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是怎么对其他儿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为对他们太好了吗

朱元璋是怎么对其他儿子的 朱元璋分封是因为对他们太好了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03 更新时间:2024/1/23 12:40:05

朱元璋和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对儿子的包容,是他实行分藩的主要原因。

引言

朱元璋晚年,也面临着权力纷争问题,为了让新太子能够顺利继位,朱元璋除掉了很多的功臣,虽然他的理由是替儿子减少行政的阻力,但是实际上,朱元璋不仅没有替儿子减少阻力,甚至还增加了儿子当上皇帝的阻力。功臣派虽然可能会在以后发生倚老卖老的行为,但是对太子来说,最大的障碍是争夺皇权的人,而最有资格争夺皇权的人正是太子的其他兄弟。朱元璋恰巧放过了太子的其他兄弟。

除了太子留在京城之外,朱元璋将其他的儿子全部遣散到全国去做藩。朱元璋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防止皇子扎堆在京城,减少太子行政的妨碍,二是为了保证全天下都是朱家的。虽然朱元璋想的很美好,但是事情却不是这样的,例如被分到北平的燕王朱棣,他排行第四,但是他最后却出兵夺了皇权。由此可见,藩王是朱元璋最应该警惕的,而不是功臣派。

在明代之前,其实出现了很多地方势力取代中央的例子,朱元璋也应该看得到,并且当时已经有一个大臣向朱元璋指出藩王政策的弱点,但是为何朱元璋还是坚持藩王政策呢?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他不认为藩王会引发隐患;二是他命该藩王对日后朱家中央势力的威胁,但是面对儿子他不忍心处置。那么朱元璋不更改政策的原因,哪一个更接近史实呢?

一、朱元璋分封藩王

在除掉了部分功臣之后,朱元璋认为新皇帝继承的外部威胁没有了,所以他开始着手处理内部事务,也就是如何处理皇子的权力问题,朱元璋的儿子很多,共有26个,其中大儿子是太子。朱元璋也明白其他皇子也可能会对皇权,因此怎样处理其他皇子的权力问题,此时就成为朱元璋的首要问题。当然,面对自己的亲儿子,朱元璋肯定不能除掉,所以只能分权或者远离中央中心。朱元璋的做法就是通过分封藩王,不是太子的其他皇子全部遣散到全国各地。

分藩的实质是将皇族的权力分成了两部分,包括皇帝和皇子两部分,其中皇帝既包括皇帝本人,也包括皇帝继承人,这是主要部分,都在京城,是权力的最中心。另一部分就是皇子,也就是太子的兄弟,这些人被分散到各地,这是次要部分,分布在所在的地方。朱元璋还对权进一步进行分离,例如皇子被封为亲王,皇子的嫡长子继承亲王的职位,皇子的其他儿子按照年龄顺序依次从高到低进行分封,直到最后一个儿子。朱元璋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朱家的势力散布在全国

虽然朱元璋的想法很好,但是当时的一个官员之处了分藩的弱点,这个官员名叫叶伯驹。叶伯驹认为分藩会招来隐患,很容易使得地方上发生叛乱,尤其是当亲王割据一方的时候,他们拥有自己的兵力以及财力等资本,一旦对朝廷不满或者跟朝廷发生了矛盾,亲王就有可能发生叛乱。叶伯巨上书讲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认为分藩这件事肯定能够对后世产生隐患。

《明史》记载: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

没想的是,朱元璋在得知了叶伯巨的上书之后,选择了护犊,愤怒的认为叶伯巨在挑拨自己和儿子的关系,所以一气之下,将叶伯巨关了起来,后来叶伯巨在牢中去世。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叶伯巨提出的观点很有价值,而朱元璋在处理叶伯巨的事情上则明显是错的。

二、朱元璋对儿子的无奈且包容

虽然叶伯巨上书失败了,但是毕竟给朱元璋开了另一个想问题的角度,就是将来藩王会不会造反的问题。在经过了大臣的上书中,朱元璋的做法就展现了一个偏亲不偏理的父亲形象。朱元璋严惩了叶伯驹之后,朝中再也没有人敢提这件事,更不敢说真话。那么叶伯驹所说的可能,究竟为何没有打动到朱元璋呢?为何后来朱元璋依然进行了分藩呢?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从情感上看,朱元璋此时面对的是自己的亲儿子,作为父亲,他对儿子的感情自然要好于对待功臣的,所以朱元璋可以对功臣下黑手,但是却不能对儿子下黑手。二是朱元璋是一个宠爱儿子的父亲,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的宠爱不是溺爱,而是在面对儿子不争气或者犯法的时候,朱元璋无奈并且包容。

举两个例子就可以说明,第一个例子是关于鲁王朱檀的,鲁檀恰和妻子整天的胡作非为,例如他们有一次将一个小孩有诱骗到自己家,然后将这个小男孩阉割了,后来人们在见到这夫妻俩的时候,就把家里的小男孩都藏起来。朱元璋了解了这件事之后,很生气,认为朱檀应该被除掉,但是后来他又改口了,称罪过全在鲁檀的妻子身上,认为这个妇人最该被除掉,但是此事就不了了之了。从中可以看出,面对儿子儿媳妇的暴行,朱元璋最终只能说说嘴,由于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他下不了手,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儿子的态度是无奈且包容的。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儿皇帝朱纨,这个人的暴行完全比得上鲁檀夫妻俩。朱樉的暴行很多,导致后来朱元璋都不愿意替这个儿子隐瞒。朱樉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情,例如在王宫里面大兴土木,随意改变明代规定的王宫建制,找人画了一幅美女画,然后派人按照画去寻找跟画一样美的女子,如果找不到,那么外出寻找的人则会被挖掉膝盖骨或者受到更残酷的惩罚。朱樉做的错事还有很多。朱元璋面对朱樉的暴行,虽然也很生气,但是却没有办法惩治,只因为朱樉是自己儿子,最后,仅仅想出了一个主意,朱元璋命令朱纨外出打仗。由此可见,朱元璋面对儿子的无奈,其实也给皇子实行暴行提供了保护伞。

