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柳宗元《赠江华长老》:全诗语言明白晓畅,且内容单一

柳宗元《赠江华长老》:全诗语言明白晓畅,且内容单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19 更新时间:2024/1/18 1:32:16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柳宗元的《赠江华长老》,一起来看看吧!

赠江华长老

柳宗元〔唐代〕

老僧道机熟,默语心皆寂。

去岁别舂陵,沿流此投迹。

室空无侍者,巾屦唯挂壁。

一饭不愿馀,跏趺便终夕。

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

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中描述了这样一位老和尚:他生性喜静,沉于佛事,佛理精熟,生活简朴,令人肃然起敬。全诗语言明白晓畅,内容单一。

全诗可分为三节,前四句是第一节,概括介绍老和尚,一“熟”一“默”,形象地刻画出了老和尚内外特点。中四句为第二节,以白描手法,反映了老和尚节俭的生活。后四句为第三节,写庭院环境,衬托老和尚不凡的修养。全诗结构匀称合理。

此诗在写法上运用衬托手法。先写老僧话少心静,再写居室空荡,生活简朴,环境天然,意在衬托“长老”内在的充实以及对佛道的精熟。在此诗第三节以生活环境的自然幽雅来衬托主人的涵养。另外,此诗所布的“虚白”,如长老的家世如何,缘何而投空门,乃至姓名法号等等,读者都不得而知。诗人有意将此谈化,恰恰突显了中心内容,使“熟”字成为此诗的诗眼。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长者对佛的热情与虔诚,“长者”就像是为“佛”而生,为之痴迷,愿为之倾尽生命的坚定执著的信使,是一名地道的全身心投入的“浮屠”。

柳宗元的赠诗答诗,一般都是写给好友亲朋的。像此诗这样写给既非亲故、又无深交的一般僧侣,是少之又少。这就反映出诗人对老和尚的敬慕以及贬谪生活的孤独寂寞之情。此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长老的敬仰与羡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当时旧痛欲罢不能的心境。

更多文章

  • 王昌龄所作的《从军行七首·其五》,写出得知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昌龄,唐代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所作的《从军行七首·其五》吧。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唐代〕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

  • 王昌龄所作的《听流人水调子》,表达贬谪途中凄清又幽暗的心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昌龄,唐代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所作的《听流人水调子》吧。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 〔唐代〕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

  • 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非一般应酬之作所望尘莫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

  • 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全诗情寓物中,物因情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

  • 曹操《却东西门行》:全诗不见华丽词句,唯见其朴实之语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却东西门行》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有诗文多篇。另有注《孙子》传世。今人整理其诗文成排印本《曹操集》。 同时亦擅

  • 曹操《度关山》:这首诗蕴涵着孟子倡导的民本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度关山》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有诗文多篇。另有注《孙子》传世。今人整理其诗文成排印本《曹操集》。 同时亦擅

  • 曹植《白马篇》: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植,《白马篇》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

  • 曹植《梁甫行》:全诗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植,《梁甫行》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

  • 王安石所作的《读史》,是在满怀忧愤的情况下写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晚年时期的诗风重炼意,又重修辞,被称为“王荆公体”。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安石所作的《读史》吧。读史王安石 〔宋代〕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

  • 王安石所作的《江上》,表达了作者萧散恬淡的心绪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安石,北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晚年时期的诗风重炼意,又重修辞,被称为“王荆公体”。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安石所作的《江上》吧。江上王安石 〔宋代〕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晚云 一作:晓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