三姊妹)。

宝钗控制情绪,善于观察,不断地自我修炼,所以她说,如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我们理解黛玉的成长,容忍黛玉的小脾气,为何对宝钗的成长视而不见?其实宝钗也一样,她一个人悄悄地溶解家境变化带来的贫富差距。

但并不一味抱怨,她不放弃自我,依然对周遭抱有热情,她眼睛看得见光亮,所以,她写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如果说宝钗向往美好的生活也是错的话,我无话可说。我倒是以为宝钗有一颗上进的心,对于柳絮也能看到它舞翩跹。

宝钗的确是一个世俗人文主义者,她和社会有链接,她看得懂当票,对社会有浓烈的兴趣。

这与深闺中的黛玉湘云比起来,更接近于现实,所以宝钗的生命长度更长。

对于我们常人来说,顺眼的都好,不顺眼的都不好,“我”来源于人的三种认知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直爽行动,这只是自私,按照人的本性中不加掩饰的一面,食色性,贪瞋痴,本能的欲望,原始的生物本能。这不需要练习,就如薛蟠等。

但宝钗是超越自我。他对内心的讯息要建立,思考,处理,转移,模式,一整套决定自己的行动,这更难,需要反复练习,并且对自我的要求更难。

不少人见不得宝钗,认为宝钗和纤尘不染的林妹妹争夺贾宝玉。我们对林妹妹的爱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和眼睛。

我们把对林妹妹不利的一切因素都看作是不好不美,如袭人和王夫人。宝钗的优点都变成缺点,甚至是可恶。这都是我们的误区。

三、圆融通透,给多于取

宝钗和上层关系很好,贾母王夫人很喜欢她,奴婢婆子也喜欢她。

贾母专门为她过十五岁的生日,王熙凤还向贾琏请示,可见对宝钗生日很重视。而宝钗点戏,专点老太太喜欢的热闹戏,西游记,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她和黛玉湘云不同,她连接世俗和风雅,她既不像黛玉和湘云不和外界接触,不懂得柴米油盐的贵,只和诗书相伴。

她理解人性中的瑕疵,进知芸芸众生,退知诗书田园。但又有鸿鹄之志,看得到曙光,不局限于个人的眼界,但对所处的环境,游刃有余,博得众人的喜爱。

第五回里说的很清楚,宝钗让得到众人的喜欢,黛玉却很不满,宝钗却“浑然不觉”。

湘云到来,坚持要搬去和宝钗一块儿住。抄检大观园,宝钗明白自己始终是外人,王熙凤虽没有抄检蘅芜苑,但当机立断,第二天便搬出去。

这也是宝钗的识时务。

她教黛玉做人的道理,不要被一些闲书误导。贾府人员众多,只有宝钗很正式的和黛玉把这个话题摊开了。

但其他人,从不正面告诉黛玉,任由她自由生长,才导致黛玉的性格野蛮发展。

即便是贾母见黛玉喂酒给宝玉,也是用“凤求鸾”的故事从侧面来提醒黛玉。

对待贾宝玉,贾环,宝钗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贾环庶出而区别对待,这在当时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

宝钗对社会,给多于取。“眼前道路无经纬,皮春秋空黑黄”,她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她对人性对官场的理解,比黛玉湘云高了几个档次。

宝钗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触角灵敏。看到湘云的不堪,为她操持螃蟹宴;看到黛玉的不堪,给她送燕窝。

理解贾环的不堪,处处照顾他的情绪;理解探春的管理,站好自己的位置。

凡事进退自如,难道我们真的要顺着本我的情绪,不顾及旁人,才是简单无邪吗?

林黛玉离我们很遥远,她来自于仙界,神秘感,距离感让我们对黛玉充满包容。

人对身边触手可及的人和事,对于平等的人,我们认为和他们有着相同的感受,才愿意去评判他,而宝钗就是我们触手可及的人,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无时无刻被人提醒,她太完美了,我们见不得完美到无可挑剔的人,我们拿着我们的眼睛去挑剔她。

林黛玉遥不可及,我们爱她还来不及,怎么会去评判她呢?

交芒种节,鲜花盛开,蝴蝶在花间飞舞,宝钗扬着扇子扑彩蝶,累得香汗淋漓。

当我想到宝钗,就会想到这经典的场景。她肤白貌美,体态微丰,用红楼梦的语言表述就是“鲜艳妩媚”、“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容貌丰美”、“肌肤丰泽”。

有杨贵妃的丰韵体态。曹雪芹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比作“雪”,都是一再说明宝钗的性格特点,她出自真诚的爱,才会让黛玉叹服。

标签: 薛宝钗性格特点原因分析人物形成

更多文章

  • 汉朝刘弗陵之后谁继位(刘弗陵为什么那么年轻就死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弗陵,继位,汉朝,年轻,之后,为什么,那么

