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高煦争夺皇位最后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朱高煦争夺皇位最后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0 更新时间:2023/12/21 18:33:40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明朝第一任汉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高煦是朱棣最喜欢的儿子,史书记载:“成祖以为类己”,他本人因为是嫡次子,又在靖难之役中随父征战且屡立军功,所以常把自己比作唐太宗李世民:“请得天策卫为护卫,辄以唐太宗自比”,既然是自比李世民,那掀翻兄长夺得皇位也就是当然的奋斗目标,恰恰朱棣也曾暗示过他有一定希望,朱高煦更是信心满满。

不过朱高煦最终还是失败了,他在皇位之争上一直是属于进攻一方,朱棣不喜欢长子朱高炽是公开的事实,虽然有个皇太孙朱瞻基杵在中间做调和剂,但朱高煦并非没有机会,支持他的势力是以手握兵权的武将、勋贵为主,在明初,武将和勋贵的实力是大于文官们的,可为何他还是没能得到想要的?原因也很简单,正因为武勋们支持他,他才有了最后的失败。

有了武勋们在背后的支持,朱高煦自然不能再去刻意讨好文官集团,文武之争历来有之,武勋们还等着朱高煦继位后彻底压制住那些酸儒,朱高煦必须和他们站在一边。文官集团本也就不喜欢和朱棣比较相似的朱高煦,除了他们要坚决维护所谓的祖制外(朱元璋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也是把对朱棣的不喜放在了朱高煦身上。

朱棣怎么说都是篡位,他执政时期和文官集团的关系一直都比较紧张,夺位的时候还杀掉了被天下人称之为“读书种子”的方孝孺,别看“永乐盛世”搞得红红火火,其实文官集团是不屑一顾的,不过他总归是坐稳了江山,赶不下来了,所以,文官集团把目标放在了曾被朱元璋赞誉“孙有君人之识矣”的仁义太子朱高炽身上。

朱高炽这位肥胖的皇太子性格不错,和文官集团走得近,有一定的共同语言,文官集团希望通过朱高炽来达到他们心中理想的盛世,而不是让性情类似朱棣的朱高煦来延续被他们不屑一顾的“永乐盛世”,所以,文官集团是前赴后继不畏死的死保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不丢,朱高煦一直没有当上太子,除了性格方面的自大被朱棣担忧外,文官集团是居功至伟的。

别看朱棣是马上夺得的天下,在位的时候也是四处征讨,重用武勋,可他毕竟还是个明白的皇帝,知道大明朝要真的长治久安,到底是离不开文官士大夫的帮助,朱高煦得不到文官集团的支持是他始终不愿意废除朱高炽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朱高煦最后的希望也是被文官集团彻底打破,因为对文官集团的不尊重,让他完全没有了机会。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在最后一次出征塞外的归途中突然病逝,当时在他身边伺候的宦官马云在惊吓中找到了跟随出征的内阁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希望他们能出来主持善后事宜,这个时候,得到文官集团支持的朱高炽就占便宜了,杨荣和金幼孜秘不发丧,找工匠用锡器打造封闭的容器隐藏朱棣的尸体(后工匠被灭口)。

然后,在杨荣的安排下,金幼孜随军打掩护,杨荣亲自赶回京城,将朱棣驾崩的消息只告诉了太子朱高炽一人,当时的朱高煦已经被封在山东为王,但一直在准备谋夺皇位,并且派他的儿子在京城打听消息,可厌恶他的文官们怎么会把消息透露给他?朱高煦后来是在朱高炽顺利登基后才得知父亲去世,丧失了最后的机会。

如果朱高煦能放弃自大,适当交好文官集团,没准就会在朱棣病逝的时候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趁着朱高炽没来得及登基的空隙,联络支持他的武勋起兵,或许还能有那么一点点赢的机会,可惜,朱高煦重武轻文,而变局中掌握主动的却是文官。武勋们胆子大,可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到底也不愿意背着叛逆的名义陪着他疯。

