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文帝和汉宣帝相比 谁的夺回权力的过程更高明

汉文帝和汉宣帝相比 谁的夺回权力的过程更高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2/28 0:01:42

对汉宣帝与汉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宣帝与汉文帝在夺取权力方面,谁更高明?

刘邦建立的汉朝历经三百余年,中间还出现了王莽篡汉。其实在王莽篡汉之前,汉朝也有两次灭亡之危,一次是吕后去世后,功臣铲除诸吕后,威胁皇权。一次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霍光,废昌邑王刘贺,成为西汉权臣。两次都化险为夷,是因为当时在位两位特别聪明的皇帝,汉文帝、汉宣帝,他们也是西汉四位有庙号的皇帝。要了解,西汉的皇帝有庙号是有一定的功勋的。另外两位是西汉建立者太祖刘邦还有千古名帝汉武帝刘彻。那么他们谁在夺回权力的过程更高明呢。

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各自的形式:

1.即位前的历史条件

汉文帝即位的时候,吕后刚刚去世不久,功臣派周勃、陈平和宗室刘襄等人联合除掉吕产等人,避免了汉朝天下落入外戚手中。周勃等人具有很大的实力,宗室刘襄等刘肥一系子孙也拥有取得皇位的能力。周勃和陈平都是刘邦时候的老人,有一定的能力,也了解如何处理和历任主公(刘邦、吕后)的关系,更了解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样的功臣派是很难对付的,而且他们直接杀死了汉惠帝刘盈儿子,并且在文帝即位时,处死了文帝和吕氏女子所生的四个儿子。可以说功臣为自保,不得已而为之。但隐含的问题是,皇权在功臣眼里是自己讨价还价的筹码。

汉宣帝即位之时,刚刚经历了汉昭帝壮年死去,昌邑王刘贺27天被废。霍光作为汉武帝留给汉昭帝的辅政大臣,为汉王朝从五十多年的武帝时代过渡到昭帝时代,真正出就力。但在这个过程中,霍光也完成了排斥异己,成为真正的权臣。汉昭帝壮年去世,历史上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推测是霍光毒死的,客观的说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汉昭帝逐步长大,不断收回原来给予霍光的权力。而霍光真正被诟病的是废掉刘贺,作为武帝儿子刘髆之子,在辈分上是汉昭帝的侄子,实际年龄比汉昭帝略小。因为昭帝无子,需要一个小一辈的皇族承继皇位。刘贺在位27天被废,这个很牵强,刘贺可能有劣迹,但不至于断定是无道昏君,时间太短。而且刘贺也是霍光选择的,霍光又在短暂时间内废掉刘贺,说明霍光要选择的不单单是皇帝,而是要选择一个傀儡,自己掌权。

2.即位的难度

汉文帝即位面临的竞争主要有他的叔叔刘交,还有刘肥的儿子刘襄、刘章等人。叔叔德高望重,几个侄子手握兵权,尤其刘章在铲除诸吕的过程发挥很大的作用。按照道理来讲,刘襄是比较适合即位条件,也有几个亲兄弟支持。但周勃、陈平等人不干,他们需要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皇族又合情合理的人来即位,刘恒就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选择。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刘盈的同父异母弟弟,同时也是当时在世的刘邦最年长的儿子,且只有23岁,属于春秋鼎盛的年纪。而他的叔叔刘交已年事已高,在文帝即位的次年就过世了,况且天下是刘邦打下来的,理应是刘邦的后人即位。把刘襄几兄弟排除的一个好理由是:兄终弟及。在刘盈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兄终弟及的,但如果把刘襄兄弟中的一个“过继”给刘盈,也是说得过去的。或者刘襄兄弟站在太祖庶长子刘肥角度,也是可以的。

汉宣帝即位很大成分是因为他是武帝的曾孙,但当时武帝的曾孙很多,霍光为何选择刘病已?既然选择刘贺来承嗣汉昭帝,那么刘贺被废,也应该选择刘贺一辈的人。作为汉昭帝孙子辈的刘病已直接承嗣也一点牵强。笔者猜测,霍光在短时间内废掉刘贺,并说刘贺干了一千多件荒唐事。这本身就是很牵强,也容易引起皇族和群臣的不满,霍光必须想办法缓和矛盾,平衡各方利益。刘病已的祖父刘据因巫蛊之祸被迫自杀,在武帝在世时就已经定性为冤案,作为刘据一脉唯一的后人,刘病已即位会博得皇族和群臣的同情,霍光也会再获支持。最关键的是刘病已出生后就在监狱和民间度过,没有什么根基,便于控制。

