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维《夷门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维《夷门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32 更新时间:2024/1/3 16:40:28

古诗《夷门歌》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

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非但慷慨献良谋,意气兼将身命酬。

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

作品赏析

【注解】:

七雄(一作国)雄雌犹未分。

非但慷慨献良(一作奇)谋。

向风刎颈(一作头)送公子。

【鉴赏】:

题材的因袭,包括不同文学形式对同一题材的移植、改编,都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王维《桃源行》固然是成功的一例,而他的《夷门歌》同样也是故事新编式的杰作。

此诗题材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即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故事。但从《魏公子列传》到《夷门歌》,有一重要更动:故事主人公由公子无忌(信陵君)变为夷门侠士侯嬴,从而成为主要是对布衣之士的一曲赞歌。从艺术手法上看,将史传以二千余字篇幅记载的故事改写成不足九十字的小型叙事诗,对题材的重新处理,特别是剪裁提炼上“缩龙成寸”的特殊本领,令人叹绝。

诗共十二句,四句一换韵,按韵自成段落。

“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四句交代故事背景。细分,则前两句写七雄争霸天下的局势,后两句写“窃符救赵”的缘起。粗线钩勒,笔力雄健,“叙得峻洁”(姚鼐)。“何纷纷”三字将攻城杀将、天下大乱的局面形象地表出。传云:“魏安厘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赵都)”,诗只言“围邯郸”,然而“益急”二字传达出一种紧迫气氛,表现出赵国的燃眉之“急”来。于是,与“魏王不救平原君”的轻描淡写,对照之下,又表现出一种无援的绝望感。

赵魏唇齿相依,平原君(赵国贤公子)又是信陵君的姊夫。无论就公义私情而言,“不救”都说不过去。无奈魏王惧虎狼之强秦,不敢发兵。但诗笔到此忽然顿断,另开一线,写信陵君礼贤下士,并引入主角侯生。“公子为嬴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信陵君之礼遇侯嬴,事本在秦兵围赵之前,故这里是倒插一笔。其作用是,暂时中止前面叙述,造成悬念,同时运用“切割”时间的办法形成跳跃感,使短篇产生不短的效果,即在后文接叙救赵事时,给读者以一种隔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感觉。信陵君结交侯生事,在《史记》有一段脍炙人口的、绘声绘色的描写。诗中却把诸多情节,如公子置酒以待,亲自驾车相迎,侯生不让并非礼地要求枉道会客等等,一概略去。单挑面对侯生的傲慢“公子执辔愈恭”的细节作突出刻画。又巧妙运用“愈恭”“愈下”两个“愈”字,显示一个时间进程(事件发展过程)。略去的情节,借助于发读者的联想,得到补充,便有语短事长的效果。两句叙事极略,但紧接二句交代侯嬴身份兼及朱亥,不避繁复,又出人意外地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臣乃市井鼓刀屠者”,都是史传中人物原话。“点化二豪之语,对仗天成,已征墨妙”(赵殿成《王右丞诗集笺注》),而唱名的方式,使人物情态跃然纸上,颇富戏剧性。两句妙在强调二人卑微的地位,从而突出卑贱者的智勇;同时也突出了公子不以富贵骄士的精神。两人在窃符救赵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故强调并不多余。这段的一略一详,正是白石道人所谓“难说处一语而尽,易说处莫便放过”,贵在匠心独运。

“非但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向风刎颈送公子,七十老翁何所求!”最后一段专写侯生,既紧承前段又遥接篇首,回到救赵事上来。“献奇谋”,指侯嬴为公子策划窃符及赚晋鄙军一事,这是救赵的关键之举。“意气”句则指侯嬴于公子至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刭事。其自刎的动机,是因既得信陵君知遇,又已申燕刀一割之用,平生意愿已足,生命已属多余,故作者着力表现这一点。末二句议论更作波澜,说明侯生义举全为意气所激,并非有求于信陵君。慷慨豪迈,有浓郁抒情风味,故历来为人传诵。二句分用谢承《后汉书》杨乔语(“侯生为意气刎颈”)和《晋书·段灼传》语(“七十老公复何所求哉!”)而使人不觉,用事自然入妙。诗前两段铺叙、穿插,已蓄足力量,末段则以“非但”、“兼将”递进语式,把诗情推向高峰。以乐曲为比方,有的曲子结尾要拖一个尾声,有的则在激越外戛然而止。这首诗采取的正是后一种结尾,它如裂帛一声,忽然结束,却有“慷慨不可止”之感,这手法与悲壮的情事正好相宜。

