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贺若弼:北周至隋朝时期名将,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但自恃功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95 更新时间:2023/12/30 0:51:38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隋朝时期名将,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自恃功高,心生怨怼,为隋文帝所疏远。大业三年(607年),以诽谤朝政之罪,为隋炀帝所杀。

人物生平

少时豪杰

贺若弼,少有大志,甚为骁勇,善于骑射,博闻强识,在当时有很大的名声。北周齐王宇文宪闻后,对他十分器重,用为记室。不久,封当亭县公,升小内史。

北周入仕

当时周武帝宇文邕当政,北周武帝对太子要求十分严格,太子宇文赟德行不端,害怕父皇知情,于是矫情掩饰。所以,太子的过失北周武帝一点也不知道。上柱国乌丸轨曾对贺若弼说:“太子一定不能身担大任。”贺若弼对此很是同意,劝乌丸轨去告诉北周武帝。乌丸轨便借机对北周武帝说:“皇太子不是帝王人选,我也曾和贺若弼讨论过这件事 。”北周武帝忙召问贺若弼。贺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已不可动摇,且牢记父亲临终遗言,恐祸及其身,于是回答说:“皇太子德行操守日有所新,我没有看见他有什么缺点。”北周武帝听后默然不语。事后,乌丸轨指责贺若弼出卖了自己。贺若弼却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君主若不有所隐藏,就会失去臣服于自己的大臣;大臣若不有所隐藏,就会失去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我不敢轻率发表对太子的评议。”果然,后来太子继位,乌丸轨被诛杀,贺若弼却免受其祸。

公元579年(北周大象元年),贺若弼随上柱国、行军元帅韦孝宽攻克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寿阳(今安徽寿县)等数十城,使长江以北土地都划入北周。其中贺若弼所出计谋居多,于是拜为寿州(今安徽省寿县)刺史,改封襄邑县公。

次年,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总揽朝政,众心不服。相州总管尉迟迥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起兵造反。杨坚怕贺若弼随之生变,急派亲信长孙平取而代之。

官拜总管

公元581年(隋开皇元年),杨坚受禅登基,改国号隋,是为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之志。杨坚查访可胜任者戍镇江淮。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没有比得上贺若弼的。”杨坚很是赞同。于是杨坚拜贺若弼为吴州(今扬州一带)总管,镇江北要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委派给他平陈之事,经略一方,作灭陈准备。贺若弼欣然从命,并给寿州总管源雄赋诗一首,写道:“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然后赴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任所,整军经武。

公元587年(隋开皇七年),杨坚多次谋议灭陈之策,高颎、杨素、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争献平定江南的计策。贺若弼也献取陈十策,获得隋文帝称赞,赠赐宝刀。

击破陈军

公元588年(隋开皇八年)十月,杨坚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又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由晋王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声势浩大。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八路攻陈,贺若弼为行军总管,率军出广陵,集中在长江北岸。攻陈前,贺若弼卖掉老马,大量购买陈船,藏匿起来,又买破旧船只五六十艘,泊于小河,使陈军以为隋军没有战船。又多次将换防士兵集于广陵,大张旗帜,营幕遍野,还使士卒沿江射猎,人马喧噪,陈军因被迷惑,所以毫无察觉。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正月初一,长江下游隋军乘陈欢度元会之际,分路渡江。贺若弼军提前发起进攻,出广陵南渡。陈军猝不及防,慌溃而逃。初六,贺若弼军乘势攻占陈南徐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擒其刺史黄恪,俘获敌众6000余人,均优待释放。贺若弼军军令严明,秋毫无犯,有军士拿民间一物者,立斩不赦。又进军蒋山的白土冈,先后击败陈将田瑞、鲁达、周智安、任蛮奴、樊毅、孔范、萧摩诃等。贺若弼于是从北掖门入城。但此时西路军总管韩擒虎已率五百骑兵于朱雀门先期入城,并俘获陈后主,占据了府库。贺若弼令将陈后主带来一看,陈后主惶恐流汗,甚为惊恐,多次下拜。贺若弼对陈后主说:“小国的君主给大国公卿下拜,这是礼所当然的。你也不要害怕,入朝定能做个归命侯的。”但是贺若弼愤恨自己没有先期抓获陈叔宝,功劳在韩擒虎之后,就与韩擒虎争功相骂,甚至挺剑而出。

加官进爵

隋文帝听闻贺若弼立功,很是高兴,下诏褒奖,晋王杨广却认为贺若弼先期决战,违反军命,于是把贺若弼交给了执行军法的官员。隋文帝杨坚召见贺若弼,很是赞赏,赐给御坐,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真食襄邑三千户,给予许多赏赐,又把陈叔宝的妹妹赐给他做妾。拜右领军大将军,不久转右武候大将军。

灭陈以后,贺若弼地位更加显贵,他的兄长贺若隆做武都郡公,弟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为刺史、列将。贺若弼家有珍玩不可胜数,婢妾都身穿绫罗绸缎,生活奢侈。

