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说晴雯如果没被撵走,袭人成为姨娘之路前途渺茫?

为何说晴雯如果没被撵走,袭人成为姨娘之路前途渺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80 更新时间:2023/12/28 15:06:05

你真的了解袭人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袭人、晴雯,原本同为贾母派来服侍宝玉的丫鬟,但袭人虽在怡红院,月钱却依然由贾母所给;晴雯却归入怡红院编制,也是因此,袭人虽为怡红院首席大丫鬟,但在本质上,她依然是贾母的人;所以,袭人虽然有此地位,但她依然明白,姨娘之路,前途渺茫。

所以,宝玉挨打后,王夫人派小丫鬟来怡红院,让随便去一个丫鬟回话,袭人想了想,特意嘱托麝月等人好生看着,自己前去了。

面对王夫人,不会说话的袭人,却一反常态,长篇大论说了一番,展示出了她对宝玉名声上的维护,欲让王夫人将宝玉搬离大观园,好离了黛玉这个祸害,王夫人听了,为袭人如此的心胸,大为感动,不仅对她大为赞赏,还许诺,只要你好生服侍宝玉,将来必定不会亏待你。

随后不久,王夫人果然有所行动,特意交代王夫人,将袭人的月钱从贾母处断了,另派一个丫鬟给贾母,袭人每一个的月钱,从王夫人这出,由原来的一两银子,变成二两一钱,凡周姨娘、赵姨娘所有,袭人也有一份。

从这开始,贾府上下,袭人姨娘之名已深入人心。尤其是黛玉的那句“好嫂子”,更是让袭人笑的合不拢嘴。

但即使如此,袭人任不踏实,毕竟,姨娘身份未正式公开,一切都是未知数,而最大的威胁,便是那个长得漂亮的晴雯。

晴雯,深得贾母喜欢,其伶俐的性格,也深得宝玉的宠爱;尤其是,晴雯同贾宝玉,始终保持绝对的距离,更让袭人坐立不安。

当然,若仅如此,袭人还不至于容不下晴雯,非得将其撵走;袭人之所以不放心,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袭人回家后,晴雯的所作所为。

袭人因母亲病重,特意回去看望,随后,其母亲去世,她更是待了好几天;在这个期间,怡红院由晴雯、麝月负责管理。但晴雯的的几番作为,无疑非常不明智。

麝月,作为袭人一手调教的丫鬟,可以说,此时的麝月,便是袭人的心和眼;但就在袭人离开的第一个晚上,当麝月让她别像往常一样,好歹动一动时,晴雯却说到:有你们在一日,且让我享受一日,等你们都走了,我在服侍也不迟。

其言语之中,颇有一副姨娘之位非她莫属之意,这话传到袭人耳中,当是怎样的反响?

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平儿因顾全怡红院名声,特意悄悄的告诉了麝月,让她不可张扬,好生防着她,等袭人回来,再找个借口撵了她。

然晴雯知道后,不听宝玉、麝月的劝告,非得私自撵出坠儿,不仅辜负了平儿的一番苦心;还当着宋妈妈、麝月说:

宋嬷嬷听了,心下便知镯子事发,因笑道:“虽如此说,也等花姑娘回来知道了,再打发他。”

晴雯说:“宝二爷今儿千叮嘱万叮嘱的,什么花姑娘草姑娘的!我们自然有道理,你只依我的话,快叫他家的人来领他出去!”

越权袭人,无视袭人,袭人又怎能睡的安稳。

宝玉的雀金裘被火烧了一个洞,晴雯处于病中,依然拼死通宵将其补好,宝玉因此大为感动,又是关心又是倒茶。这样的待遇,估计袭人也难得享受。

袭人回来后,从麝月初得知坠儿被撵,虽未表现出不满之意,但那句撵的太急了,也是大有深意的;而但当宝玉生日,芳官同宝玉巧合遇上,随后二人吃了饭,正准备出去时,被晴雯、袭人碰见。晴雯刻薄尖酸的言语,更是让袭人无法淡定了:

晴雯用手指戳在芳官额上,说道:“你就是个狐媚子!什么空儿,跑了去吃饭!两个怎么约下了?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儿。”

袭人笑道:“不过是误打误撞的遇见了。说约下,可是没有的事。” 晴雯道:“既这么着,要我们无用。明日我们都走了,让芳官一个人就够使了。”

袭人笑道:“我们都去了使得,你却去不得。” 晴雯道:“惟有我是第一个要去:又懒又夯,性子又不好,又没用。”

袭人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襟再烧了窟窿,你去了,谁可会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撇四的,我烦你做个什么,把你懒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一般也不是我的私活烦你,横竖都是他的,你就都不肯做。怎么我去了几天,你病的七死八活,一夜连命也不顾,给他做了出来,这又是什么原故?你到底说话呢,怎么妆憨儿,和我笑?那也当不了什么。”

晴雯对芳官的这番讽刺,看似无心,其实大有意味,试想,当日袭人同宝玉初次云雨,不正是如晴雯所说,二人于吃饭之时,悄悄约下的吗?

