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达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整首词炼词造句,颇为出色

史达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整首词炼词造句,颇为出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92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0:07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史达祖的《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一起来看看吧!

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史达祖〔代〕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枉教装得旧时多。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箫鼓地 一作:歌舞地)

上片首句“倦客如今老矣”。词人自称“倦客”,是由于经历了生活的挫折,对人世产生了厌倦情绪的缘故。“旧时可奈春何”,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但词人的心情却不同于往年,感叹的意味很重。下文转入回忆。“几曾湖上不经过。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说往年经常在西湖一带游赏观光,几无虚日。“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是全词中最精采的语句。它用华丽的字面勾画出了一幅由色彩、声音和动态所组成的形象鲜明的生活图景,概括了词人过去那段看花赏景、饮酒听歌的繁华热闹的生活经历。

写到下片,词人又把回忆的内容集中在歌妓之类的人物身上。“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着春罗”两句,由牛希济《生查子》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演化而来,词人着意增添了“愁”、“忆”两个字,从而使他重新写出来的词句的抒情色彩更加浓烈,抒情作用也更加直接。“枉教装得旧时多”一句,起着由回忆过去转到述说当前的过渡和连接的作用,尽管现在仍可看到一些装饰得比旧时模样更好的歌妓舞女,但却引不起词人旧日的欢快情绪了。结尾的“向来歌舞地,犹见柳婆娑”要与上片的“看花”、“驻马”两句合看,因为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对比,而从中展示的则是一种由于今昔变化而引发出来的感叹与悲伤。

从风格看,这首词只是继承了唐五代北宋以来的婉约派词风,境界比较狭窄。但炼词造句,颇为出色,尤以上片结尾二句“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值得称道。全词以感叹直人,以柳婆娑作结,中间插入昔时醉酒、骑马、听歌的回忆,虚实相间,反复烘染,感伤情味较浓。

更多文章

  •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词意深曲含蓄,词情跌宕低徊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仲殊《诉衷情·建康》:这首词意象密集而又富有条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仲殊,《诉衷情·建康》

    仲殊,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

  • 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可谓是送别词中的佳作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1121~1175)字德庄,号介庵,汴人。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八年(1138)进士。约绍兴十年(1140年)为余干令,凡三载。曾主持重修县城东山岭上乘风亭。乾道、淳熙间,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

  • 陈师道《九日寄秦觏》:全诗风格沉郁含蓄,意蕴深长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师道,《九日寄秦觏》

    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

  • 陈师道《春怀示邻里》:全诗情感深细,且意境新奇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师道,《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

  • 苏舜钦《过苏州》: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达观不羁的情怀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舜钦,《过苏州》

    苏舜钦(1008—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县(今四川省中江县)人 ,生于开封。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苏易简孙子。提倡古文运动,善于诗词,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著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今存《苏舜钦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表现出对友人强烈、深沉的怀念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舜钦,《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1008—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县(今四川省中江县)人 ,生于开封。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苏易简孙子。提倡古文运动,善于诗词,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著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今存《苏舜钦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 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作者把渔人写成了劳动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洪晧长子。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三洪同朝并为台辅世所罕见。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

  • 戴复古《淮村兵后》:诗人含蓄地表示了情感,很具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戴复古,《淮村兵后》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后裔有清尚书戴联奎。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

  • 谢逸《卜算子·烟雨幂横塘》:体现了典型的江西诗派词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谢逸,《卜算子·烟雨幂横塘》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谢逸的《卜算子·烟雨幂横塘》,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