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高平陵事变发生后,曹爽会失去禁军兵权是因为什么?

高平陵事变发生后,曹爽会失去禁军兵权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6 更新时间:2023/12/15 20:21:23

曹爽,三国时期曹魏宗室、权臣。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一举掀翻了曹爽兄弟对自己的压制,魏国进入到司马氏时代。

在事变之前,曹爽掌握军权,身边带着皇帝,可依旧输给了司马懿。

原因是,司马懿父子控制了京城禁军兵权,继而控制住了皇宫以及在宫中的郭太后。

自汉以来,朝廷和民间都认同“以孝治天下”的道德原则,司马懿用郭太后的名义压制曹爽和皇帝,瞬间就占据了制高点。

显然,失去了对京城禁军的掌控,以及对皇宫大内及郭太后的掌控,是这次事变中曹爽输,司马懿赢的关键点。

这个关键点本来也是在曹爽掌控中的,却因为他自己的大意,让司马懿父子找到了突破口。

根据曹魏军制,护卫京城及皇宫的禁军分别由两位职官管理,一个是中领军,为主要领导,一个是中护军,为中领军之副手。

只有拥有这两个职位中的一个,或者全部拥有,才有机会控制皇宫和京城。

在魏明帝曹叡死后,曹爽和司马懿争权,一度将这两个重要的职位都控制在自己手中。

中领军的职位,曹爽是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曹羲(之前是蒋济担任,他也跟随司马懿参与了事变),而中护军的职位,本来是由夏侯玄担任。

夏侯玄(夏侯渊堂侄孙)跟司马家还是亲戚,他的姐姐(或妹妹)是司马师的原配夫人,但他毕竟是姓夏侯,跟曹爽也是表亲,立场不言而喻。

在这种情况下,掌握皇宫大内及京城禁军的都是曹爽的自己人,凭司马懿阴养的三千死士,本来也翻不起风浪。

不过,因为一次权力交换,让司马家得到了中护军的位置。

在魏明帝曹叡死前,曹魏西线战区(雍、凉二州)的兵权是在司马懿手中,这是抗衡蜀汉北伐的最前线,相当重要。

司马懿自曹真(曹爽之父)死后,一直以统帅的身份率曹魏军队在这个战区跟诸葛亮的北伐大军交战,在这个战区的影响力很深厚。

所以,曹爽要想虚弱司马懿的权势,彻底掌控住曹魏西线战区的兵权,是必须要做的事。

曹爽掌权后,先是把司马懿送到太傅的职位上,把他高高挂起。

然后隔了一段时间,曹爽又想让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军事,这是取代和削弱司马懿的一步棋。

司马懿在面对曹爽的步步紧逼时,做了妥协,但他为儿子司马师争取到了一个重要职位,即夏侯玄担任征西将军后,空缺出来的中护军一职。

或许因为中领军这个职位在自己的弟弟曹羲手中,可以制约中护军,也或许因为夏侯玄是司马师的小舅子,为他说了情,曹爽同意了这次权力交换。

于是,夏侯玄顺利担任征西将军,离开京城,司马师接替他,当上了中护军。

司马师上任中护军,将为司马懿发动宫廷事变添上最重要的筹码。

曹魏的中护军,和中领军同掌禁军兵权,且中护军还有选拔和任用将领的权力。

这让司马师既能掌握一半京城禁军,也能顺利安插亲信担任各级武官,这才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的底气。

当然,如果中领军在位,京城禁军不会全听中护军的,这也是曹爽的底气。

但在事变发生当天,曹爽去祭奠魏明帝曹叡,把几个弟弟全带在身边,身为中领军且是曹爽集团最后一道保险的曹羲,也离开了京城。

曹羲这个中领军不在京城,所有禁军就只能听从中护军司马师的指挥,再叠加上司马懿阴养的死士,导致京城和皇宫很快就被司马懿控制住了。

所以,曹爽最后的失败,跟当初把中护军交到司马师手中,有莫大的关系。

当然,最重要的是曹爽的大意,他被司马懿的装病彻底忽悠住了,稍微有点警惕心,曹爽也不会让担任中领军的弟弟曹羲离开工作岗位。

曹爽的亲信谋臣桓范就曾提醒过他,几个兄弟不要同进同出,要防止被人一锅端,“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谁徐内入者?”