3.面对的威胁

虽然文帝和宣帝都顺利即位,成为九五之尊,但并不是没有受到威胁的。文帝的威胁很清楚是功臣派和宗室派,两派都很有实力,掌握着大量的军事力量。如果文帝处理不好,容易被推翻。他选择了先封赏的方式,稳固了朝廷中的实权派。然后理由机会让周勃、陈平远离权力中心,而后又对有威胁的宗室采取行动。当然,他在位的时候并没有绝对的实力,除掉功臣派和宗室派,只能在部分情况采取隐忍,并依靠相互关系的制衡,来满足自身政治目的。文帝是中国古代帝王把黄老之术玩到顶级的一个,他可以不痛不痒的一封信,稳固和赵佗的关系,也可以依靠简单的说辞让太尉周勃离开权力中枢。当然文帝还有舅舅薄昭、宋昌、张武等人,毕竟刘恒曾经是代王,自身是有实力的。

宣帝面对的威胁简单的说就是霍光和霍氏家族。宣帝虽然是武帝嫡曾孙,但因为巫蛊之祸,实际上是从平民起步的,如果他要对抗霍光,会比刘贺更惨。好在,他继承了老祖宗文帝刘恒的黄老之说,选择了隐忍,这种隐忍使得霍光成为了汉朝实际上的皇帝,霍家成了汉朝的“皇族”。这些都不可怕,汉宣帝都可以忍,只要把霍光靠死。而宣帝为了摆脱巫蛊之祸的影响,突显自身的正统,他还在全国范围内为曾祖父汉武帝大举立庙。按礼法,只有直系子孙能为长辈立庙。依靠立庙,宣帝成功的确立了的威信,也赢得拥护汉朝百姓的支持。可以说,他的这步棋非常的高明,连霍光也无话可说。

汉朝的文宣两帝,都成功从功臣(权臣)手中夺回属于皇帝的权力,这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而相比较而言,文帝虽然也属于小宗继统,但其即位前是代王。相比于在监狱孤苦伶仃生活的宣帝,还是有一定优势。因此个人感觉,宣帝即位难度更大。

标签: 汉宣帝汉文帝

更多文章

  • 汉景帝刘启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一生有何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启,汉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倘若说起汉景帝的话,世人都会称赞不已,此人是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也是西汉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

  • 历史上刘太公成为太上皇之后,他的生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太公,汉朝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古代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历史上,皇帝无疑是最尊贵的身份,被誉为封建社会里的至高存在。不过有的时候皇帝的身份也不是最超然的,因为一些老皇帝退休了还活着,他们就会成为比皇帝,还皇帝

  • 都说吕布是三姓家奴 三家指的是哪三家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布,三姓家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布三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布三姓家奴是哪三姓?吕布三姓家奴指的是,第一姓为吕氏姓,也就是随其亲生父亲吕良姓吕;第二姓为丁氏姓,吕布认的干爹丁原;第三姓为董姓氏,吕布认的干爹董卓。三姓家奴之说并非出自正史,而是出自罗贯中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吕布第一

  • 巅峰时期的董卓时是什么样的 董卓实力到底有多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卓,东汉

    还不了解:董卓实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巅峰时期阵容有多豪华?董卓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大多数都认为他是大奸大恶之人,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发来诸侯不听他指挥时,就干脆撕掉伪装面具与各路诸侯公开对战,败退长安时还不忘记搜罗财宝,就连汉朝先帝

  • 东汉末年董卓谋士李儒简介:曾奉命入宫毒死少帝刘辩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儒,东汉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儒,字文

  • 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厝有何变化?为何会这样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汉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野心的人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机会,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其中便包括了曹操和袁绍。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对于此二人必然是了解的,而他们二人在比较早之前还是盟友,曾经一起共谋大事。但是到了后期的

  • 有哪些与齐顷公相关的轶事典故?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齐顷公,齐国

    齐顷公,姜姓,吕氏,名无野,齐惠公之子。公元前582年,齐顷公去世,其子齐灵公继位。在位期间执政为高固、国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前592年春季,晋景公派遣郤克到齐国参加盟会。齐顷公用帷幕遮住妇人让她观看。郤克跛行登上台阶,那妇人在房里笑起来。郤克生气,出来发

  • 三国时期曹魏首席谋臣荀彧简介: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荀彧,曹魏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荀彧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

  • 历史上韩信一开始在项羽的手下当了个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汉朝

    历史上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一开始在项羽的手下当了个什么官呢?这个官大不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这里面道出了韩信曾经在项羽账下的苦楚,官职不大,建议又不能被项羽采纳。而其中所说的官职刚好和《史记.

  • 历史上王维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维,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之人,尤其是在唐宋期间。在这段岁月中,文化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出现了许多文豪和诗人,比如王维便是其中之一。世人大多都知道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