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仫佬族艺术 罗城仫佬族工艺品有什么

仫佬族艺术 罗城仫佬族工艺品有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3/12/27 6:51:05

罗城仫佬族工艺品有什么?

仫佬族是我国的一个山地民族,人口较少,“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他们年生活在山里,正因如此他们与竹子的长久相处,造就灵活的双手,他们拥有高超的竹编技术,还有剪纸、绣技。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仫佬族化吧。

仫佬妇女大都会制作布鞋,其做工十分讲究。妇女多穿尖头鞋,鞋头用彩丝绣上草虫花朵,精工制作。它与仫佬族儿童襁褓的刺绣,同为仫佬服饰中的两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工艺品。男子1911年以前多穿云头鞋,这类鞋如今已很难找到了。据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介绍,自制的布鞋有“云头鞋”、“猫头鞋”、“单梁鞋”、“双梁鞋”等四种样式。

草鞋仫佬人喜欢穿草鞋。因为它柔软舒适,行走轻松,同时也是一种编织工艺品。仫佬山乡的草鞋品种繁多,有竹麻草鞋、黄麻草鞋、禾秆心草鞋等。在式样众多的草鞋中,竹麻草鞋最具特色。大罗村罗姓仫佬人男女老少都是编织草鞋的能手,他们根据日常生活的要求,用竹、麻编织出舒适、耐用的草鞋,流传至今。

仫佬族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所制帽子造形独特,别具风韵。梅竹帽工艺精巧,品种繁多,有方眼帽、六角眼帽、圆顶帽、尖顶帽、放鸭帽、小人帽等品种。轻便大方,用途广泛,既可遮阳,又可避雨、挡风。

仫佬族妇女的装饰品喜欢用白银玉石制作。银制饰品有:银针、银钗、银簪、银镯、银戒指、银环。银针约三寸长,形似葱叶,上大下锐,粗如小葱之叶,插于髻上作固髻之用。

银钗以小银柱为脚,钗的上端安有一朵铜钱般大小的银花,银花上用细银丝卷成的短银柱两条,柱端各套安一只小绒球。银钗也是插入发髻上的装饰品。银环和银钗平时都不戴,仅在出嫁或作客时才佩戴。玉制饰品有玉簪、玉镯。

广西罗城仫佬族民间剪纸也是非常出色的,仫佬族吉祥物——锦鸡和“福”字。学步鞋为仫佬族人纯手工制作。鱼篓由竹编而成,编织缜密,体现了仫佬族人民高超的竹编工艺。

标签: 仫佬族文学艺术

更多文章

  • 仫佬族饮食 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仫佬族饮食

    仫佬族美食特产有哪些中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国家,仅在中国就拥有多达56个民族。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之外,其他的民族都称为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拥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那么在仫佬族文化中有哪一些美食特产你知道吗?饮食习惯以稻米为主食,麦类、薯类、玉米、豆类辅之。稻米有粘米

  • 仫佬族节日 仫佬族依饭节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仫佬族民俗节日,依饭节

    仫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依饭节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了仫佬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那么关于依饭节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多少呢?起源“依饭节”又称“依饭公爷”和“喜乐愿”,是向祖先还愿和庆贺当年好收成、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意思,

  • 汉族习俗 汉族春节时都有何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春节

    春节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

  • 汉族节日 汉族中元节为何又叫鬼节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桂东人称之为“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在桂东的习俗中,“七月半”是清明节之后的

  • 汉族节日 汉族中秋节历史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

  • 汉族习俗 汉族的生育习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汉族习俗

    妇女怀孕,汉族俗称为“有喜”。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后,大都紧闭双眼,总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后才睁开。按旧俗,孩子睁开眼后要先看父亲,后看母亲,然后再看其他亲友,以示永远孝顺父母。这时来探望的亲戚朋友往往馈赠鸡蛋、红糖、小孩衣物等礼物祝贺。其中鸡蛋染成红色,称为“红蛋”,因是贺喜

  • 汉族习俗 汉族丧葬习俗有什么特别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汉族习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

  • 汉族建筑 老北京的四合院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族,汉族建筑及其他,四合院

    中国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就已出现了。不过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是清代(公元1644–1911年)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的。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

  • 汉族建筑 汉族“江南第一大屋场”啥样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族,汉族建筑及其他,江南

    被誉为中国江南第一大屋场的张谷英大屋场是保存完好的一群古建筑, 至今已存在了500多年。其建筑规模之宏大,建筑风格之独特,建筑艺术之精美在中国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它集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平民意识,成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典型代表,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对它作了一次采访。张谷英大屋场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东约7

  • 乌孜别克族舞蹈 乌孜别克族特色舞蹈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文化艺术,乌孜别克族舞蹈

    “木那捷特”一词为阿拉伯语,意为“祈求”、“祈祷”。以该词命名的乌孜别克民间乐曲,是乌孜别克族古老的民间乐曲之一,在新疆各民族中普遍流传。用该曲伴奏的民间舞蹈,也称为木那捷特,流传于伊犁、霍城、喀什、叶城等地的乌孜别克族居住地区。木那捷特多在婚礼、男孩割礼庆贺及各种麦西热莆场合由半专业的民间女艺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