把一个有头有尾的史传故事,择取三个重要情节来表现,组接巧妙,语言精炼,人物形象鲜明,是《夷门歌》艺术上成功之处。这首诗代表着王维早年积极进取的一面。唐代是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扬眉吐气的时代,这时出现为数不少的歌咏游侠的诗篇,决不是偶然的。《夷门歌》故事新编,溶入了新的历史内容。吴汝纶评此诗“叙古事而别有寄托”,是很有见地的。

标签: 夷门歌王维

更多文章

  • 白居易《咏怀寄皇甫朗之》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咏怀寄皇甫朗之,白居易

    古诗《咏怀寄皇甫朗之》年代:唐作者:白居易老大多情足往还,招僧待客夜开关。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养病未能辞薄俸,忘名何必入深山。与君别有相知分,同置身于木雁间。作品赏析【注解】:①忘名:不慕声誉。 ②皇甫朗之;皇甫曙,字朗之,时任河南少尹。白居易在《醉吟先生传》中称:与“安定皇甫朗之为酒友

  • 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正月三日闲行,白居易

    古诗《正月三日闲行》年代:唐作者:白居易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作品赏析【注解】:1.黄鹂,坊名。2.乌鹊,河名3.前日,原来的日子。4.鸳鸯,一种古神话的鸟【鉴赏】:唐诗中,最有南方印记的山水,

  • 白居易《苦热喜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苦热喜凉,白居易

    古诗《苦热喜凉》年代:唐作者:白居易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竟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作品赏析【注解】:炎暑:一作炎热

  • 白居易《题山石榴花》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题山石榴花,白居易

    古诗《题山石榴花》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作品赏析【注解】:新干:一作初干。风袅舞腰①香不尽露销妆脸②泪新乾①风袅舞腰:风动摇曳,似舞腰轻摆。 ②露销妆脸:夜露打湿了美丽的花

  • 白居易《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白居易

    古诗《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年代:唐作者: 白居易逸少集兰亭,季伦宴金谷。金谷太繁华,兰亭阙丝竹。何如今日会,浥涧平泉曲。杯酒与管弦,贫中随分足。紫鲜林笋嫩,红润园桃熟。采摘助盘筵,芳滋盈口腹。闲吟暮云碧,醉藉春草绿。舞妙艳流风,歌清叩寒玉。古诗惜昼短,劝我令秉烛。是夜勿言归,相携石楼宿。

  • 白居易《寄江南兄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寄江南兄弟,白居易

    古诗《寄江南兄弟》年代:唐作者: 白居易分散骨肉恋,趋驰名利牵。一奔尘埃马,一泛风波船。忽忆分手时,悯默秋风前。别来朝复夕,积日成七年。花落城中地,春深江上天。登楼东南望,鸟灭烟苍然。相去复几许?道里近三千。平地犹难见,况乃隔山川。

  • 白居易《晏坐闲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晏坐闲吟,白居易

    古诗《晏坐闲吟》年代:唐作者: 白居易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霜侵残鬓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 白居易《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白居易

    古诗《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年代:唐作者: 白居易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 杜甫《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杜甫

    古诗《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年代:唐作者: 杜甫东川诗友合,此赠怯轻为。况复传宗近,空然惜别离。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作品赏析【注解】:【朱注】此诗见王原叔本。蔡氏编在多州诗内。今按:成都诗有王侍御郁及王侍御契,此或即其人欤。诗云衰疾江边卧,应指草堂言。放生池亦当在成都

  • 杜甫《宿青草湖》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宿青草湖,杜甫

    古诗《宿青草湖》年代:唐作者: 杜甫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