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沟水诗》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沟水诗》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97 更新时间:2024/3/5 18:15:59

沟水诗

溥 〔明代〕

门前一沟水,日夜东流。

借问归处?沧溟是住头。

门前一沟淙淙流水,不知疲倦地日夜流向东方。

请问它们究竟流到哪里呢?遥远的大海就是它停留的地方。

注释

沟水:小沟里的水。

借问:请问。

沧溟(cāng míng):海水弥漫的样子,这里指大海。

住头:停留的地方。

创作背景

诗人八岁时在家门口,看到门前的水沟里的水哗哗地流着,于是即兴吟唱出一首诗,此诗便是这首吟唱之作。

赏析

这首诗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写出了沟水不舍昼夜,滚滚滔滔,流向大海的情景。沟水,绢绢细流,微不足道,但是它始终按一定的方向流去,与大江大河汇合,以汹涌澎湃之势,直奔大海。诗人以小见大,通过一条小小的沟水,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揭示了水流千里归大海这样的历史发展规律。

一沟流水,没有动人的景致,没有广阔的场面,平又平常,实在难以下笔。但是,诗人从时间、空间上给展开,由当时,联想到沟水的日日夜夜;从眼下,联想到沟水的千里归宿,把一沟流水同“千里流归大海”这样的道理联系起来,使沟流水闪烁出哲理的光辉,耐人寻味。诗中“住”字用得很好,“住”是人的动作,用它就使沟水拟人化了,富有了感情。若用“尽”字就显得太客观,没有生气。这一问一答,表达了儿童特有的心理,充满情趣,给人亲切的感受,也使全诗活泼生辉。

诗虽然简短,却富于哲理,寓意深刻。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或许想起了汉代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像小溪水一样流逝,自己一定要发愤努力,不辜负大好的时光。诗人也或许从奔流的小溪联想到人生的历程:小溪不停地流入沧海,象征着一个人从童年逐步地走向成熟、富有智慧,终于汇入浩瀚的人生的大海。诗里还隐隐流露出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概。▲

标签: 明朝刘溥

更多文章

  • 《晚潮》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范成大

    晚潮范成大 〔宋代〕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底事今年春涨小?去年曾与画桥平。译文东风吹来晚雨,江面上晚潮新涨;擂鼓起航,船只分波开浪,行驶在明镜一般的江面上。为何知道今年的“春涨”比去年小,因为去年它们曾与画桥持平的。注释叠鼓:急促的鼓声,重沓的鼓声。底事:何事,何原因。春涨:春季的涨水。画

  • 《渡荆门送别》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

  • 《念奴娇·赤壁怀古》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宋朝,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蜂》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罗隐

    蜂罗隐 〔唐代〕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创作背景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罗隐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作者心灰意冷,后又看见人民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宋代〕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译文非常像花

  • 《梅花绝句二首·其一》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陆游

    梅花绝句二首·其一陆游 〔宋代〕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梅前 一作:梅花)译文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放,远远望去,四周山上的梅花树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样。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自己变化成数亿身影呢?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注释闻道:听说。坼(chè):

  • 《赠荷花》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李商隐

    赠荷花李商隐 〔唐代〕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译文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

  • 《西江月·梅花》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苏轼

    西江月·梅花苏轼 〔宋代〕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么 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翻嫌 一作:常嫌)译文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它淡雅的姿态有神仙的风姿。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

  • 《梅花》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崔道融

    梅花崔道融 〔唐代〕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译文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北风如果理

  •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严蕊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严蕊 〔宋代〕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译文说它是梨花又不是梨花。说它是杏花它也不是杏花。花瓣白白又红红,难道是春风特有的情味?曾记得,曾记得,武陵渔人被陶醉。赏析“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发端二句飘然而至,虽明白如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