结语

分藩是朱元璋实行的减少对皇权威胁的制度,但是后来这一制度非但没有帮助朱元璋巩固新太子之位,甚至还引发了一场动乱,动乱的结果就是四皇子成为皇帝。由此可见,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其实大部分是错的,这种判断其实从他采取的措施上就可以得出结论。为了使新皇帝的皇权不受威胁,朱元璋一共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项是除掉部分功臣;第二项是对除太子之外的皇子进行分藩。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朱元璋的做法明显是避重就轻。

所谓的避重,其实指的是朱元璋实施的第二项措施,在当时,对皇位最有争夺权的只有一众皇子们。朱元璋应该将除太子之外的所有皇子的权力减弱,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实行了分藩,所谓的分藩,实际上就相当于宋代的割据势力。当皇子们被分到地方上之后,他们会极力的壮大自己的事业,这样一来,地方权势会逐渐增大,那么就会导致中央实力逐渐减少。所以分藩不仅不能减少对新皇帝的皇权威胁,还会增加对新皇帝的皇权威胁。

所谓的就轻,其实指的是朱元璋对待功臣的态度,朱元璋通过暴力手段除掉了很多功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巩固皇权的目的,但不是每一个功臣都有叛逆之心,所以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有些残忍和决绝。

参考文献:

《明史》

《记非录》

标签: 朱元璋儿子

更多文章

  • 李元昌:唐高祖李渊第七子,善行书与画马,笔迹妙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元昌,唐朝

    李元昌(618年—643年4月29日),汉族,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人,唐朝宗室大臣,书画家。享国公之礼,葬于长安县高阳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李元昌,唐高祖李渊第七子,唐太宗李世民异母弟,母亲为孙嫔。武德三年六月(620年7月)封鲁王,唐太宗即位

  • 豪情满怀的汉武帝是怎么警告单于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刘胜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亲征匈奴的故事。公元前110年,汉朝军队灭掉南越国之后,南越国王赵建德的头颅被高高的悬挂在了长安宫北面的城门楼上。汉武帝刘彻志得意满之际,又组织了18万骑兵,途经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浩

  • 历史上汉武帝是如何远征西域大宛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刘彻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远征西域大宛的故事。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王恢为向导(这可不是马邑之围时的那个王恢),李哆为校尉,率步骑六千及欲赎罪以求为自由身的刑徒数万征讨大宛

  • 和珅在朝中的党羽那么多 和珅为什么斗不过嘉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庆,和珅

    还不了解:嘉庆和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和珅党羽众多,却斗不过嘉庆,看看他的政治手腕,大写的佩服。嘉庆对于除掉和珅是蓄谋已久的,因此,乾隆一死,锄奸行动就立即展开。和珅犹如乾隆的蛔虫,乾隆一个眼神,和珅都了解下步该做什么。但对新皇帝嘉庆就知之甚少了,而且很

  • 钟绍京:唐朝宰相、书法家,晚年因罪事削爵但得以善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钟绍京,唐朝

    钟绍京(659年-746年),字可大,唐朝宰相、书法家,三国时魏国太傅钟繇第17代世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钟绍京最初因擅长书法而入直凤阁,武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之铭、殿门榜皆其所题,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后随唐玄宗取得帝位,官

  • 三国演义中想杀曹操的人有哪些 他们最后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操

    还不了解:想杀曹操的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那些想杀曹操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东汉末年,朝廷软弱不堪,西凉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改立汉献帝,王允、吕布除掉董卓,李傕郭汜却又卷土重来,霸占京师,挟持皇帝。曹操从山东赶来,救下汉献帝,做了

  • 论能力曹丕文弱于曹植,武弱于曹彰 司马懿最后为何还选择曹丕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丕,司马懿

    对曹丕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文比不过曹植,武比不过曹彰,为何司马懿还要选择辅佐他?这样的生活,换作是各位恐怕也难以接受吧,不管怎样努力都比不过别人,真的太难受了。所以在遇到司马懿之前,曹丕的生活是很难有喜色的。曹丕每每见到父亲,总想表现一番,可是

  • 历史上佟佳氏生下一女后,康熙却下令将她烧掉是为何?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清朝

    康熙皇帝,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在清朝的历史上,康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皇帝,他八岁登基,成功扳倒权臣鳌拜,并将清朝带上了盛世时代,这样的一个君王,自然是以贤明之名流芳百世了。但是,世间之人,无论是谁,都有各自的爱恨情仇,康熙虽然贵为皇帝

  • 刘邦在秦末能够击败诸多名将 刘邦的军事水平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刘邦

    对刘邦水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军事能力在秦末是什么水平?能击败王离、章邯、英布等名将,刘邦的军事指挥实力有多么强大?英布说:“除了韩信、彭越和年老的皇帝刘邦外,其他人在我眼里都是弟弟,‘不足畏也’!”(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陆贾说:“当

  • 历史上宋仁宗与张贵妃之间的感情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仁宗,宋朝

    在中国漫漫5000年的文化历史之中,宋仁宗可谓少有的明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朝重文,所以多为皇帝,都有一些浪漫。宋仁宗赵祯,本是宋朝的第四任皇帝,是先帝的第六子。宋仁宗最后登基为帝,自己是真的有真才实学。(一)宋仁宗的标签之一:宽厚9岁的赵祯被册立为皇太子,四年后,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