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中鲁智深武松不支持招安,那为何不与宋江撕破脸?

水浒传中鲁智深武松不支持招安,那为何不与宋江撕破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45 更新时间:2024/1/10 15:23:06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完座次后,很快就召开了“重阳节菊花大会”。宋江之所以这么着急又这么隆重地办派对,实际是投石问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如果招安论调得到一致响应,那么宋江下一步的行动,自然就是托关系走后门,跟蔡京高俅童贯等朝廷大佬取得联系。按照当时的情况,给宋江一个县令官帽,他也会喜出望外:从负罪押司小吏,变成有灭门之权的七品官,他这叫矮子爬坡、乌龟爬旗杆——高升了。

宋江的如意算盘,被武松和鲁智深打得粉碎:“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宋江不敢跟武松鲁智深翻脸,只好拿李逵出气:“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

宋江在极力克制自己,因为他知道鲁智深和武松不是那么好杀的,如果他像对待李逵那样对待鲁智深武松,这一僧一头陀肯定不会束手就擒,那时候忠义堂就会打成一锅粥:二龙山七头领中只有青面兽杨志可能会置身事外,少华山与二龙山同气连枝,肯定会拍案而起,一向不想做官的水军八头领,也会在阮氏三雄的协调下采取一致行动——后来在灭王庆之后,征方腊之前,阮家三昆仲和李俊张横张顺就秘密找吴用商量,要瞒着宋江把队伍拉回梁山。

鲁智深和武松也比较克制,他们只是摆事实讲道理,并没有舞刀动杖要打碎忠义堂拍死宋江,这其中原因有两个:其一,鲁智深武松知道自己属于加盟者,算是半个客人身份,梁山的走向,自己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否决权,他们能做的就是抬腿走人;其二,鲁智深有大智慧,武松见多识广,他们知道有很多原朝廷军官之所以暂时归降梁山完全是为了保命,这些人对招安都比较渴望,自己没必要断人家前途。

如果鲁智深和武松真的因为反对招安而动起了禅杖和刀子,昼思夜想通过招安免罪归建的降将,至少有四位会跟他们拼命,真要打起来,这些诸将振臂一呼,可能会有很多小弟拔剑响应,鲁智深武松还真未必能打过他们。

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有几个朝廷军官在招安问题上会首鼠两端,他们既想找回军官身份,又怕被追究责任,所以在双方火并的时候,并不会站出来帮任何人:双鞭呼延灼出卖、霹雳火秦明动手,弄死了慕容贵妃的哥哥,双枪将董平灭了程太守满门,他们就是接受了招安,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呼延灼招安后居然没被报复,估计那时候慕容贵妃已经失宠,或者宋江把责任都推给了已经死去的秦明了。

与呼延灼、秦明、董平不同,梁山天罡正将中的投降军官,还有四位纯属战败被俘后被迫投降,而且宋江还向他们承诺过一定要招安。比如生擒大刀关胜前,宋江曾经派呼延灼半真半假都表明了态度并提出了计划:“此人素有归顺之意,无奈众贼不从,暗与呼延灼商议,正要驱使众人归顺。将军若是听从,明日夜间,轻弓短箭,骑着快马,从小路直入贼寨,生擒林冲等寇,解赴京师,共立功勋。”

如果宋江没有这个想法,不可能把假话编得如此逼真,这就像做梦一样,很少有人会梦到自己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男不梦孕女不梦须”——如果哪位男士做了不该做的梦,就该去拜振华那里穿女装了。

关胜跟朝廷大佬没有新仇旧恨,同样境遇的,还有一个急先锋索超,他跟梁中书的关系一直不错,在被俘前,还坐在府衙里喝酒呢:“这里却说梁中书在城中,正与索超起病饮酒,只见探马报道……索超禀复道:‘前者中贼冷箭,今番且复此仇。’”

毫无疑问,索超是愿意跟梁中书喝美酒而不愿意在梁山上吃不精不细的大块肉的,梁山的生活,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无法跟北京大名府相比。

索超是为了保卫大名府而被俘,梁中书对他只有惋惜而没有仇恨,如果索超重归大名府,梁中书只会欢迎而不会歧视。

因战败而不得不降的天罡正将,还有没羽箭张清,他跟官府没有仇恨,跟梁山好汉的梁子却结得很深,连一向大度的鲁智深也不能释怀,头上包着手帕,还迷迷糊糊地要跟张清拼命。

除了关胜、索超、张清,天罡正将中还有一人被宋江坑惨了,那就是宋徽宗的贴身侍卫金枪手徐宁:“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

整天在皇帝身边打转的徐宁,当然瞧不上水泊环绕的小孤山:这里没有琼浆玉液,也没有御宴佳肴,三位女将两个奇丑无比,哪比得上皇帝身边莺莺燕燕翠翠红红?

