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

秦观《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95 更新时间:2023/12/9 9:26:11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婉约派词人。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著有《淮海集》40卷、《劝善录》、《逆旅集》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秦观的《如梦令·池上春归处》,一起来看看吧!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秦观〔宋代〕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词的开篇两句是作者对春去的叹息。“池上”一问横空而来,充满了惋惜、无奈和迷惘。接着作者描写漫天的“落花飞絮”,背景也正是在“池上”。这些漫天的落花飞絮,飘洒下来,纷纷扬扬,坠落往池面上,随水流逝。而对这样一幕场景,滴居、漂泊多年的秦观,内心自然会涌起无限的春愁。这种“春愁”,不再是某些婉约词人所抒写的闲愁,此时在他心中的”春愁”,不仅有对岁月流逝的哀叹,更有对功业无成而生命渐渐走到尽又的无限悲凉。“孤馆”“梦断”二句,正是表现这种悲凉。“梦断”二字点明开篇两句描写的景象是作者从梦中醒来时一瞬间的所见。从下文还可以知道,作者醒来时才刚刚“五更”,天方微亮,“悄无人”正符合此时的场景。词人从“月堤归路”这一重回故乡的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仍旧是在“孤馆”之中,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放眼望去,屋外一派春去的落莫,此情此景,引发作者无穷的哀伤。

于是词人孤寂地坐着,静静地感受着哀伤,”无绪,无绪”四个字,把这种哀伤如吟唱一般地表达出来。“无绪”是“无奈”,是“无计”,是“无情”,是“无聊”,种种复杂的感情都包容在这两句简单叹息之中。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以为之名。”《如梦令》这一词调的命名,正是因为下阕这两句,因此词家用这一词调时,往往在这两句上费尽心机,比如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用“知否,知否”,形象地写出疑问与感伤的语气,为人所激赏。秦观的《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作“无寐,无寐”,非常警醒、精练。而此词中,“无绪,无绪”同样极为含蓄深沉,丝毫不逊于前人后人。

“帘外五更风雨”具有象征意义。作者在美梦破碎之后心绪不宁,听着帘外的风雨,预感到更坏的厄运将要到来。全同以此作结,显得极为绝望,可见这一时期秦观的思想。这一句同时也交代了整首词发生的时间、背景,读者因此可以知道,上文所描写的“落花飞絮”等场景,都是在五更时候,都是在风雨之中,更添一份落寞悲凉。

更多文章

  • 李白《九日龙山饮》:作者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九日龙山饮》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九日龙山饮》,一起来看看吧!九日龙山饮李白〔唐代〕九

  •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全篇用笔空灵回荡,而自有清景无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

  •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作者不拘格律,首联对仗,颔联却不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赠钱征君少阳》,一起来看看吧!赠钱征君少阳李白〔唐代

  • 陶渊明《九日闲居》: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陶渊明,《九日闲居》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陶渊明的《九日闲居》,一起来

  • 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全词最后一句即景生情作结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其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孝祥的《浣

  • 海棠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赞美,有哪些描写海棠的诗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海棠,诗作

    历史上有不少描写海棠花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来百花盛开,争奇斗妍,正所谓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满目的芳菲里,海棠依然是独特的存在,它美丽的风姿,惊艳了世人,虽不能独占春色,却也是相当出彩的花儿。自古以来,就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赞美。今年春色可胜嗟 ,二月山中未见花。

  • 欧阳修暗自感伤:赏析《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欧阳修,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欧阳修的《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宋)欧阳修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且趁余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注释蝶恋花:唐教坊曲名。

  • 北宋词人贺铸之作:《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贺铸,北宋

    下面趣历史小编带来贺铸的《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蝶恋花·几许伤春春复暮(宋)贺铸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天际小山桃叶步。白头花满湔裙处。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

  • 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词人一改填词用典多惯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 吴伟业《过吴江有感》:全诗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描述,层次分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伟业,《过吴江有感》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吴伟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