除名为民

从此,贺若弼骄傲自满,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贺若弼仍为将军,心里很是不平衡,还将不满的情绪显露出来,因而于公元592年(开皇十二年)遭致罢官。而贺若弼怨气愈甚,又过了几年,隋文帝将贺若弼下狱。隋文帝责问他说:“我任命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却总是放言,说这两个人只是酒囊饭袋,这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我的老朋友了,杨素,我的舅子。我都知道他们的为人,所以才说这些话。”公卿认为贺若弼怨愤过重,奏请处以死刑。隋文帝犹豫数日,考虑到他的功劳,于是免他一死,除名为民。几年之后,贺若弼恢复了爵位,但隋文帝忌其为人,所以不再被任用。然而每次宴请赏赐,都给他很高的待遇。

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隋文帝于仁寿宫赐宴王公,席间诏贺若弼作五言诗,所作诗中词意愤怨,隋文帝看后还是宽容了他,并没对他治罪。有一次,突厥使者来朝拜,隋文帝让他射箭,使者一发即中,隋文帝说:“除了贺若弼,这里没有人能比的过他了”。于是命贺若弼引弓射箭,果然也是一发即中,隋文帝见了非常高兴,对突厥使者说:“此人是上天赐我的!”

惨遭诛杀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杨广即位为帝,贺若弼就更加被疏远了。公元607年(大业三年)七月,贺若弼随杨广北巡至榆林。杨广命人制造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用来接待突厥民可汗及其部众。贺若弼认为这太过奢侈,与高颎、宇文弼等人私下议论,被人所奏。杨广认为他这是诽谤朝政,于二十九日(公元607年8月27日)将贺若弼与高颎、宇文弼等人一起诛杀,时年六十四岁。

标签: 贺若弼北周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韦孝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韦孝宽,南北朝

    韦孝宽(509年~580年12月19日),名宽,一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人,武威太守韦旭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的军事家。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孝宽早年在北魏多次参与战事有功而昇迁,成功指挥玉璧之战,攻灭北齐统

  • 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北伐能够成功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魏延,子午谷奇谋

    还不知道:诸葛亮如果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北伐能成功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主政蜀汉北伐曹魏的时候,魏延曾提出了一个谋略。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自己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

  • 李商隐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商隐,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生活艰苦李商隐出身唐朝宗室,虽属皇族,但为远支且家道

  • 邓芝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邓芝,三国

    各位对蜀汉将领邓芝,一定有所耳闻吧邓芝,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人。他是邓禹的后人,邓禹是东汉中兴名将,他年少成名,青年封侯,晚年帝师,他的一生可以说基本很顺。汉明帝当政后,命人将辅佐汉光武帝重建汉室的二十八位大功臣画在南宫云台上,邓禹便是二十八功臣之首。汉末时期,邓芝入蜀定居后不被重用,之后益州从事张

  • 和珅都做过什么样的官职 和珅贪污的钱换做现在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和珅,贪官

    对和珅一生都做过什么官,贪污了多少钱,他又有哪些敛财手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非和珅莫属,他是清朝满洲正红旗人士,原名叫做钮钴禄善保,科举失利后,成为了乾隆的侍卫,直到23岁,才在乾隆面前脱颖而出,从此,仕途一帆风顺,深得乾隆的宠爱,并将

  • 和珅,纪晓岚和刘墉三人相比 谁的权力是最大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和珅,刘墉,纪晓岚

    对真实历史中的和珅、刘墉和纪晓岚,到底谁的权力最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些年随着《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等清朝古装剧的播出,让纪晓岚、和珅、刘墉等清朝大臣的形象家喻户晓。但是也许大家也有个疑问,那就是在真正历史的这三位大臣,他们是什么样子呢?他们

  • 曹操在面对刘备投靠自己的时候 曹操为何还看得起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曹操

    刘备当初打仗总是屡战屡败的,曹操在面对如此刘备的时候,曹操为何还看得起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要是刘备出身民间,无身份和背景,也没有贵人相助,可以说连运气都没有。吕布偷袭刘备城池的时候,导致刘备腹背受敌,最后丢失徐州,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投靠曹操

  • 王连是什么来历?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连,三国

    南阳郡是设立于秦昭王三十五年的郡级政区,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南阳郡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其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与益州巴西郡堪称是蜀汉盛产名将最多的两个郡。汉末三国时期诞生了魏延、黄忠、李严等名将,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名将王连也是其中一个。对于王连,在三国历史上

  • 东吴偷袭荆州埋下了多少隐患 东吴为何要反这种重大错误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吴,荆州

    对为何说东吴袭取荆州得不偿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能相互掣肘制衡,其实也是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是三国之间的实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有一方做大或弱小,打破相对稳定的对峙局势。史实中,不光诸葛亮做过“草庐对策”,也就是三国演

  • 萧何作为韩信的恩人 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萧何,韩信

    对萧何为什么杀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是秦末乱世中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此人“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根本不可能一统天下。但韩信最终还是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只是关于韩信之死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点,虽然刘邦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