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徐再思《沉醉东风·息斋画竹》:综合了形色香觉的感官享受

徐再思《沉醉东风·息斋画竹》:综合了形色香觉的感官享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74 更新时间:2023/12/12 22:54:26

再思(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徐再思的《沉醉东风·息斋画竹》,一起来看看吧!

沉醉东风·息斋画竹

徐再思〔元代〕

葛陂里神龙悦形,丹山中彩凤栖庭。风吹粉箨香,雨洗苍苔,老仙翁笔底春生。明月阑干酒半醒,对一片儿潇湘翠影。

该篇题为“息斋画竹”,作者却并不直接评说竹子画得如如何,而是先巧妙地用了两则传说的典故:一是东汉仙人费长房,掷青竹杖化龙事。作者将画上的竹子比为“神龙蜕形”,可见竹姿的劲健生动。二是凤凰食竹事。“丹山”是凤凰的巢穴,凤凰非竹实不食,如今受到画竹的诱惑而飞来“栖庭”,可知衍所作的是一幅壁画。“神龙”、“彩凤”,对仗工整,妙在前者是画竹本身的暗喻,后者则是作者观画后的奇特联想。这两句用的都是神话传说,作者引为感受,实是赞美李衍绘出了非人境所有的仙作。

三、四两句,进一步细绘画面的内容。李衍的这幅竹子,中间夹杂着新竹,竹尖从“粉箨”中抽出,而竹下还点缀着苔藓。画竹画出壳皮上的细粉已是够绝的了,更何况是那样鲜活,仿佛一阵风吹来还会扬起它的清香;苔色深苍,调色自亦不易,而奇在画上的苍苔还让人产生“冷”的感觉,似乎刚刚经受过一番雨水的洗刷。这两句充分调动了艺术审美的联想,综合了形、色、香、觉的感官享受,将“息斋画竹”的外象和气质重现得栩栩如生。要不是作者加一句“老仙翁笔底春生”,人们恐怕会错以为是一丛真竹子呢。

末两句显示了“息斋画竹”的总体效果。李衍画在壁上的这幅杰作,犹如在庭院中栽上了一片翠竹,宜月宜酒,使人仿佛置身于潇湘一带的自然美景之中。这两句富于诗情画意,用明月阑珊、酒意瞢腾、潇湘缥缈这种种充溢着朦胧美的意境作为借衬,展现出画作娟美的风神。全篇未出“画竹”二字,却句句不离题面;不下字断语,却用一系列形象代替,作出了最好说明。

更多文章

  • 乔吉《凭阑人·金陵道中》:抒发了人不如鸟的羁旅愁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乔吉,《凭阑人·金陵道中》

    乔吉(约1280~1345), 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

  • 贾至所作的《西亭春望》,宛转地表达了诗人的春望之心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贾至,唐代

    贾至,字幼邻,唐朝中期诗人、官员,他的文在当时颇受中唐古文作家独孤及、梁肃等人的推崇。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贾至所作的《西亭春望》吧。西亭春望贾至 〔唐代〕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译文及注释译文春日白昼渐长,风和日暖,柳丝嫩绿,北方的大雁回故乡飞进深远的

  • 捧剑仆所作的《诗》,此诗运用青鸟意象,烘托诗歌的情感韵味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捧剑仆,唐代

    捧剑仆,唐朝时期历史人物,其诗用语极为清新,情真意切。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捧剑仆所作的《诗》吧。诗捧剑仆 〔唐代〕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只青蓝色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葡萄,飞上金碧辉煌的井栏上。美人害怕它受惊吓飞走,不敢卷起帘来尽情欣赏。注释青鸟:

  • 赵孟頫《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此词寄托了一种“黍离之悲”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孟頫,《蝶恋花·侬是江南游冶子》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 赵孟頫《渔父词二首·其二》:全词最后归结为“自由”二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孟頫,《渔父词二首·其二》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 卢挚《沉醉东风·对酒》:读者能感悟到作者的感情非常压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卢挚,《沉醉东风·对酒》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

  • 卢挚《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深刻表现了三组不同的对比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卢挚,《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

  • 王恽《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连用两种比喻,极其生动传神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恽,《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学者、诗人兼政治家。王恽是金、元之际著名的诗文大家和元世祖时期的重要文臣,在金末元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其诗文影响遍及整个元代。一生仕宦,是元世祖、裕宗和成宗三代谏臣。其书法遒婉。著有《秋涧先生全集》。那

  • 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此篇在散曲作品中别具一格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恽,《黑漆弩·游金山寺》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学者、诗人兼政治家。王恽是金、元之际著名的诗文大家和元世祖时期的重要文臣,在金末元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其诗文影响遍及整个元代。一生仕宦,是元世祖、裕宗和成宗三代谏臣。其书法遒婉。著有《秋涧先生全集》。那

  • 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表现出一种悱恻低回的风调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果,《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杨果,[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祈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县)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庆元三年),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登进士第,官至参知政事,为官以干练廉洁著称。卒,谥文献。工文章,长于词曲,著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