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4/2/3 4:49:46

努尔哈赤的儿子众多,能力不错的也不在少数,那么他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实际上皇太极压根就不是努尔哈赤选定的接班对象,他是贵族内部民主选举出来的。

一、努尔哈赤原本想把大位传给多尔衮?

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68岁,这个时候的皇太极35岁,正值壮年。而多尔衮当时才15岁。说实话,在后金帝国还没有稳定的情况下,让一个15岁的孩子继位,风险是很大的。至少从中原王朝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可取的。

毕竟五代十国中,因为传位给幼子而丧失江山的情况历历在目,稍微读点历史,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观点抛弃,为啥?因为那是后金,那是一个没怎么读过历史的帝国。努尔哈赤虽然很有才,但整天抱着一本《三国演义》当兵书,你觉得他的文化水平能有多高?他根本不知道在乱世传位给幼子有多危险。

但是这个孩子是不是多尔衮呢?其实我们看当时这些子嗣的待遇,就能发现,多尔衮的待遇很不显眼。

1624年,在后金的新年晚会上,除了四大贝勒以外,阿济格排名第六,多铎排名第七,多尔衮压根就没资格亲自给努尔哈赤祝贺。

此外,努尔哈赤去世之前,多铎只有13岁,但是却已经成为了正白旗旗主,封贝勒,旗下拥有35个牛录。而当时的阿济格和多尔衮只有15个牛录,完全没法和多铎相比。多尔衮的头衔也比不上多铎,根本没当上正儿八经的旗主(1个牛录一般有300人)。

所以说,按道理努尔哈赤显然是更加偏爱多铎的。即使要传位给大妃(正妻)阿巴亥的孩子,也是应该传给多铎,而不是多尔衮。

多尔衮只比多铎大2岁,本身就没啥区别。在各种待遇上,多尔衮也比不上多铎,他凭什么能继承努尔哈赤的大位呢?

所以说,部分史料中,称阿巴亥拿出努尔哈赤的遗嘱,让多尔衮继承大位,这是不合理的。除非是阿巴亥特别偏爱多尔衮,有意为之。

二、皇太极是贵族们选出来的后金大汗。

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便逼着大妃阿巴亥跟着殉葬了。等于说,年幼的多尔衮、多铎,同时丧父丧母,失去了依靠。

即使当时他们手里有一定数量的牛录,也翻不起大浪来。因为他们没有军功,纯粹是贵族老爷,这谁能服气呢?再说了,跟着这么点大的孩子混,能有前途吗?

所以说在努尔哈赤没有留下确凿遗嘱的前提下,多尔衮、多铎这类小孩儿,自然而然就被排除出了继位候选人的范围。那么为啥是皇太极呢?

努尔哈赤时期,四大贝勒已经是权倾朝野的人物了。他们手里都有军权,哪怕是努尔哈赤,遇到大事也得找他们商量着办。

等到努尔哈赤去世了,四大贝勒自然是大汗之位的重点候选人。四大贝勒分别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

其中阿敏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所以相对于其他3位,差了点意思,不具备竞争力。那么代善、莽古尔泰,比皇太极差在哪儿了呢?

努尔哈赤的太子褚英被废以后,皇次子代善就是最年长的儿子了。代善不仅宽厚,而且屡立战功,有大将之材。所以努尔哈赤一度将军国大事都交给了代善,而且还打算把自己的汗位传给代善。

这也没毛病,四大贝勒之中,代善的威望最高,又是首席贝勒,其他三位也没资格反对。那么为啥代善就失去了继承权呢?

从野史角度来说,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可能存在私情。这事儿还被皇太极抖了出去,因此努尔哈赤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从正史角度来看,代善对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岳托、硕托非常不好,常常虐待他们,甚至导致硕托差点因此叛逃。努尔哈赤因此让岳托、硕托和代善分家,同时废掉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说实话,正史的解释太牵强,代善对儿子好不好,和他能不能担任太子之位,似乎没什么瓜葛。野史虽然有点儿露骨,但是一旦努尔哈赤怀疑了这一点,那代善是肯定不能做太子了,所以似乎更加合理。

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五子,也是嫡子。他的母亲富察氏,本来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估计是代善的魅力十分惊人,所以说,富察氏和代善也传出了绯闻。

好家伙,代善究竟是何方神圣?为啥两任大妃都跟他搞暧昧呢?无风不起浪,莽古尔泰为了邀宠,居然主动弑母,这可把努尔哈赤给恶心坏了。此外,这种行为在整个后金贵族圈子里,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连生母都敢杀,他要是做了大汗还得了?因此莽古尔泰也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

相对来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身上,就没什么劣迹了。而且他也是四大贝勒之一,手握军权,立下不少战功,选他当大汗,似乎不成问题。

三、一切都是皇太极的阴谋?

