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朋友余叔良相和,遂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朋友余叔良相和,遂作《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4/1/10 0:26:13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一起来看看吧!

【内容】:

少年痛饮,忆吴江醒。

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鉴赏】:

这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与他的朋友叔良的一首唱和之词。余叔良其人情况不详。这首词题曰:“忆吴江赏木樨”。木樨,亦作木犀,桂花别名。辛弃疾咏桂花的词不少,如上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即是。

但这首词写得别有情趣,它不专门扣住桂花题材,而是能离开桂花本身,把自己的经历结合来写,意境更为开阔,感情更加亲切。

本词上片“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四句,作者从自己的游踪引入桂花。少年时有个秋夜,在吴江痛饮醒来,看见一轮明月,中间映着团团的桂树影子;江边桂树,十里花香,飘散在烟波江上,倍添清冷之气:天上人间,都笼罩在桂香桂影之中。吴江即吴松江,在今苏州南部,西接太湖。辛弃疾年轻时游过吴江,所以他对此地颇为怀念。大概吴江两岸,当时桂花颇盛,所以他咏桂花便想起吴江之游。“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两句,这里用“团团”来写桂树,水沉,香名,这里用指桂花馨香。词人借自己一次客中酒醒后看桂影、闻桂香的经历来写桂花,情调豪放,生动自然。

下片“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数语,由写作者自己的经历,转到桂花本身。宫黄,指古代宫女以黄粉涂额,是一种淡妆,这里是指桂花。桂花体积小,宛如淡施宫黄,可是开在人间,竟然这样芳香。花小、色黄、香浓,正是桂花特征。这几句把桂花特征都写到,但着重写它的香味,抓住重点,与上片相呼应。

这首词意境优美,写桂花能抓住其特征,联想自然,用词简练,不愧为词中佳品。

更多文章

  • 辛弃疾知道朝廷实无北上雄心之后,遂作《摸鱼儿》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摸鱼儿》,一起来

  • 辛弃疾从斗争场合上被迫退下来,遂作《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水龙吟·过南剑双

  • 辛弃疾好友陈亮曾在上饶居留十日,遂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

  • 辛弃疾时任建康通判,不得报国之愿,遂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

  • 辛弃疾为了答谢赵晋臣写给他的芙蓉词,遂作《喜迁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辛弃疾,《喜迁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喜迁莺》,一起来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北朝,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南北朝〕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译文我像王粲与潘岳那样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京城。斜阳照射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高高低低

  • 辛弃疾假托闺怨之词抒发胸中郁闷,遂作《祝英台近·晚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祝英台近·晚春》

  • 《春居杂兴》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王禹偁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王禹偁 〔宋代〕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译文两株桃树和杏树斜映着篱笆,点缀着商山团练副使的家。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惊走了莺黄又吹折数枝花。注释副使:作者当时任商州(今属陕西)团练副使。创作背景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

  • 《村行》作者是谁?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王禹偁

    村行王禹偁 〔宋代〕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译文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微微开放,任由马儿随意行走兴致悠长。秋风瑟瑟在山谷间不停回响,看数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斜晖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

  • 辛弃疾心中设想情人对自己的怀念,遂作《满江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辛弃疾,《满江红》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辛弃疾的《满江红》,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