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此诗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此诗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3/12/9 6:28:12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起来看看吧!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解】: 1、瀛洲:神山名。 2、信:果真。 3、拔:超越。 4、赤城:山名。 5、列缺:闪电。 6、摧眉:低眉。

【韵译】:

海上来客,谈起东海仙山瀛洲,

说它在烟涛浩渺中,实难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那里的天姥山,

尽管云霞或明或暗,间或可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象横卧天际,

高超五岳遮盖赤城,其势无比。

天台山,传说高达四万八千丈,

面对天姥山,象拜倒东南偶下。

我想游天姥,因而梦游了吴越。

一夜飞越,梦里见到镜湖明月。

明月清辉,把我身影映在湖里,

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

当年谢灵运的住处,至今犹在,

清波荡漾猿猴长啼,景致凄凄。

我脚穿着,谢灵运的登山木屐,

攀登峻峭峰峦,如上青天云梯。

在云间的山腰,可见东海日出,

身体悬在半空,可听天鸡鸣啼。

山中尽是岩,道路千回万转,

迷恋倚石赏花,忽觉天色已晚。

熊吼声龙吟声,在岩泉间震响,

深林为之惊,峰峦火之抖颤。

乌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

水波淡淡荡漾,湖面腾起云烟。

闪电划破长空,一声惊雷巨响,

山丘峰峦,仿佛突然崩裂倒塌。

神仙石府的石门, 在隆隆声中打开。

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边际,

日月交相辉映,照耀着金银台。

云神们以彩虹为衣,以风作马,

他们踩踏祥云,纷纷飘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鸾鸟拉着车驾,

仙人翩翩起舞,列队纵横如麻。

忽然令人胆颤,不由魂飞魄散,

恍恍惚惚惊醒,不免惋惜长叹。

醒来时看见的,身边唯有枕席,

方才美丽烟霞,已经无影无迹。

世间行乐之事,实在如同梦幻,

万事从古都象,东去流水一般。

我与诸君作别,不知何时回还?

暂且放养白鹿,在那青崖之间,

要走随即骑去,访问名川大山。

我岂能低头弯腰,去事奉权贵,

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评析】: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

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更多文章

  • 李商隐《韩碑》:全诗意在叙韩愈撰写碑文的始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商隐,《韩碑》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

  • 王维《老将行》:此诗实在近于晦涩难解,大不足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维,《老将行》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王维《洛阳女儿行》: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维,《洛阳女儿行》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李白《赠孟浩然》: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赠孟浩然》,一起来看看吧!《赠孟浩然》作者:李白吾爱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一起来看看吧!《寄左

  • 王维《酬张少府》:全诗为作者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维,《酬张少府》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王维《终南山》:这首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维,《终南山》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王维《终南别业》: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王维《汉江临泛》: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王维,《汉江临泛》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