这样初步盘点下来,三十六天罡中至少有三位军官会自认为无大罪于朝廷,而且梁山上的生活实在枯燥乏味。这四位军官心理负担不重,又不像阮氏三雄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成套穿衣论秤分金银就满足了——当成套穿衣服成为一种愿景的时候,这个人的生活,已经潦倒到一定程度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关胜等人不愿意在梁山安心为寇,就是把读者诸君请进去,过不了几天也会跑出来:吃的就是那几样食材,烹饪技术可以忽略不计,除了打打杀杀,业余生活基本没有,这样的日子可咋熬?

宋江想通过招安而改善生活甚至改变命运,是一定会有一帮坚定支持者的,如果关胜发作,他的副将丑郡马宣赞、百胜将韩韬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张清石子出手,花项虎龚旺的飞枪、中箭虎丁得孙的飞叉,也都不会闲着。

如果关胜振臂一呼,索超、张清、徐宁和一帮地煞副将群起呼应,鲁智深和武松怎能应付过来?

这时候我们就该盘点一下反招安派的实力了——林冲跟高俅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且他还欠着鲁智深一条性命,对大刀关胜也没啥好印象,他帮鲁智深的可能性超过八成。林冲出手,阮氏三雄也会发作:“我们刚吃了几天饱饭,你又想让我去官府受气?”

除了林冲为首的梁山元老派和二龙山的盟友少华山,笔者实在是想不起还有几位梁山好汉会帮着鲁智深武松跟降将们开战。这样混战下来,鲁智深武松很可能会凶多吉少,而那些摇摆不定的有罪军官,也可能会出来打太平拳。

为了不使更多梁山兄弟死于内讧,也为了自己能安然撤离,鲁智深和武松只能采取“好聚好散”的委婉方式,而不是拿出禅杖戒刀,彻底跟宋江撕破脸皮拼命——那不合江湖规矩,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当然,说鲁智深凶多吉少,这只是一种可能,们不要忘记还有一批不是被昏君奸臣逼上梁山,但却在贪官污吏压迫下不得不落草为寇的绿林好汉,他们对招安应该没什么兴趣,是帮鲁智深武松还是帮宋江关胜,也在两可之间,而其中最大的两个变数,还是那个入云龙公孙胜。

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鲁智深武松真的因为招安问题跟宋江决裂,他们能打过宋江和一心想招安的军官团吗?如果二次火并真的发生,双方实力对比是否有悬殊差距?公孙胜和吴用会站在哪一边?

标签: 招安宋朝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薛姨妈一家为何会搬离梨香院?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梨香院,清朝

    梨香院《红楼梦》中,梨香院原是“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 宝钗初入贾府时,便住在梨香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细按薛家三口的生存处境,当年初进京都,本是要投奔娘家,即金陵王家,因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最终薛姨妈带着一儿一女来到了荣国府,跟姐姐王夫人住在了一起。薛宝钗一

  • 古典文学名著《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论衡》,实知篇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二十六·实知篇的详细

  • 古典文学名著《论衡》:卷二十六·知实篇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论衡》,知实篇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二十六·知实篇的详细

  • 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六十七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那么其中世说新语·文学篇·第六十七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文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①。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②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

  • 红楼梦中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如何进入贾府这个贵族圈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尤二姐,清朝

    尤二姐和尤三姐都是尤氏继母的女儿,尤氏和这两姐妹没有半分血缘关系。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红楼梦》中有几个闯进贵族圈的穷孩子,今天讲讲闯进贵族圈的平民姑娘,尤二姐和尤三姐。平民姑娘跟着改嫁的娘,闯进顶级贵族圈。秦钟和邢岫烟虽然很穷,但是他们都是官宦后代,身上流淌着官宦的血脉。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十八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御览》,卷十八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红楼梦史湘云为什么没有搬出大观园,而是住进了稻香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红楼梦,史湘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

  • 世说新语·方正篇·第九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世说新语,南北朝

    世说新语·方正篇·第九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原文和峤为武帝所亲重①,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字词注释①和峤曾多次向晋武帝司马炎谈起担心太子司马衷不能继承国家大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皇亲部·卷二十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御览》,卷二十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十六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太平御览》,卷十六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