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薛姨妈一家为何会搬离梨香院?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薛姨妈一家为何会搬离梨香院?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45 更新时间:2024/1/20 10:40:26

梨香院《红楼梦》中,梨香院原是“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 宝钗初入贾府时,便住在梨香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细按薛家三口的生存处境,当年初进京都,本是要投奔娘家,即金陵王家,因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最终薛姨妈带着一儿一女来到了荣国府,跟姐姐王夫人住在了一起。

薛宝钗一家,最初住在梨香院,其后因贾家大小姐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宁荣两府修建省亲别墅,并购置了一批戏子,于是便让薛家三口搬离梨香院,让给了戏子们,原著是这么写的:

此时王夫人那边热闹非常。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第十七至十八回

薛家搬家一事,由于阴谋论者的发酵,导致原本细小的情节被放大,不乏有论者大发厥词:

贾家人早已看薛家三口不顺眼,对他们赖在贾家不走的情况深为嫌恶,故而通过这种方式要撵走薛家三口,不料这一家人恬不知耻,硬是赖着不走!

立足写实角度,这样的观点无疑是用小市民思维,去忖度贵族人家的行事。

对于赫赫国公府而言,物质条件已经达到了顶峰,根本不会介意薛家三口的到来,何况薛家的花费,皆是自费,用不着贾府官中的钱;

同时,王夫人身为姐姐,自然不会嫌弃妹妹薛姨妈一家;贾母早已年迈,最喜热闹,故而将迎春、探春、惜春全部接至自己身边居住,眼下能有薛姨妈这么一个亲戚聊天,何其高兴,如何会撵走薛家?

既然贾家人,并无撵走薛家三口之意,为何为了几个戏子,就让薛姨妈一家搬离梨香院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先探究一下梨香院的前世今生。

红楼第四回,薛家三口住在梨香院之际,曹雪芹对此处建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第四回

当年贾家之所以安排梨香院,作为薛家三口的住所,考虑的因素非常简单直接:

梨香院房屋多,面积小,适合拎包入住,而且跟王夫人的住所离得很近,只隔着一个西南角门,一条夹道,薛姨妈没事就可以去姐姐那里聊天,宝钗也可以跟贾家三艳近距离接触。

这是原著中明确说出来的,但还有一些东西曹雪芹没有写出来,那就是梨香院这处建筑的迁移流动率很高。

当年荣国公老年时,就在这里住了一阵子,其后便空闲着,多半当仓库,或守夜人员的临时居所,后薛宝钗一家来了,就搬了进去,后来薛家搬走,梨香院又归戏子们暂住。

第五十八回,因宫中老太妃薨了,朝廷颁布红头文件,世家大族不可举办筵宴音乐类的娱乐活动,于是这些戏子或被遣散,或被放入大观园内当丫鬟,梨香院便又空了下来。

甚至第六十九回尤二姐吞金自尽后,梨香院还充当过暂时的停灵之所。

之所以分析这些,是为了证明一点:梨香院并不是个香饽饽,说到底它不过是荣国府内部一处无足轻重的建筑,很多时候都是充当临时住所。

贾家安排薛家三口搬离梨香院,并不是为了撵走薛家,恰恰相反,是为了方便让薛家三口常住,这才将东北角一处幽静住所给了薛家,面积比梨香院更大,幽静的环境也更适合薛家客居的身份,这完全是贾家的好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薛姨妈搬去的新住所,和梨香院的距离并不远,两处建筑都位于荣国府东北角。

也就是说,贾家当年安排薛家三口的新住所时,还是秉承当年住梨香院的思维,想着离王夫人的住所近一些,方便薛姨妈、王夫人姊妹两个平日来往,这考虑明显是为了留住薛姨妈,跟撵走薛家人是毫无关系的。

对于贾家撵走薛家的言论观点,无疑是市井阴谋论,当属下等解读境界。

标签: 梨香院清朝

更多文章

  • 古典文学名著《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论衡》,实知篇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二十六·实知篇的详细

  • 古典文学名著《论衡》:卷二十六·知实篇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论衡》,知实篇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二十六·知实篇的详细

  • 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六十七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那么其中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六十七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文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①。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②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

  • 红楼梦中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如何进入贾府这个贵族圈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尤二姐,清朝

    尤二姐和尤三姐都是尤氏继母的女儿,尤氏和这两姐妹没有半分血缘关系。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红楼梦》中有几个闯进贵族圈的穷孩子,今天讲讲闯进贵族圈的平民姑娘,尤二姐和尤三姐。平民姑娘跟着改嫁的娘,闯进顶级贵族圈。秦钟和邢岫烟虽然很穷,但是他们都是官宦后代,身上流淌着官宦的血脉。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十八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御览》,卷十八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红楼梦史湘云为什么没有搬出大观园,而是住进了稻香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红楼梦,史湘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世说新语·方正篇·第九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世说新语·方正篇·第九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原文和峤为武帝所亲重①,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字词注释①和峤曾多次向晋武帝司马炎谈起担心太子司马衷不能继承国家大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皇亲部·卷二十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御览》,卷二十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十六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平御览》,卷十六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十七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平御览》,卷十七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