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崇祯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能力挽狂澜?真相是什么

崇祯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能力挽狂澜?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26 更新时间:2023/12/16 7:54:37

明朝则1683年10月3日彻底灭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王朝的亡国之君,然而他却与历史上的其他亡国之君很不一样。如果说像商纣王、陈后主、隋炀帝这样的王国之君,在后世人眼里是一个十足的混蛋的话,那么,崇祯皇帝在后世人的眼里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了。他的勤奋,他的努力在任何一个时代的皇帝里面,都能够排得上名号的。

但很不幸的是,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亡国之君。那么,如此勤奋的崇祯皇帝为何还是会走上绝路呢?

从自己父亲手里接过皇帝的宝座,年轻的崇祯帝是很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就连为其修史的张廷玉也忍不住想要夸赞崇祯,说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置制乖方。”

文学家张漙在自己的《五人墓碑记》更将崇祯皇帝歌颂为“圣人”,他这样写道“大阉(指魏忠贤)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指崇祯皇帝)之出,而投缳道路。”在处理魏忠贤这件事情上,崇祯帝的果敢决断,让张漙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称其为“圣人”。

诸如此类的说法,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崇祯皇帝能够得到后世人如此的赞赏,殊为不易,但是这不能够掩盖他作为一个皇帝将明王朝推上绝路的现实。如果唯结果论的话,崇祯皇帝就是明王朝的罪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崇祯皇帝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或许能够带来许多的示。

崇祯亡国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第一个原因,命数已定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从开创、兴盛到衰亡都会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即便是十分短暂的朝代如秦朝和隋朝,都是如此。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创明朝,到崇祯帝接手明王朝皇帝宝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两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足够长了,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各种矛盾。

罗贯中曾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崇祯接手明王朝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分崩离析的关口,因此,从命数上来说,就对崇祯很不利。在历史上,想要逆天改命的人很多,可是最终成功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即便是英明神武如诸葛亮,也只能够留下一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佳话而已,“恢复汉室”的宏愿最终也没能够完成。

对于崇祯帝来说,当时的形势比蜀汉时期还要凶险。在东北方向,有皇太极的领导八旗铁骑,与明王朝的边军已经鏖战了几十年,败多胜少。在中原地区,各地的起义军此起彼伏,特别是李自成以及张献忠的农民军,已经深深地动摇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

而在朝廷内部,先后经历了万历皇帝二十年怠政以及天启皇帝时期的阉党专权,整个中枢系统已经沦为彻底瘫痪的地步。崇祯帝面临这样的形势,可谓是凶多吉少,只要走错一步,就会踏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第二个原因:施政纲领的摇摆不定

如果说外部原因迫使崇祯帝不得不小心应对的话,那么,崇祯在拯救明王朝的具体做法上,也是显得摇摆不定,最终葬送了可能逆转的大好局面。

首先是对待宦官方面。我们知道,崇祯帝上台之初,就对魏忠贤下手了,让为祸朝廷的阉党扫除得一干二净。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没有阉党的存在,崇祯帝感到很不方便,于是,就培养了一批新的小太监,给予这些人很大的权力。结果造成了死了一个魏忠贤,却迎来了更多的魏忠贤。相较于魏忠贤,这些新提拔上来的太监做法更为凶狠,杀人、污蔑朝臣以及将领,更是拿手好戏。崇祯帝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他的很多政令都被有权有势的太监扣下了,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其次是在对待官员方面。在崇祯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身边还是有很多文臣武将的,这些人虽然没有徐达常遇春的智慧和勇猛,但是使用得当,也能够起到稳定超纲的作用。但是崇祯帝在官员以及将领的人事安排上,总是显得很犹豫,不能够彻底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政令前后不一,朝令夕改是常有的事情。

几个回合折腾下来,明王朝的国力就更加羸弱了。如果崇祯帝能够从一开始就确立自己的领导班子,坚定地相信一套系统,那么他的很多决策就能够坚决地执行下去,效果自然就好得多,说不定就能够让朝政转危为安。

最后在策略方面的失误。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崇祯帝显得有些左右不支,到底是先解决边患问题,还是解决国内的叛乱问题?崇祯在这个问题上面显得很不冷静和理智。如果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一个一个地去解决的话,那么他的结局会好很多。

其实,这样的机会并不是没有。崇祯十年,宣大总督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走马上任,向崇祯提出了“必先安内然后才能攘外”的策略,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在杨嗣昌的领导之下,国内的叛乱暂时被压制住了,连李自成以及张献忠都先后来降。

