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此诗构思精巧,情调凄楚

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此诗构思精巧,情调凄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91 更新时间:2024/1/20 16:58:17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祯时,准北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钱谦益的《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一起来看看吧!

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钱谦益〔清代〕

寂寞枯枰响泬寥,秦淮秋老咽寒潮。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

诗人将寂寞落的残局,融入秦淮秋潮幽咽凄清的背景之中,极力渲染金陵城的萧瑟氛围。进而借观棋抒发心中感慨,在棋的残局中寄寓了诗人的故国之思。构思精巧,情调凄楚,含蓄蕴藉,是一首情景兼胜的好诗。

更多文章

  • 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全词语浅意深,新颖自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

  • 吴藻《金缕曲·生本青莲界》:表现出豪迈与沉郁兼容的艺术风格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吴藻,《金缕曲·生本青莲界》

    吴藻(1799~1862),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字苹香,自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 沈德潜《过许州》:诗从心底自然流出,没有丝毫雕琢痕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沈德潜,《过许州》

    沈德潜(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

  • 张问陶《禅悦二首·其二》:本诗意在说明习禅贵有清妙之心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问陶,《禅悦二首·其二》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

  • 张问陶《得内子病中札》:全诗对仗工整,情浓意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问陶,《得内子病中札》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

  •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全诗气势豪放,音韵铿锵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 高启《念奴娇·策勋万里》:作者的豪放是慷慨中的“疏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启,《念奴娇·策勋万里》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 陈子龙《日登一览楼》:以赋笔展示了诗人的登高赋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子龙,《日登一览楼》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

  • 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词人内心有亡国之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

  • 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全诗无一句议论而议论尽蕴含其中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攀龙的《和聂仪部明妃曲》,一起来看看吧!和聂仪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