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萧纲的临终之作《被幽述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萧纲的临终之作《被幽述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477 更新时间:2024/1/30 3:25:41

想知道萧纲的临终之作《被幽述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他情知自己难免横死的命运,其内心始终痛苦不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哦~

被幽述志

恍惚烟霞散,飕飂松柏阴。

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

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

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

写作背景

萧纲乃死于侯景之手。侯景原为东魏大将,拥众十万,专制河南。因东魏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于梁太清元年(547)降梁。由于梁武帝萧衍及重臣朱异等的昏庸,他得以行其奸谋,于次年发兵反叛,攻陷建康。萧衍被困在台城(梁之宫城,在今江苏南京)内,忧愤而死。时为太清三年(549)。萧纲乃由皇太子而即帝位,其实只是一个被侯景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傀儡而已。而侯景尚欲自立为帝,于是萧纲只做了两年多皇帝,便于大宝二年(551)八月被废囚禁,其皇子二十余人均被杀害。十月,他本人也被侯景派人用土囊压死,年仅四十九岁。《被幽述志》便作于囚禁期间。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诗人想像自己死后的情景。“恍惚烟霞散,飕飂松柏阴”,写出临死时心神恍惚之状。诗人回顾一生,曾给他带来欢乐、悲愁的一切,那五色斑斓的大千世界,如今虽还或清晰或模糊地留存于记忆中,然而却像飘渺的轻烟,像变幻的云霞,不可把捉;就连自己的生命,也将烟消云散。萧纲奉佛。佛教将世间一切都视为镜中之象、水中之月,都虚幻不实。萧纲曾作《十空诗》六首,题为《如幻》、《水月》、《如响》、《如梦》、《如影》、《镜象》,便是阐述此种教义的。此时此地的萧纲心中,这种“六尘俱不实”(《如幻》)、万事如烟霞的念头,当然会时时浮起。他于恍惚之中,似见到一片松柏幽深,听到其间飕的风声。这是指墓地而言。下句“幽山白杨古”也是指墓地。《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云:“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松柏白杨,都是古代冢墓间常植之树。“白杨古”,表明那坟地已十分古老。一代又一代生命,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圣贤贵胄,最后的归宿都在这累累的冢墓群中。“野路黄尘深”,指通向墓地的道路而言。“深”字亦见出年代之久远、境界之荒凉。魏晋以来,诗人常以第一人称描述死者所见所闻的种种景象,如著名诗人陆机陶渊明均作有这种自悼自挽的《挽歌》,萧纲此处即受其影响,而写得特别地幽暗凄冷。

诗的后半部分直接抒怀。千月,犹言百年。九丹,道教所传九种丹药,说是服后可长生、成仙,不受任何伤害(见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据说炼丹时能炼出黄金,故云“九丹金”。古来诗人常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的感慨,萧纲这里却是说:我本来就连安享天年的命都没有,又何必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语意十分沉痛。“阙里”二句更是满腔悲愤。传说孔子故里名为阙里。“阙里长芜没”,是说连圣人之乡都久已荒芜了(这可能是指当时北方沦没于少数民族统治者之手而言),言外有善者不得善报之意,故下句乃发出“苍天徒然照临此心”的浩叹。萧纲被幽絷时曾题壁云:“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萧纲字世缵),立身行道,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日、月、星)?数至于此,命也如何!”(《梁书》本纪)这倒不能说是他的自我美化。封建史家对萧纲做宫体诗颇加批评,但对其为人是一致称赞的,说他“孝慈仁爱,实守文之君”(陈何之元《梁典总论》),“养德东朝,声被夷夏;及乎继统,实有人君之懿”(《梁书》本纪“史臣曰”)。看来,按封建道德标准,他确乎算得一位“正士”。史家对他的被害也是深表同情的,连唐初魏徵也说:“悠悠苍天,其可问哉!”(《梁书》帝纪总论)正与《被幽述志》的“苍天空照心”同一感叹。此种善者不得善报的叹息,古已有之。司马迁就说过:“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后世不得志的文人贫士也常有此叹。萧纲虽是帝室贵胄,但由于他的不幸遭遇,遂也发出了这样悲咽凄怆的呼声。

据说萧纲被幽禁期间所作诗文有数百篇之多,没有纸,便写在墙壁、板障之上。它们后来都被侯景手下人刮去(见《南史·梁本纪》),《被幽述志》是其中唯一流传至今的诗作。这真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不然的话,那些慷慨苍凉、与轻艳的宫体诗面目迥异的作品,本可以使人们对萧纲的诗歌创作有更全面的认识与评价的。

标签: 萧纲南北朝

更多文章

  • 《旅宿》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杜牧

    旅宿杜牧 〔唐代〕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译文住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相伴,心情忧郁,独自凝神沉思。看着昏冷的灯火回忆起往日旧事,孤雁的哀鸣令人愁思难眠。相距遥远,梦魂要接近拂晓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达。烟笼月照的碧江多么美丽

  • 《鹭鸶》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杜牧

    鹭鸶杜牧 〔唐代〕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译文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创作背景这首

  • 《读韩杜集》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杜牧

    读韩杜集杜牧 〔唐代〕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译文杜诗和韩文在愁闷时诵读,舒心爽气就像请仙女麻姑在痒处搔。天外的凤凰谁能得其精髓?世上无人懂得配制续弦胶。鉴赏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安史乱后数十年来

  •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杜牧 〔唐代〕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译文建安七子论作诗哪个比得此公?曹植刘桢也应当在您指挥之中。虽知当日推荐祢衡有个孔文举,可叹没有人再作“乞火”的蒯通。朝廷的楼台常常牵动

  • 《蔷薇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杜牧

    蔷薇花杜牧 〔唐代〕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译文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擞,每一片叶都温润如玉,雨后晴天,花香飘拂,令人陶醉。花开繁华,好像石崇的五十里锦步障依然光鲜亮丽,在狂风之夜悠闲地倚在墙上,并不收拢她的花瓣。注释锦幛:锦制的帷帐。亦泛指华美的帷帐。赏析蔷薇花,

  • 《题武关》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杜牧

    题武关杜牧 〔唐代〕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译文清澈的溪水汩汩地流过要留我在武关之东,可笑当年的楚怀王入关投秦却是到了尽穷。郑袖得宠的娇艳妩媚之态就好像喝醉似的,屈原遭放逐到处流落他的形容就犹如乱

  • 《卜算子·咏梅》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陆游

    卜算子·咏梅陆游 〔宋代〕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着 同: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

  • 《山行》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杜牧

    山行杜牧 〔唐代〕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译文家住在白云山的北边,却在碧水桥东迷路了。稀疏的短发曝露在夜晚的小雨中,身上的长衫被秋风吹得随风飘摇。注释潇潇:头发稀疏貌。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

  •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三首》的写作背景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任昉,南北朝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三首》的写作背景是怎么样的?范仆射即范云,他卒官尚书左仆射,故称范仆射,此诗写于诗人出任吴兴太守之时,听闻老友范云去世的噩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出郡传舍哭范仆射三首(其三)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已矣余何叹

  • 温子昇《白鼻䯄》的原文是什么?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温子昇,南北朝

    温子昇《白鼻䯄》的原文是什么?好在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白鼻䯄少年多好事,揽辔向西都。相逢狭斜路,驻马诣当垆。赏析“白鼻䯄”是乐府诗歌的曲名,大多写少年游侠的生活。“䯄”就是黑嘴的黄马。黄缎子般的身体,白鼻黑嘴,这马也是精神。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