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称呼皇帝?盘点你不知道的古代皇帝的称呼

如何称呼皇帝?盘点你不知道的古代皇帝的称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82 更新时间:2024/1/27 7:32:58

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选中,“君临天下”的骄子。所以,称呼皇帝当然不能像称呼一般人那样随意。皇帝的称谓要包含所有的威严和气魄,所有的德性和智慧,要体现出君王所独有的存在感。那么,究竟要如何称呼皇帝呢?

称呼一般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类,顾名思义,就是指自己对自己的称呼,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称呼。

在历史上,帝王的自称有着阶段性的变化。三皇五帝之时,所谓的帝、皇就是一些部落的首领,或是部落联盟的盟主,特权色彩并不浓重。所以那一时期,首领的自称与一般人没有区别,称“我”、“ 吾”、“ 余”、“ 朕”。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的解释:“朕,身也。”可见,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自夏开始,国家诞生,皇帝作为君主,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无人敢与皇帝平起平坐,“会当凌绝顶”之后,皇帝对自己的称呼发生了变化,除了保留“朕”外,又出现了“余一人”、“不榖”、“寡人”、“孤”一类的谦称名词,其意乃寡德无助。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遂取皇、帝二字之和,称为“皇帝”,并继续沿用“寡人”谦称。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朕”、“孤”、“寡人”便成了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名词,其他人不能使用,这样的规制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的覆亡。

皇帝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除了在皇帝自称上做出了明显的区别,他称更是不能例外。直呼皇帝的姓名显然是不被允许的,因此,统治阶级规定了一整套关于“他称”的规制,分为生称和死称。

皇帝还在世时,其他人对皇帝要称“陛下”、“皇帝陛下”、“圣上”、“主上”、“至尊”、“我主”、“吾皇陛下”、“大家”,等等,而皇帝的子、女们称呼皇帝为“父皇”。此外,皇帝生前还可以称呼他的尊号和年号。唐代时,为了神化皇权,皇帝在生前开始使用尊号。尊号,也称徽号,就是将溢美之词堆积起来,为皇帝歌功颂德。例如,好大喜功、爱慕虚荣,彻底断送大唐基业的唐懿宗李漼,就称自己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其实,这样的尊号除了美化、神化皇帝外,不具有实际意义。

至于年号,最初是为了方便纪年而创造的称号。以前,人们用天干地支纪年,如甲午年,戊戌年,辛酉年,己巳年等。但是,干支纪年有很明显的缺陷,就是每逢六十年完成一个轮回。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果重复的出现甲午年、戊戌年等,会引发混乱,不利于纪年。因此,自汉武帝起,皇帝开始使用年号,以后每逢新君即位均更改年号,称“改元”。历朝皇帝年号使用时间不等,有数年的,也有达几十年的,一朝之内往往更换几个年号。明朝与前代不同,皇帝在位时只用一个年号,如朱元璋的年号“洪武”,朱厚熜的年号“嘉靖”、朱由检的年号“崇祯”等。到了清代,沿用了明代的规制,除了爱新觉罗·皇太极有后金时的“天命”以及大清后的“崇德”外,其他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如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为“康熙”,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为“乾隆”,等等。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年号也不再仅仅用来纪年,也可以用来代表皇帝,这一改变通过约定俗成,为人们所接受。

皇帝去世以后,对其的称呼另有规定。如果皇帝刚刚去世,新皇帝还未登基,此时称“大行皇帝”,新皇帝称嗣皇帝;论定谥号、庙号以后,则称谥号、庙号。

谥号,指的是皇帝死后,由继任的皇帝和下臣一起总结其一生的功过,并根据周公的所作的《谥法》,选定一个比较符合其事迹的字为其谥号。尊上谥号的法则千年以来,变化不大,大致可以分为褒扬、批评和同情三种。表扬皇帝功劳的有:经纬天地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克定祸乱曰武,功德盛大曰高,如天好生曰仁,绥柔士民曰德;批评的有: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杀戮无辜曰厉;表示同情的则有: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例如,汉高祖之子刘盈即位后,为人柔弱,国家大事都由吕后决定,基本上沿袭了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政治上比较清明,所以刘盈死后被谥为“惠”,史称汉惠帝。此后两朝皇帝当政时,国泰民安,百姓富足,则先后谥为文、景,即汉文帝、汉景帝。东汉灵帝时,宦官专权,朝政昏乱,但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动乱,故谥为“灵”。隋炀帝杨广奢侈荒淫,穷兵黩武,破坏礼仪,遂谥为“炀”。此外,如西晋怀帝、愍帝、东晋哀帝,这几位皇帝基本上都是年幼即位,国家大权为大臣所把持,后世为表同情,故谥为“怀”、“愍”、“哀”。后来,为了涵盖皇帝一生的作为,谥号越来越长,例如,明太祖朱元璋的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谥号为“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谥号按每两字断句,连读,记录了此皇帝一生的事迹,最后一个字就是最能代表皇帝一生事迹的字。如朱元璋、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明、清两朝的开国皇帝,“功德盛大曰高”,故谥号的最后一个字都为“高”。