如果这个时候,崇祯帝能够好好利用这样的局面,一是安抚战区的群众,二是将叛军的编制打乱,派往边疆驻守,三是惩治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叛军将领,那么,整个内忧就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

但是崇祯帝偏不,眼见得李自成、张献忠投降了,他就放任不管了,既没有处理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没有将他们的军队派往边疆等地,却将之前镇压这些叛军的朝廷军队派到了边疆。这样一来,叛军复起,想要再次镇压下去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了,崇祯帝也因此失去了解决内忧的最好时机。

随着朝廷将领死的死,逃的逃,明朝军队已经名存实亡,崇祯帝所在的北京城已经是危在旦夕,城破之日,指日可待。

崇祯自杀,王朝落幕

1644年的春天,北京城的天空格外昏暗,在被瘟疫折磨了数月之后,城内的明军已经组织不起来像样的抵抗。4月25日,李自成的大军大摇大摆地开进了北京城。

崇祯帝在下令杀光了后宫的妃嫔之后,跟着太监王承恩逃亡至煤山,上吊自杀而死。从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立国开始,到崇祯帝朱由检与1644年在北京自杀为止,明王朝共存在了276年,汉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就此终结,时代翻开了新的一页。

而中华文明在接下来的200多年里迎来了最为黑暗的时光。

标签: 崇祯帝明朝

更多文章

  • 狄青简介:北宋时期名将,因面有刺字而人称“面涅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狄青,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狄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

  • 汉灵帝刘宏一生到底有多荒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汉朝

    汉灵帝刘宏一生到底有多荒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灵帝刘宏是东汉第十二位皇帝,这个时候的东汉早已经危机四伏,衰败不堪了。可偏偏汉灵帝并非英明之主,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荒唐事。比如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而且还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应

  • 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发迹的?在荥阳大会上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自成早年家贫,给地主放羊,后来当了一名驿卒,因驿站裁员,李自成失业了,因为无力偿还举人的债务,他被戴上枷锁拷打,李自成逃出后,一怒之下,杀死了举人,然而,祸不单行,又因为他的妻子韩金儿和同村一个

  • 光武帝刘秀为何能降伏数十万赤眉军?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光武帝刘秀,汉朝

    汉光武帝刘秀中国东汉帝国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被称为“位面之子”,主要便源于其开挂般的一生,而这其中便包括短期内降伏“拥兵百万”的赤眉军。那么刘秀降伏赤眉军真的是因为主角光环吗?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刘秀正确的战略部署

  • 隗嚣是怎么败给光武帝刘秀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汉朝

    隗嚣是怎么败给光武帝刘秀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而在西汉末年发生更始之乱后,汉朝的土地上也出现了各路诸侯,他们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逐鹿中原,这其中有位英雄便是隗嚣。不得不说,隗嚣生来就拿了一副好牌。他出身陇右大族,哥

  • 在内政与外交两方面,鲁隐公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鲁隐公,鲁国

    鲁隐公,名息姑,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在位共11年。隐,是谥号。惠公死时太子允还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后为桓公所弑。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鲁国首任国君伯禽是当年定立周朝规章礼仪的周公旦的长子,所以鲁国一向被认为是与周王室最亲且最有地位诸侯国,是所有诸侯

  • 乾隆也有那么多的儿子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出现九子夺嫡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乾隆

    对乾隆和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也有很多儿子,为何没有发生“九子夺嫡”?一言以蔽之,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集中的朝代,而乾隆又是清代所有皇帝中最会玩弄皇权的人,你想想,中国延续几千年来的封建皇权,在乾隆这60年被推向了顶峰,怎么可能发生夺嫡事件。皇

  • 地位最高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三国

    地位最高的五子良将最后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五虎上将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而在三分天下的局面之下,三个势力都有自己的队伍,刘备有五虎上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而曹操也有五子良将,今天就来说说五子良将吧,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那么这五个人里面,谁的

  • 汉文帝的结发妻子为何不被史书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汉朝

    汉文帝的结发妻子为何不被史书记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文帝刘恒,西汉继汉高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弘、汉后少帝刘恭之后的第五位皇帝,因庙号太宗而史称汉太宗,因谥号孝文皇帝而史称汉文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显赫,开创文景之治,而且性格宽厚仁爱,一直深得后世称赞,是明君的

  • 在三国后期,都诞生了哪些能将?战绩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陆抗,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后期优质大将,不要再只知道姜维了,与后面这几位相比,姜维的道行真的不够。唐朝武庙里面供奉的历代名将中,属于三国时期的如下几位: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魏太尉邓艾;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偏将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