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端平入洛被认为是南宋毁约在先,那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端平入洛被认为是南宋毁约在先,那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11 更新时间:2024/1/24 10:16:08

南宋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金国被宋蒙联军灭亡。金国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的遗骨被带回临安,送到太庙,以告慰被金国欺侮过的先人。南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沉浸在来之不易的喜悦中。金国灭亡后,中原地区也就是河南的领导权进入了权力真空,本来属于宋朝的地区却成了悬而未决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蒙古军队向北方撤退后,南宋宰相郑清之采纳了武将赵范赵葵兄弟提出的“踞关守河”的建议,意思就是说“西守潼关、北依黄河”与蒙古对峙。

这需要收复包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三京在内的中原地带。但这一建议遭到了多数大臣的反对,认为千疮百孔的中原地区无法提供战争所必须的粮草,再加上南宋军队没有骑兵,机动力有限,无法防守漫长的黄河防线。另外,这也会给蒙古借口从而向南宋宣战。

由于宋理宗夺回中原地区的心情很迫切,特别牵挂他的位于河南府的先祖北宋皇帝的陵寝。因此在灭掉金国的四个月内,宋理宗就三次派出使者到河南拜谒祖陵,并下诏支持前面提过的“踞关守河”的建议。

1234年六月十二日,淮西制置使全子才收复南京。

端平元年七月初五,全子才率领宋军进入汴京城,像做梦一样实现了岳飞等抗金将领一辈子都未能实现的愿望。可是映入眼帘的汴京城早已繁华不再,仅剩守军六百多人、居民一千多户了。到处是残垣断壁,累累白骨。

七月二十六日晚,宋军前锋和州宁淮军正将张迪率200宋军抵达洛阳,洛阳居民上千人登上城墙欢迎宋军收复西京洛阳。

南宋虽然收复了汴京和洛阳,但经过同蒙古的龙门之战和洛东之战后,宣告南宋的这次军事大动作失败。

“端平入洛”战役后,宋蒙联盟已经公开破裂。同年底,蒙古派使者到南宋都城临安,谴责宋廷“败盟”。第二年,窝阔台发动了全面攻宋的战争。可以说,端平入洛是引起半个世纪宋蒙战争的导火索。

端平入洛战役,南宋遭遇惨败,大量精兵和物资付诸流水,令人心疼。于是许多人就持有这一观点:端平入洛是南宋毁坏盟约在先,以至于激怒蒙古,引起宋蒙交战,最终导致南宋灭亡。这个荒唐的观点甚嚣一时。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接下来看看蒙古人是怎么做的。金国灭亡后,蒙古谋臣耶律楚材就向窝阔台呈报了《平南之策》;谋士李实“劝其先谋犯蜀、顺流而下窥江南”。

就在宋军发起端平入洛的同月,蒙古汗国召开了规模巨大的诸王大会,会上窝阔台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尽以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大将塔察儿(木华黎之孙)回答道“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浙淮,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由此可以看出刚刚崛起的游牧民族蒙古的强烈的扩张侵略野心,根本不在乎南宋败不败盟,侵略南宋早已是蒙古的计划了。

事实上,金国灭亡后,宋蒙双方都清楚开战是迟早的事,一个是拥有着强悍军队的新兴游牧帝国,另一个是难忘故国家园,一心想收复国土的文明之邦,中蒙之战在所难免。

如果没有南宋的“端平入洛”,蒙古也是会进攻南宋的,而且不会比“端平入洛”的时间晚多久。只不过南宋对汴京、洛阳等旧有国土的“先下手为强”,派军队占领这些地区造成事实上的控制这些地区的策略没有奏效而已。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秦国灭亡的主导原因是什么?秦末战争算农民起义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陈胜起义,战史风云

    秦朝,虽然在秦始皇和其先祖治下儒家文化一样流行并取得发展(否则就难以形成儒家的先秦学派,由此佐证秦始皇并不排斥儒家,所谓坑儒是后代儒家的栽赃而已),但国家的主导思想是法家主导的王朝,从表面的意义上说,刚性太强,国家的强大依托于国君的文治武功和一系列法家固本政策的连续实施(包括诚信精神也就是现代意义的

  • 为何吕蒙夺取荆州后,还不愿意放关羽一条生路,定要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刘备自从拿下了蜀川后,不仅实力增强,而且地盘也扩大了。但烦恼却随之而来了。这个时候孙权见到刘备跑益州去了,心里暗暗想到荆州该还了吧,于是便差人去讨。但刘备一直认为荆州是他的,所以不肯还,于是一个劲的要找借口来推脱!孙权立马就火了,你不还我就自己来取。于是,立刻叫吕蒙清点兵马,杀向荆州,以武力夺取。后

  • 妲己“祸国乱政”,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妲己,商纣王,商朝,野史秘闻

    根据记载,妲己为苏国(商朝的方国)之人,是当年商纣王的妃子。在当年帝辛攻打苏国的时候,将其献给了商纣王作为妃子,而因为妲己之美,而深受商纣王的喜爱。她的权力十分之大,甚至到最后还干预朝政,商纣王对她还百依百顺。也正是因为她祸乱朝政,导致当时的朝堂乌烟瘴气,更是令国家走向了灭亡。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

  • 明朝大臣张稷简介:以监察御史巡按福建,锄强植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武则天有没有在寝宫设有密室?修建密室的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密室,文史百科

    武则天在寝宫内设密室是真的吗?武则天修建密室的目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武则天,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说,毕竟她可是唯一一位女皇帝,而且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然而关于武则天自己本身也是存在着很多的秘密,比如说她自己的寝宫里面竟然设有密室!这是怎么回事呢?修建这个密室的目的是什么呢?下面

  • “河阴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尔朱荣是忠是奸?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孝庄皇帝,战史风云

    “河阴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尔朱荣是忠是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河阴之变,发生在北魏。这是尔朱荣发动的一场大屠杀。大屠杀的受害者,上至临朝听政的胡太后和小皇帝元钊,下到北魏数千名各种规模的文臣武官,无一幸免。这起事故标志着统一的北魏帝国解体的开始。事件的原因是:公元499年,孝文帝因病

  • 弓箭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真的中一箭就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弓箭,汉朝,历史解密

    电视上的古代打仗,士兵基本上中了一箭就死了,只不过是电视剧为了增加剧情的效果而这么设置的罢了,如果在真实的战场上中了一箭,真正因为中箭而立即丧生的其实并不多,弓箭的作用主要还是在于伤人,而不是杀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在古代打战真正用来杀死敌人的还是靠真刀真枪的砍杀居多,当然了弓箭肯定能射死人,这毋

  • 刘备死前说了什么?死后句句应验了,诸葛亮后悔莫及!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刘备,刘备,野史秘闻

    三国里我们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其实他也是有缺点的,他在识人这一方面是赶不上刘备的。刘备死前留下一句遗言,诸葛亮不听,谁知后来却句句应验。对于马谡这个人,孔明先生是喜爱有加的,因为至少马谡的理论知识还是非常扎实。如果单单凭嘴上

  • 萧何为何要主动献计帮助吕后诛杀韩信?为了保全自己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倘若说起韩信,世人都会想到那个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英姿飒爽的男子。韩信身为“汉初三杰”之一,带领众多部下在乱世中,常常以少胜多,打出了一番天地,几乎战无不胜。而韩信一生之中,最为经典的战役,便是逼迫项羽在

  • 上官婉儿如何靠她的聪明才智,周旋在各大政治势力之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