庙号,是帝王死后,其后代在宗庙祭祀时追尊一种称号。根据《辞海》的解释:“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也就是说,皇帝死后,在立神牌祭祀供奉他时,要有一个称谓,这就是庙号。按规定,各朝第一代皇帝的庙号称“祖”,有太祖、高祖、世祖等,以后则一般称为“宗”,有太宗、世宗、穆宗等。其实,并非所有的皇帝都能得到“某某祖”或“某某宗”的庙号,商代和汉代的很多皇帝死后,都只有谥号,而没有庙号。明代时,第二代皇帝,朱元璋之孙朱允炆,谥号为“恭闵惠皇帝”,但没有庙号。此外,庙号的规制又有了变化,除了开国皇帝外,其他皇帝的庙号也可称“祖”。例如,第三代皇帝朱棣,庙号就为“成祖”。到了清代以后,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除了第一代君王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庙号为“太祖”外,第三代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庙号为“世祖”,第四代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庙号为“圣祖”,其他的仍为“某某宗”。

标签: 皇帝古代皇帝

更多文章

  • 古代女皇: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不只一个武则天!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女皇帝,武则天

    提到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人们大都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笔者曾经也只认为中国历史上仅有两位女皇帝,一位是武则天,另一位是比武则天早几十年的文佳皇帝陈硕真。最近,翻阅有关历史资料,才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一共竟有四位女皇帝。而陈硕真也不是第一位女皇帝,在她自称皇帝时的一百多年前

  • 李白的祖先是谁?李白的家世之谜为何至今未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古代文人

    在我国文坛上,李白无愧彪炳千古的大诗人。然而,一千多年来,许许多多学者对他的家世进行了研究和考证,可是李白的父亲李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祖先到底又是谁?这一些疑问,始终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定论。李白对于自己的家世,在他的一些著述中也有过一些简略介绍。《与韩荆州书》中有“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的

  • 乌台诗案简介 乌台诗案所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乌台诗案,时间,乌台诗案简介

    乌台诗案简介:元丰二年(1079),苏轼移任湖州(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补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

  • 历史上薛仁贵有几个儿子?薛仁贵儿子列表及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仁贵,薛仁贵儿子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以字行世,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薛仁贵儿子列表及简介长子薛讷亦是唐朝大将,也是《说唐三传》人物薛丁山的原型,薛讷字慎言,唐玄宗时大破突厥,复封平

  • 陈胜是谁?刘邦称帝后为何只拜祭过孔子和陈胜?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称帝,陈胜,孔子

    秦未社会有点儿乱,乱局的始作俑者就是陈胜。这位深沉的农民,在漫长的郁闷中突然发力,惊醒了一个强悍王朝的万世美梦,也让社会大病一场。读《资治通鉴》,应该对陈胜予以格外关注。陈胜,秦末阳城人,家庭出身赤贫,受教育情况不祥,早期以为人扛活为生,后来又被抓了壮丁,赴渔阳戍边。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等九百人

  • 黄巾起义的影响:盘点黄巾起义所带来的历史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黄巾起义影响,黄巾起义,历史影响

    导读: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之乱无法快速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危机。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在黄巾之乱中拥有的兵力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更为三国分立种下远因。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

  • 揭秘: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三让天下的“傻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睿宗李旦,傻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神人”:他本人是皇帝,他的父亲、哥哥、儿子、侄子都是皇帝,而且他的生母也是皇帝;他还做过皇嗣(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又曾经被建议做皇太弟,而且还做过太上皇。有这些头衔的史上绝对没有第二个!这位“神人”就是唐朝皇帝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和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

  • 谁是康熙皇帝钦点的接班人:大清朝帝位之争疑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

    在清代历史上,雍正即位始终是一个引人注目而又难以解决的疑案。他本人特别强调两点:其一,他与兄弟宗室绝无仇怨,按照康熙的遗令,合理合法地承继大统。其二,所谓十四皇子说不过是他继位前后,一些对他不满的生事惑众的谣言。他说,“皇考深知朕从无偏党,欲保全尔诸臣名节,故命朕缵承大统。”(《上谕内阁》,雍正元年

  • 揭秘:唐朝士族为什么不愿娶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士族,娶公主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部分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在中国典籍中常将公主简称为主。公主下嫁称适,迎娶公主则称尚。公主通常有封号、封地(常称作汤沐邑)。唐朝有个比较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士族不愿娶公主为妻,我们透过唐代正史、笔记的有关记载,可以了解这一点,

  • 上古十大神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古,神器

    上古十大神器:在《轩辕剑》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别为:东皇钟、轩辕剑、盘古斧、炼妖壶、昊天塔、伏羲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女娲石。《轩辕剑》的上古十大神器分别为:东皇钟、轩辕剑、盘古斧、炼妖壶、昊天塔(或太一轮)、伏羲琴、神农鼎、崆峒印、昆仑镜、女娲石。《轩辕剑陆》(商末周初)中提到十大神器为:钟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