皇太极,其实原来的音译是“黄台吉”。台吉是蒙古贵族的一种称呼,和贝勒、贝子差不多。黄金家族的女婿们,为了彰显身份的尊贵,往往会在前面加上“洪”、“黄”、“红”等字,所以黄台吉其实是皇太极的一种称呼,并不是名字。

后来皇太极称汗称帝了,汉人士大夫不知道蒙古草原上有一大堆“黄台吉”,他们为了拍马屁,说皇太极有天命,“黄台吉”和中原王朝的“皇太子”读音类似,这是天命所归啊!

所以后来的翻译里,就将黄台吉翻译成了皇太极。知道内情的满人虽说捂着嘴在笑,不过也认可了这一点,反正对他们没坏处。

有一种说法,代善下台,多尔衮、多铎失去继承权,都是皇太极一手造成的。当年努尔哈赤说在自己百年之后,要把子孙和大妃都托付给代善。

这下代善可就火了,为此多尔衮、多铎的母亲阿巴亥,的确有几次带着点心前往代善家中,而且在宴会上,常常和代善眉来眼去。

这事儿可以理解,女真族过去有收继的习俗,父亲死了,小妈可以改嫁给继承家产的长子。阿巴亥比努尔哈赤小31岁,当时不过37岁,还不算太老。她也想在努尔哈赤死后找个新靠山。

可当时努尔哈赤已经是大汗,这点面子还是要的。私底下有这种行为,努尔哈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事情一旦摆到台面上,那就不好看了。

而一个叫德因泽的庶妃,偏偏就把这件事捅了出来,连我们都知道了,可见当时传播有多广。努尔哈赤的老脸挂不住啊!如果还让代善或者阿巴亥的儿子们继位,那不是抽自己的嘴巴子嘛!

德因泽并不得宠,也没有子嗣,即使扳倒了阿巴亥,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呢?冒着这么大风险干这事儿,肯定有利益原因。所以很多人将这件事的幕后主使,指向了皇太极。

因为阿巴亥不仅和代善有来往,也曾经对皇太极示好,结果被皇太极拒绝了。所以皇太极是知道阿巴亥和代善搞暧昧这件事的!

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四大贝勒不仅让阿巴亥殉葬,而且还让名不经传的德因泽跟着殉葬,会不会是皇太极杀人灭口呢?

标签: 努尔哈赤皇太极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楷是什么反应?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楷,三国

    高平陵之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魏国,是魏国建立以后的一次重大政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把曹爽以及党羽一网打尽。按照史料记载,这次事件中,司马懿一共镇压了五千多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曹魏的宗室。整个曹家从此一蹶不振,皇帝曹芳也成为司马家

  •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乾隆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

  •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虞翻,三国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虞翻在三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当你读完《虞翻传》,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出身会稽虞氏,是当地的高门大族,家族五世治易,是两汉象数易学之集大成者。他曾在奏疏中点评了当世几乎所有的易学大师:颍川荀爽(荀彧从父),大名士马

  •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洪遵,南宋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

  •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炎,晋朝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晋武帝司马炎并非昏君,他儿子众多,为何非得立一个智力堪忧的儿子当继承人呢,主要是封建帝制不容随便推翻,加之他为了稳定自己的长久统治,所以才把司马衷推上王座。一、关于“嫡长子继承制”众所周知,古

  • 弘昼为什么被称为荒唐王爷 弘昼是在明哲保身还是真就荒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弘昼

    还不知道:乾隆弟弟弘昼为何人称荒唐王爷?历史上他是真荒唐还是明哲保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56年,79岁的愉妃被安排侍寝,太监一脸惊讶,以为皇帝年老眼花看错了,立即贴近乾隆耳根大声说:“陛下,愉妃娘娘快80了,你换个年轻的吧!”万万没想到,乾隆一把打

  •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范文程,清朝

    范文程,清朝开国重臣,帮助清朝统一了全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作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最早投奔满清的汉人之一。他为了帮助满清打败明朝,一生鞠躬尽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人则认为他是汉奸。那么,范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算不算汉

  •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景帝,汉朝

    还不知道: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

  •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冏,东汉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

  •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胤祥

    历史上雍正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他们俩关系好到了哪种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陪伴的还是在历史上向来以对待兄弟刻薄出名的雍正,别看雍正对待其他兄弟动辄夺爵圈禁,甚至将八弟胤禩和九弟胤禟折磨致死,连同母的亲弟弟胤禵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