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周仓和廖化谁更厉害?为什么关羽选择了周仓而不是廖化呢?

周仓和廖化谁更厉害?为什么关羽选择了周仓而不是廖化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79 更新时间:2024/1/16 12:25:22

你真的了解周仓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其实在三国时期,想要追随关羽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关羽也是自带光环的男人。但是关羽天生孤傲,对于自己看不上的东西一概不理,升至都不正眼瞧上一眼。周仓和廖化都曾效力过关羽,两人也会经常拿出来比较,不过关羽为什么会选择周仓跟随自己而放弃了廖化呢?当时关羽身边也是急需能人的,而廖化的人品关羽是根本看不上的。

在世人心目中,关羽一直是忠义的象征,虽然正史上的他,也算得上忠义,但是他能够如此被推崇,还是演义的功劳居大。而演义中,最能体现他忠义的事情,便是他暂居曹操麾下时,得知了刘备的消息,立马放弃了曹操的厚待,携甘、糜二夫人离开,走上了千里寻兄之路,为此不惜过五关斩六将。不过,每每读到此段,我们在感慨关羽对刘备的忠义时,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在这一路上,廖化和周仓都要想追随他,为什么他拒绝了廖化,却允许了周仓的追随呢?

在小说中,廖化和周仓,都算是黄巾余党——廖化“因乱世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其头上系着一方黄巾;周仓则曾是黄巾军首领张宝的部将,在张宝死后,啸聚山林。也就是说,两人的身份差距不大,而且廖化比周仓要好一些。那么为什么关羽在拒绝了廖化之后,却接受了周仓呢?原文中甘夫人也曾问过这个问题,关羽却没有回答,如今我们只能根据书中的情节,进行猜想。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想法。

一、周仓和廖化的能力问题

原文是提到,廖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仅是一个少年,而且没有提及他身材高大,或者威武雄壮,在武艺高强的关羽眼中,他很可能是一个非常弱小的存在。而周仓不一样,周仓“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形容甚伟”,而且是曾是张宝的部将。从此后他为关羽抗刀一事,我们也不难得知,此人必然力大无力。关羽想要收拢手下,当然是选择强者,所以他对周仓起了爱才之心,却没有看上廖化。

二、周仓比廖化有诚意

关羽护送甘、糜二夫人离开,身边只有几个军士,纵使他武艺高强,能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也不敢收降一支数百人的部曲追随,更何况还是黄巾余党。所以廖化“欲以部下人送关公”,关羽却选择了拒绝。廖化被拒绝之后,也没有坚持,而是打算赠予关羽一些财物,关羽依旧没有接受。两番示好不成,廖化自觉选择了拜别关羽,回到了山中。而比起廖化,周仓的诚意要大的多——先有裴元绍替他向关羽道,周仓经常提起关羽,而且非常渴望追随关羽。

之后周仓到来,再一次诉说了自己渴望追随的决心,而且不求成为关羽部将,执鞭随蹬他也愿意。考虑到关羽对他部曲的忌惮,他则主动提出,可以将其转交给裴元绍,自己独身追随关羽。就算关羽两度拒绝,他也不愿放弃,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关羽。

三、廖化不重兄弟之义

廖化见关羽的时候,刚刚杀死了自己的同伴杜远。纵使他此举是出于对刘备和关羽的敬重,杜远也不是什么好人,但那毕竟是廖化的同伴。可是廖化在认为对方的行为不对时,二话不说,便将其杀害了。这一点对忠义无双的关羽而言,应该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但是他又不能明说,所以只有拒绝他的追随,并在甘夫人追问的时候,选择了岔开话题。

标签: 周仓三国

更多文章

  • 国学经典著作原文赏析:易经·第十七卦·随卦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易经

    随卦,随顺、跟随之意。震为动,兑为悦,内动之以德,外悦之以言,天下人因喜欢他的言行而随从之。随象征随从,随和之义。又震为雷,兑为泽,雷震于泽中,泽随震而动,为随之象。能虚心随和他人,他人也会来随和自己,这样相互随和通顺畅达,自然没有什么灾祸。《随》:元亨,利贞,无咎。《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

