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族文化 “和而不同”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汉族文化 “和而不同”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876 更新时间:2023/12/27 16:14:44

“和而不同”

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已的不二法门。

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国晏婴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此”,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在此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中庸》所载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说法,意义相近。孔子将事事苟同、不讲原则的人讥之为“乡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评说:“乡愿,德之贼也。”章太炎《诸子学略说》说:“所谓中庸,实无异于乡愿。

彼(孔子)以乡愿为贼而讥之。夫一乡皆称愿人,此犹没身里巷,不求仕官者也。若夫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则一国皆称愿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孔子讥乡愿而不讥国愿,其湛心利禄又可知也。”应该说,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而是指它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他所批评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专制政治的符号性存在。孔子及其价值理念,在后世没能摆脱被毒化与同化的厄运。

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被动的方面看,意含反抗政治强权或化霸权的压迫与同化;从积极意义看,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

更多文章

  • 汉族饮食 汉族八大菜系之苏菜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族,汉族饮食

    苏菜即江苏菜。由淮扬、金陵、苏锡、徐海四个地方风味组成,其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江苏菜的特点是: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适应性强;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江苏为鱼米之乡,物产丰饶,饮食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水产品有

  • 汉族饮食 汉族八大菜系之粤菜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族,汉族饮食

    粤菜广东菜系,简称粤菜。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粤菜的特点:它以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它主要由广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用料广泛,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口味上以爽、脆、鲜、嫩为特色。讲究清而不淡

  • 仫佬族艺术 罗城仫佬族工艺品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仫佬族文学艺术

    罗城仫佬族工艺品有什么?仫佬族是我国的一个山地民族,人口较少,“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他们常年生活在山里,正因如此他们与竹子的长久相处,造就灵活的双手,他们拥有高超的竹编技术,还有剪纸、绣技。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仫佬族文化吧。仫佬妇女大都会制作布鞋,其做工十分讲究。妇女多穿尖

  • 仫佬族饮食 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仫佬族饮食

    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中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国家,仅在中国就拥有多达56个民族。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之外,其他的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拥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那么在仫佬族文化中有哪一些美食特产你知道吗?饮食习惯以稻米为主食,麦类、薯类、玉米、豆类辅之。稻米有粘米

  • 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依饭节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仫佬族民俗节日,依饭节

    仫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依饭节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了仫佬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那么关于依饭节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起源“依饭节”又称“依饭公爷”和“喜乐愿”,是向祖先还愿和庆贺当年好收成、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意思,

  • 汉族习俗 汉族春节时都有何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春节

    春节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

  • 汉族节日 汉族中元节为何又叫鬼节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桂东人称之为“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在桂东的习俗中,“七月半”是清明节之后的

  • 汉族节日 汉族中秋节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

  • 汉族习俗 汉族的生育习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汉族习俗

    妇女怀孕,汉族俗称为“有喜”。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后,大都紧闭双眼,总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后才睁开。按旧俗,孩子睁开眼后要先看父亲,后看母亲,然后再看其他亲友,以示永远孝顺父母。这时来探望的亲戚朋友往往馈赠鸡蛋、红糖、小孩衣物等礼物祝贺。其中鸡蛋染成红色,称为“红蛋”,因是贺喜

  • 汉族习俗 汉族丧葬习俗有什么特别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汉族习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