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千古名句“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出自于哪里?

千古名句“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出自于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58 更新时间:2023/12/22 6:39:20

想知道名句“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出自于哪里吗?其实此句出自唐代薛涛的《送友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翻译

水乡之夜的水边蒹葭笼罩在月色之中好似染上秋霜,月色与夜幕下的深青山色浑为一体,苍苍茫茫。

谁说朋友之情能在一夕之间完结呢?可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

赏析

这是是送别诗中的名篇。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别浦晚景句,第三句是对友人的慰勉,末句抒写离情之苦。此诗的最大特点是隐含了《诗经》名篇《秦风·蒹葭》的意境,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以景开篇,以情点题,层层推进,处处曲折,可谓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深青山色浑为一体,苍苍茫茫。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知是秋季,这时节相送,当是格外难堪。诗人登山临水,一则见“水国蒹葭夜有霜”,一则见月照山前明如霜,这一派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令人凛然生寒。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不尽是写景,句中暗暗兼用了“蒹葭苍苍”两句以下“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诗意,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运用这种引用的修辞手法,就使诗句的内涵大为深厚了。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诗的后两句是说,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可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

人隔千里,自今夕始“千里自今夕”一语,使人联想到益“千里佳期一夕休”(《写情》)的名句,从而体会到诗人无限的深情遗憾。这里却加“谁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遗憾之意,不欲作“从此无心爱良夜”(李益《写情》)的苦语。似乎意味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种慰勉的话语。这与前两句隐含离伤构成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

末句提到“关塞”,大约友人是去边关了,那再见自然是难了,除非相遇在梦中。不过美梦也难以求得,行人又远在塞北。“关塞长”使梦魂难以度越,已自不堪,更况“离梦杳如”,连梦新来也不做。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痛苦之情推高潮,此等的苦语,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全诗诗情的发展,是先紧后宽(先作苦语,继而宽解),宽而复紧,“首尾相衔,开合尽变”(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绝句于六艺多取风兴,故视它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高。”(《艺概·诗概》)此诗化用了前人一些名篇成语,使内涵更丰富;诗意又层层推进,处处曲折,愈转愈深,可谓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诗人用语既能翻新又不着痕迹,娓娓道来,不事藻绘,便显得“清”。又善“短语长事”,得吞吐之法,又显得“空”。清空与质实相对立,却与充实无矛盾,故耐人玩味。

更多文章

  • 《丁香》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陆龟蒙

    丁香陆龟蒙 〔唐代〕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译文丁香生长在江边,远离尘俗,无人问津,十几年的积累也只能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罢了。若是解开那丁香心中的那个结,它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和才能,飘香万里。注释云外:亦指世外。陆龟蒙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

  • 《冬柳》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陆龟蒙

    冬柳陆龟蒙 〔唐代〕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译文水边成行的柳树斜对着我的窗子,衰败的枝条,零零落落地堆积在江岸边上。这时寒风吹过,把柳树的枯枝吹断,惊起一双双正在江边栖息的寒鸥。注释柳汀:柳树成行的水边平地。简析此诗的一、二句写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态,是静景。

  •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晏几道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晏几道 〔宋代〕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译文等到了莲花盛开,莲蓬成熟的时候,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采莲后

  • 《更漏子·柳丝长》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晏几道

    更漏子·柳丝长晏几道 〔宋代〕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译文柳枝细长,桃树嫩叶小小,这静寂的深院啊,终日没有人到来。日光淡淡,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几声黄莺啼叫划破了深院的沉寂。雪白的肌肤透出浓浓芳香,眉旁

  •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晏几道

    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晏几道 〔宋代〕庭花香信尚浅,最玉楼先暖。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译文庭院里的花,还没有一点开放的消息,而玉楼中的女子已经最先感到了春天的暖意。本打算夜间做个美梦,去到江南找寻游子,可惜这个梦没有做成。醒来之后仍然觉得江南路途遥

  • 《生查子·坠雨已辞云》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晏几道

    生查子·坠雨已辞云晏几道 〔宋代〕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鉴赏这是一首托女子口吻诉说离别相思之苦的词,离别相思是历代词篇中最为常见的内容,倘若写不出特点,是最难引起读者注意的。开头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以习见之事喻简单之理。

  • 《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晏几道

    菩萨蛮·相逢欲话相思苦晏几道 〔宋代〕相逢欲话相思苦。浅情肯信相思否。还恐漫相思。浅情人不知。忆曾携手处。月满窗前路。长到月来时。不眠犹待伊。译文邂逅相逢,想要诉说离别的相思之苦,但不知道她是否知道我们并不深厚的感情的相思的存在。深怕相思成灾,被相思的人还不知道。回想起我们在洒满月光的窗前小路上携手

  •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晏几道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晏几道 〔宋代〕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鉴赏此为咏物词。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

  •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吴文英

    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吴文英 〔宋代〕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墅,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

  • 《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吴文英

    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吴文英 〔宋代〕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译文我陪同麓翁登上飞翼楼近看雪景,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