可曹爽根本就没听进去,直接回答:“谁敢尔邪!”这个态度估计没把桓范气得吐血。

最终,投降司马懿之后的曹爽被夷灭三族,桓范被司马懿下令杀掉,把中护军让出来的夏侯玄,后来也被姐(妹)夫司马师干掉。

一个中护军的职位,就直接影响了一场政争的胜负,可见司马懿的老谋深算,曹爽相比司马懿,到底是远远不如。

标签: 曹爽三国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焦大在宁国府为何不受尊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焦大,清朝

    焦大是贾家五代老仆,曾经是宁国公的马童,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红楼梦》中的焦大,是宁国府的奴才,小时候跟着宁国公出生入死。他在战场上救了宁国公一条命。从死人堆里将宁国公背出来,没有水喝,焦大弄点水给主子喝,自己喝马尿;没有饭吃,焦大要饭给主子吃,自己饿肚子。如果没有焦大,就没有宁国公后来的加官封爵

  • 《红楼梦》皇帝必须要除掉贾家的理由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红楼梦,贾府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红楼梦》皇帝必须要除掉贾家的理由是什么?他为什么那么狠心无情,不顾及贾府之前的功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贾家裁员已经晚了,等到贾政王夫人幡然醒悟要裁员时,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够了。反而算是做了一件功德,放出去的那些家人,不属于贾家就不会受到抄家连累。而那些

  • 《商君书·战法》的原文是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君书,战国

    《商君书》也称《商子》,其中《商君书·战法》的原文是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其实主要解决了在当时条件下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问题,提出了变法的几大原则,放在现在社会,依然具有参考意义。凡战法必本于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意,以上为意。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见敌如

  • 武松杀玉兰除了出于安全考虑之外,还有着什么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松,玉兰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武松血溅鸳鸯楼为何要杀死玉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要说武松和玉兰没什么感情,估计大家也不大相信。好吧,直接上证据。武松三月初杀了西门庆、

  • 《肘后备急方》:卷七·第五十五 治卒毒及狐溺棘所毒方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肘后备急方》,卷七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

  • 《肘后备急方》:卷七·第五十六 治卒青蛙蝮虺众蛇所螫方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肘后备急方》,卷七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

  • 红楼梦中宝玉为何会被袭人换掉汗巾?隐藏了什么样的信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宝玉,清朝

    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袭人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丫头,她和在第六回和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自此,宝、袭二人关系非同一般。贾宝玉和蒋玉菡一见如故,蒋玉菡要和袭人换汗巾,贾宝玉就解下自己的松花汗巾与蒋玉菡的大红汗巾交换了。这条松花汗

  • 七剑十三侠第一百四十回:自然建议请鸿儒,余七回山延师父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七剑十三侠,清朝

    《七剑十三侠》,一名《七子十三生》,清朝文学家唐芸洲所作的侠义小说,是晚清侠义小说的代表作品,在当时即被誉为“诚集历来剑侠之大观,稗官之翘楚”,开创了新式武侠的先河。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书分三集陆续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初集六十回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

  • 红楼梦中贾母说的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指的是哪几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红楼梦,清朝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红楼梦》里,贾母说,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这四个女孩到底指的是谁?众所周知,贾府有四位姑娘。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也许有人认为,这四个女孩就是指元迎探惜四位姑

  • 红楼梦林如海为何不将黛玉交给别人抚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黛玉,清朝

    纵观红楼全书,黛玉入府之时乃是通篇小说的主要人物登场之时,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林黛玉母亲贾敏死后,贾母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派人来接林黛玉,摆明了态度要替女儿抚养外孙女。林黛玉是林如海唯一的骨肉,他身为巡盐御史,家里又有几房姬妾,完全有能力抚养林黛玉,大可以拒绝贾母要求。林如海之所以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