  • 国学著作欣赏:易经·第十六卦·豫卦篇的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易经

    豫卦,象征和乐、喜悦。震为雷,坤为地,雷生于地,预示春天来临,大地震动。春意盎然,喜悦愉快。故像象征愉快、欢乐、喜悦。春天来临,大地振奋,充满喜悦、欢乐。此时利于建侯立业,兴兵作战。《豫》:利建侯行师。《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

  • 儒家著作欣赏:仪礼·聘礼第八篇的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仪礼

    聘礼。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使者再拜稽首辞,君不许,乃退。既图事,戒上介,亦如之。宰命司马戒众介,众介皆逆命,不辞。宰书币,命宰夫官具。及期,夕币。使者朝服,帅众介夕。管人布幕于寝门外。官陈币,皮北首,西上,加其奉于左皮上;马则北面,奠币于其前。使者北面,众介立于其左,东上。卿、大夫在幕东,西面北上

  • 儒家经典著作原文赏析:仪礼·大射仪第七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仪礼

    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宰戒百官有事于射者。射人戒诸公、卿、大夫射,司士戒士射与赞者。前射三日,宰夫戒宰及司马、射人宿视涤。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以貍步,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设乏各去其侯西十、北十。遂命量人、巾车张三侯。大侯之崇,见鹄于参;参见鹄于干,干不及地,不系左下纲。设乏西十、北十,凡乏

  • 水浒传中公孙胜的事迹有哪些?他为何能善终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水浒传

    入云龙公孙胜主要事迹介绍公孙胜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公孙胜是蓟州人士,是个云游四方的全真教道士。他身高八尺(1.84米),相貌堂堂,长着八字眉、杏子眼,身穿短袍,背着古铜剑,脚穿麻鞋,一副道士打扮,道号‘一清’。公孙胜自幼喜欢枪棒,学成多般武艺,他又拜罗真人为师学得许多道术,能呼风唤雨,

  • 公孙胜是梁山的元老级人物,为何他选择离开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水浒传

    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水浒传》中的公孙胜是个牛鼻子老道,他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

  • 水浒传中阎婆跟阎婆惜不是亲生母女?她们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阎婆惜,宋朝

    水浒传阎婆惜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阎婆在楼下听到女儿阎婆惜在楼上大叫“黑三郎杀人也”,赶忙上楼来看,正好撞在宋江胸上。阎婆说“你两口儿闹什么闹?”宋江接下来说“你女儿被我杀了”,倒是一个敢作敢当的大丈夫。有种做,就有种认。阎婆看宋江黑黑软软不大个儿,怎会相信宋江真个敢

  • 武松明知道景阳冈上有猛虎,还在石板上睡着了,他不害怕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松,宋朝

    你们知道武松明明听说景阳冈上有猛虎,为何还躺在石板上睡着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武松在景阳冈下酒店喝酒时,酒保就已经再三提醒他景阳冈上有猛虎屡屡伤害人命,告诫武松千万不可一个人上山,最好是住一晚上,等第二天跟住店的客人一群人一起走比较安全。但是武松当时认为酒保是故意吓唬他,多住一晚上就多收份钱。

  • 水浒传中武松大闹飞云浦一战,为何还能全身而退?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松,宋朝

    武松大闹飞云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水浒里最不缺乏的就是英雄好汉了,梁山上的好汉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不过许多读者都能在书中发现,在这些好汉里面,最受作者所喜欢的那可能就是武松了,施耐庵先生还为此专门花费了很多的笔墨去描写他,一连好几章描写都是同一个人的待遇,

  • “五经”具体指的是哪五经?“六艺”具体指的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经,六艺

    对五经和六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是我国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大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