可见,袭人之所以恼晴雯,是因为她目中无人;又处处挑刺;极力在宝玉面前博取好感,姨娘之心不死;况且又几次夹枪带棒的点出她与宝玉不光彩的勾当;也难怪,袭人会如此想:你若不走,我真的有点慌!

标签: 袭人清朝

更多文章

  • 《荆楚岁时记》一、爆竹庭前 辟除邪恶原文和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朝,《荆楚岁时记》

    [原文]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火朴][火毕]有声,而山臊惊惮。《元黄经》所谓山[犹巢]鬼也。俗人以为爆竹起于庭燎,家国不应滥于王者。[译文]正月

  • 鸳鸯为何要包庇司棋偷期约会之事?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鸳鸯,清朝

    鸳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作为老封君的贴身丫鬟,她对大家族的礼仪和规矩是非常清楚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无意中做了一件徇私枉法的事。贾母八十大寿,南安太妃、北静王妃前来祝贺,众人离开后,鸳鸯独自一人走在园子里,因要小解,又见四周无人,所以

  • 赵姨娘在贾府是什么地位?全是自己作践自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姨娘,清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赵姨娘的故事。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其实已经很高了。赵姨娘只是一个家生的丫环,即使她生了孩子,也没有人身自由权。这个身份就限定了她的地位上限,永远不可能和主子们齐平。贾府的丫环升职记,大概是扫地的小丫环——

  • 《历代诗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何文焕

    《历代诗话》是诗话丛书。清代何文焕辑。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并于是年刊行。民国年间上海文宝公司、民国十六年(1927)上海医学书局先后据乾隆原刻本石印。1981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除《临汉隐居诗话》因原刊残缺过多,用《知不足斋丛书》本抽换外,其他各书仍基本保留原貌,但均参照别的版本

  • 《大清律例》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乾隆

    《大清律例》是清前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清乾隆时官修。康熙十八年(1679),鉴于刑部现行条例处罚过严,刑部受命编成现行则例刊行。雍正即位(1722)后,朱轼等人受命修律、雍正五年颁布《大清律集解》。乾隆初,对原有律例逐条考正修订,于乾隆五年(1740) 编成 《大清律例》。本书计有:律目1卷、诸图1

  • 红楼梦中尤氏姐妹的遭遇是怎么造成的?谁应该负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尤氏姐妹,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尤氏姐妹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贾敬去世时,贾琏在葬礼之上,见到了尤物一般的尤二姐;并在贾珍父子的帮助下,偷娶了尤二姐,在宁国府外的小花枝巷中安了一个家。尤三姐、尤老娘也自然住了进来。贾珍父子之所以如此帮助贾琏,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方便;正如不久后,贾珍趁贾

  • 水浒传中出场过的三位老人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史家庄庄主,宋朝

    水浒传中出场过的三位老人分别是谁?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句话用在水浒人物上,似乎十分贴切,不信咱们就看看其中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三位老人。这三位老人的最终结局,让人不知说什么好:善良者家破妻亡,迂腐者风光大葬,奸恶者一夜暴富。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叹:在

  • 红楼梦中与林黛玉有关的三味药分别是什么?他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林黛玉,清朝

    林黛玉身为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在初进贾府后便告知长辈自己吃饭便吃药。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除了人参养荣丸,和黛玉调养身体有关系的,还有两个药方,一个是宝钗关心并赞助她的冰糖燕窝,另一个是宝玉要为她配置却不了了之的暖香丸。以上三个药方或者说三味药,是和林黛玉密切相关的三非常重要的标签

  • 从不关心梁山事务的公孙胜举荐杨林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杨林,宋朝

    水浒传中的入云龙公孙胜上可入云,是个仙风道骨的人物。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其实,个人觉得,如果使出浑身解数,梁山一百零七人恐怕都不是公孙胜的对手。公孙胜只要使出法术,即使是公认为梁山最厉害的卢俊义恐怕也不是对手。梁山会法术的只有两个人,另外一个混世魔王樊瑞,樊瑞还是公孙胜的徒弟,自

  • 水浒传中由飞将军称号的人是谁?曾经帮过梁山的大忙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师师,宋朝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出塞》,里面提到了龙城飞将,一般认为这个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