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白求官不遂,愤而作了一首《襄阳歌》,风格韵味不输《将进酒》

李白求官不遂,愤而作了一首《襄阳歌》,风格韵味不输《将进酒》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1/24 22:13:18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在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综合手段,给人造成一种豪迈奔放、神奇异彩、飘逸若仙的意境。李白的一生喜爱交友,并在一起饮酒作诗,我们熟悉的千古名篇《将进酒》便是他诗与酒的巅峰代表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其实,李白在写《将进酒》之前,也曾写过一篇“醉歌”,在诗里,李白以一位醉汉的心理和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而实际上,他是以带有诗意的眼光来看待一切,思索一切,这首“醉歌”便是——《襄阳歌》。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东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两年后,27岁的李白在湖北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许氏结婚,并安家于安陆。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韩朝宗在襄阳任荆州长史兼东道采访史。因安陆距离襄阳不远,李白往谒求官不遂,气愤之下,乃作了这首《襄阳歌》,以诗抒情。

下面,先请阅读全诗:

《襄阳歌》 李白

落日欲没岘[xiàn]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dī]。

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

鸬鹚杓[sháo],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pō pēi]。

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

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léi,酒器]?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铛[chēng],李白与尔同死生。

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在这首“醉歌”中,李白一开始便用了晋朝山简的典故。当年山简镇守襄阳时,喜欢去习家花园喝酒,常常大醉骑马而回。如今李白也如同山公一样在花下饮得醉态可掬。

襄阳的小儿笑着拍手在街上拦住我高唱,路人问他们所笑何事?原来是笑我像山公一样喝得烂醉如泥。

狂放不羁的李白丝毫不在意,在诗中说人生百年,不过是三万六千天,每天都应该往肚里倒上三百杯酒。

酒意正浓的李白,醉眼朦胧地朝四方看去,只见远方襄阳城外碧绿的汉水,就好像是刚酿出的葡萄酒一样。

李白也想学着历史上的曹彰,来一个千金骏马换小妾的风流之举,醉骑在骏马雕鞍上,唱着《梅花落》的曲调,后面跟着的车上挂着酒壶,在一派凤笙龙管中出游行乐。

他洋洋自得,忽然觉得自己的纵酒生活,连历史上的那些王侯将相也不能和我相比!想那在咸阳市中行将腰斩徒叹黄犬的大秦丞相李斯,何如我在月下自由自在地饮酒行乐?

李斯被秦二世所杀,临刑时对他儿子说:“吾欲与若(你)复牵黄犬,俱出上蔡(李斯的故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君不是见过在岘山上晋朝羊公的那块堕泪碑玛?驮碑的石龟,头部已剥落,长满了青苔。我看到后既不会为之流泪,也不会为之悲哀。

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名将羊祜坐镇襄阳。羊祜镇守襄阳时常游岘山,曾对人说:“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人在岘山立碑纪念。见到此碑的人往往流泪,故名为“堕泪碑”。

李白有感而发出感慨:在这山间的清风朗月,不用花钱就可任意地享用,既然喝就喝他个大醉,如玉山自己倾倒而不是被人推倒。

端起那舒州杓(舒州产的一种酒器),擎起那力士铛(一种温酒的器具),我要与你们喝他个同死生。

在诗的最后,李白再次宣扬纵酒行乐,他强调即使尊贵到能与巫山神女相接的楚襄王,亦早已化为子虚乌有,不及与伴自己喝酒的舒州杓、力士铛同生共死更有乐趣。

李白在这首“醉酒”歌中,勾勒出一个天真烂漫的醉汉形象,写的那是一个神采飞扬和无拘无束,我们从诗中能充分领受到一种精神的舒展和解放的乐趣,通过李白所展现的这种生动活跃的喜剧生活场面,也能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李白的这首《襄阳歌》虽然没有《将进酒》著名,但是,全诗活波奔放,风格韵味也不输《将进酒》多少吧?

标签: 李白唐朝

更多文章

  • 吴文英《祝英台近·剪红情》:全篇词笔奇幻,兼有天人之巧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文英,《祝英台近·剪红情》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祝英台近·剪红情》,一起来看看吧!剪红情,裁绿

  • 吴文英《点绛唇·卷尽愁云》:为元宵前夕正月十三观灯怀人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文英,《点绛唇·卷尽愁云》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点绛唇·卷尽愁云》,一起来看看吧!卷尽愁云,素

  •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全词语言明快,情感质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唐多令·何处合成愁》,一起来看看吧!何处合成愁

  • 吴文英《贺新郎·乔木生云气》:此词为沧浪亭赏梅,感慨时事之作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文英,《贺新郎·乔木生云气》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贺新郎·乔木生云气》,一起来看看吧!乔木生云气

  • 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本词寄意隐曲深微,沉郁哀痛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 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全词以新月映衬沦亡故国的残缺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沂孙,《眉妩·渐新痕悬柳》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 宋代诗词名句赏析: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代,诗词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烛影摇红·元夕雨》,一起来看看吧!碧澹山姿,暮

  • 宋代诗词名句赏析: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代,诗词

    陈著(1214~1297),六月十三日戌时生,小名祥孙,字子微,小字谦之,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武康县。陈著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写有不少诗文,抒发他忧国忧民和歌颂祖国河山的心情。在他离嵊后,便常赋诗撰文,寄托思念嵊县父老之情。后来,人们将陈著的著作整理刻印,广为流传

  • 元代诗词名句赏析: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代,诗词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

  • 宋代诗词名句赏析: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代,诗词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词坛有较大的影响。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文英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一起来看看吧!听风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