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位皇帝登基后其实都对朱高煦采取忍让的态度,对他的封赏远远超过其他藩王,可朱高煦就是不服,终于在侄子朱瞻基执政时期起兵造反,但很快被镇压,想着祖父和父亲对他的态度,朱瞻基开始也没想着杀他,只是关了起来,该吃的该喝的也不少他一分,本来挺好,没准还有放出去的机会,但朱高煦的暴虐性子却将他送上了不归路,在一次不甘心的举动下,让自己付出了悲惨的代价,自比李世民的朱高煦终归还是比李世民差太远。

标签: 朱高煦明朝

更多文章

  • 钟会被杀之后,哥哥钟毓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钟毓,三国

    钟毓出身颍川钟氏,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元四年(263年),钟会兄长钟毓病逝,而就在这一年,钟会率领魏国主力十余万人马,与邓艾一起灭亡了蜀汉,紧接着,钟会吞并了邓艾的部队,加上收降了姜维的部队,整个蜀汉的人马都在钟会手中,整个兵力高达三四十万人

  • 三国时期魏延如果投靠曹魏,会是什么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三国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屡建战功。诸葛亮死后,魏延因和杨仪争权,兵败逃往汉中,被杨仪派马岱斩杀。值得注意的是,魏延逃亡汉中时,没有选择投降魏国,假如魏延不回汉中,直接投降曹魏,那么,以魏延的身份

  • 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真的是个冷酷无情的帝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太祖朱元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属于比较残暴的君主,当然这个残暴指的是对待政府官员,他对待老百姓的态度还是相当不错的,朱元璋在位的几十年里搞出不少大案要案,杀掉了数以万计的官员,即便是劳苦功高的开国功臣都杀掉

  • 嘉庆到底忍受和珅多久 嘉庆上位为何着急弄死和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和珅,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嘉庆和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和珅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官,他的贪腐,是清朝乾隆年间官风的一个体现。在乾隆皇帝的信任下,和珅作威作福,中饱私囊,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如此种种,即便是已经登基的嘉庆皇帝,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嘉庆皇帝登基后

  • 刘襄有背景且实力雄厚,为什么没能登基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襄,西汉

    刘襄的谥号是“哀”,史称齐哀王,“哀”字是对他一生的评价,同样也是在感叹他的不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刘襄是齐悼惠王刘肥的长子、汉高祖刘邦的长孙,刘肥去世后,刘襄即齐王位。公元前180年,汉朝的实际统治者吕雉因病去世,当时吕雉立的小皇帝刘弘没有根基也没有能力,根本无法震慑群臣。朝廷因为继承权的交接问

  • 春秋五霸分别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他们活了多少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五霸,春秋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崛起并称霸一方的国家,它们分别是齐国、晋国、楚国、鲁国和秦国。这些国家在当时具有极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这五个国家的君主都活了多少岁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齐国的君主。据史书记载,齐国的第一位君主姜子牙活了80多岁,他曾经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后

  • 历史五子是哪五子?他们有着什么样的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韩愈

    历史五子是指哪五位历史人物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关注。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但是只有少数人被后人称为“历史五子”。那么,这五位历史人物是谁呢?第一子: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强调了人的道德修

  • 三国时期关羽和张辽是什么官职?谁的权力更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三国

    三国演义中关羽与张辽是同乡,在早期两人又互相闻名,他们虽然是各自为政但很敬佩对方的武艺跟人品。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关羽与张辽,两人都是三国时期名噪一时的将星,都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杀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关羽曾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而张辽也曾以

  • 辕门射戟时,张飞为何没有被吕布激怒?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飞,三国

    辕门射戟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诸君心中肯定有一个遗憾:被后世尊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为什么不跟当时的天下第一高手吕布单挑?如果关羽跟吕布单挑

  • 司马昭执掌大权后为何会接纳先攻打东吴的建议?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昭,三国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带)人。司马昭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