    霍光在除掉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心态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从一个被托孤的重臣,逐步变成了权臣,这不是霍光计划好的,但现实却把他推翻了那个位置,他已经无法后退别无选择。刘弗陵被限制得太多,毕竟他是个年轻人,年轻气盛不喜欢受约束,霍光让他太压抑,太不自在了,于是年纪轻轻的刘弗陵被憋

  • 雪中悍刀行甲乙丙丁都是谁(介绍雪中悍刀行中的四名死士)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死士,介绍,刀行甲

    作为北椋王世子,徐凤年必须以纨绔示面,否则离阳赵氏不会放过他。徐骁坐拥30万北椋军,对于皇帝来说早已尾大不掉。如果徐家再出一位出色的继承人,那北椋军就始终是皇室的隐患。如果徐凤年是个纨绔世子,北椋军自然不服,经过运作,这三十万北椋军还不是得落到皇室手中。小说中提到,徐凤年早在六岁就已经握刀了,对于江

  •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端午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纪念,伍子胥,屈原,端午节,到底,为了,还是

    据东汉碑文和南朝文献记载五月五日有纪念伍子胥和屈原的习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曹娥碑》为东汉时所立,当时端午节所纪念的是伍子胥而非屈原。

  • 清初八大山人是谁的文号(八大山人的名字来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八大山人,文号,来源,名字,清初,什么

    要说在如今的艺术界里面,谁最出名,那大概就是今年已经八十多岁的范曾先生了,范曾为什么最有名?第一,他的书画价格最高,据统计,范曾是目前,在所有在世的书画艺术家当中,他的润格是最高的,第二,范曾先生因为被人称为当代大儒,经常会在很多知名的电视节目当中出现,还说过很多让人感到震惊的自我评价。范曾比如说有

  • 林黛玉原型是富察皇后(林黛玉的真实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林黛玉,富察,原型,皇后,历史,人物,真实

    林黛玉并非虚构人物,而是作家生活年代的国母:大清皇后富察氏你以为是哗众取宠?是痴人说梦?还是听到后若有所思,拭目以待?今天就为亲介绍一位解密红楼梦的学者:红学砖家的重磅作品《赖晓伟重评石头记》中对文学巨著《红楼梦》的文字密码解读:在三年前红遍亚洲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的首任皇后富察氏走进了

  • 为啥说红楼梦全是鬼(红楼梦中人物背后的恐怖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秘密,人物,恐怖,背后,红楼梦

    《红楼梦》等于鬼故事,原来背后藏着这样的逻辑!记得看过这样一个观点,读《桃花源记》读出了鬼片的既视感,越想越觉得阴森可怖;最近这种观点也被加诸于《红楼梦》,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其一:元妃省亲在晚上而不是白天。元妃戌初起身,丑正三刻回銮,也就是现在的晚上七点到夜间二点四十五分。而且元妃戌初起身,和秦可

  • 阿果吉曲的故事(阿果吉曲背后的真实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阿果吉曲,事件,故事,真实,背后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首很火的歌曲,它的歌词蕴意特别的深刻,旋律特别的动听,再加上背后有着更加感人的故事,它的歌名叫做《阿果吉曲》,我想大家都有听过吧!接下来,我就带领着大家一起走进这首歌的故事情节,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特别期待呢!也不知道这首歌有没有感动到你呢?歌词:有个美丽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做阿果吉曲莫她

  • 中国四大古城是哪四个(中国四大古城是哪四个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城,城市,中国

    古城的美,让人陶醉不知归路,去过的人都流连忘返,中国四大古城反应了那个年代居民的生活特点。湘黔古镇清秀灵逸,水乡古村小巧精致,北方大院富贵大气,徽派古村独具大家风范......想要去体验充满居民风味的地方,这些古城将是首选之地,大家去过几个呢?中国四大古城:徽州古城、阆中古城、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一、

  • 潘金莲是什么样的人(介绍历史上的潘金莲是什么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潘金莲,介绍,历史,形象,什么样

    众所周知,《水浒传》里面有四大毒妇,分别是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贾氏。在这个排名里面,潘金莲一直稳居宝座榜首,从未旁落于她人,而且这个人物的个人影响力在整个《水浒传》里面,远超其他的英雄好汉。那么《水浒传》里面的潘金莲是凭什么坐上毒妇第一宝座的?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彻底遗臭万年?既然说到这里,就不得

  • 腐刑是一种怎样的刑罚(古代有哪些常见的残忍刑罚)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刑罚,腐刑,残忍,常见,古代,哪些,怎样

    现代社会对罪犯的惩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监禁方式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二是以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总体来说现代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改造犯人,保护社会,警醒世人。那么古代又是如何惩治罪犯的呢?是否也像现代刑罚体系那样设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监禁方式呢?答案可能会让各位意想不到,因为古人坐牢根本不算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