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4/1/22 1:06:41

范文程,清朝开国重臣,帮助清朝统一了全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作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最早投奔满清的汉人之一。他为了帮助满清打败明朝,一生鞠躬尽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人则认为他是汉奸。

那么,范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算不算汉奸呢?

范文程出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在后金军队攻下抚顺后,范文程和兄长范文寀一同去面见了努尔哈赤,从此便开始为后金效命。

最开始的时候,范文程只能参与一些谋划指挥类的简单事宜,并没有得到努尔哈赤的重用。

皇太极即位后,设立了一个文馆,专门培养读书人。范文程由此成为文馆书房官之一。在随军出征期间,范文程常常会先进行一些招抚工作。由于他能言善辩,清军在他的帮助下,常常会兵不血刃地收复一些城池。

当然了,范文程也会打仗。他常常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了不少功劳。智勇双全的范文程,很快在清军中扬名。由于战功卓著,他也被皇太极授予了游击世职。

范文程做得最多的,还是担任皇太极的说客,全权负责明将的招降工作。比较著名的故事,是范文程招降洪承畴

当时洪承畴以绝食相逼,拒降态度非常坚决。但凡是前去劝降的官员,多半都会被洪承畴给骂回来。

但范文程在劝降时,则是默默承受了洪承畴的痛骂。等到洪承畴骂累了,范文程才开始与其谈天论地,反而对招降一事避而不谈。

经过一番努力与观察,范文程以“洪承畴掸开身上的尘土,不可能不惜命”为理由,力劝皇太极继续劝降。皇太极因此收复了大将洪承畴。

随着皇太极对范文程越发倚重,范文程也知恩图报,工作得越发卖力。

在帮助清朝军队一路征讨的过程中,范文程可谓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而皇太极每每商议军国大事,也都会询问他的意见。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皇太极死后,福临登上皇位,是为顺治帝。此时范文程被拨入了镶白旗下,归属于旗主多铎统领。按照当时的制度,旗主夺取人妻并不违法,多铎由此抢夺了范文程的妻子,这让范文程非常恼怒。

由于当时范文程在朝中地位显赫,诸王贝勒在商议之后,决定罚多铎银一千两,夺其十五个牛录。尽管风波平定,但范文程却依然忧心忡忡,而这件事也为他后来隐退埋下了伏笔。

不久之后,多尔衮听取了范文程的意见,开始以驱赶大顺军为理由进军北京。攻取北京看起来容易,但要让民在四十多天里就接受两个政权却实在太难。范文程让清军坚决打起“驱贼复仇”的旗号,维持军纪禁止抢掠,终于让民心暂时安定了下来。

然而清军毕竟属于异族入侵,全国各地人心波动,社会仍然处在混乱中。范文程为了定国安邦,昼夜操劳,佐治国政。尤其是在他提出以帝王规格厚葬崇祯皇帝,并且为吊死他的罪槐套上锁链后,明朝官员和百姓,才开始渐渐平稳下来。

随着多尔衮的欲望一步步膨胀,范文程开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本来他受皇太极厚恩,理应辅助福临,誓死效忠。但由于多铎夺妻事件在前,范文程如果要避免报复寻求庇护,又必须投靠到多尔衮的阵营中。这让范文程非常为难。

最终,范文程干脆以病为由,蜗居家中不理朝政。直到多尔衮死后,顺治帝重新掌权,范文程才终于又复官回岗。顺治帝为了表达对他的尊敬,曾专门派人去范文程家中画了画像,放在皇宫内不时观看。

康熙五年,范文程因病去世,享年70岁。

说起来,范文程之所以主动投靠努尔哈赤,其实是和当时的制度有一定关系。范文程在18岁时就考取了秀才,但却在进士考试中接连碰壁。作为名臣之后,范文程心中一直有着大展宏图的梦。但想在明朝当官,就只有成为进士这一条路。

眼看着明朝江河日下,范文程却苦于不能一展身手。相比之下,当时的后金正是蓬勃发展,急需人才之时。为了一展抱负,范文程这才投向了努尔哈赤。站在汉人的立场来说,范文程的民族意识不强,确实当属汉奸之列。

不过,范文程对皇太极却是一生忠心耿耿。在奉命祭告太宗山陵时,范文程悲伤地趴在地上哭,旁人都扶不起来。这份情谊却又让人动容。

标签: 范文程清朝

更多文章

  • 汉景帝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汉武帝继承大统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景帝,汉朝

    还不知道:汉景帝共有14个儿子,汉武帝为何能继承大统,其他儿子结果怎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汉朝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前后历时四百余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汉武帝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名垂千古,他的

  •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冏,东汉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

  •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胤祥

    历史上雍正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他们俩关系好到了哪种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陪伴的还是在历史上向来以对待兄弟刻薄出名的雍正,别看雍正对待其他兄弟动辄夺爵圈禁,甚至将八弟胤禩和九弟胤禟折磨致死,连同母的亲弟弟胤禵都被

  •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庶,三国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一、三国博弈

  • 孔有德是什么人?他能受到重用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孔有德,清朝

    孔有德,明末清初将领。原为毛文龙部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孔有德生于万历年间,辽东盖州卫人,祖籍山东。孔有德是矿工出身,虽不识字,但“长于弓马”。所以当辽东一带被后金占领后,他便应征入伍,投在明将毛文龙的麾下。由于孔有德“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因

  •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于成龙,清朝

    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从副榜贡生历任知县开始、因政绩突出不断被朝廷提拔,数十年来在知府、按察使、巡抚、总督等任上,严守初心,一如既往地秉公办事,关心百姓疾苦,生活节俭、拒绝,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

  •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夏侯惇,夏侯渊

    对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到底谁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这一点不难发现!三国中,曹操用兵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看重出身,若是曹家儿郎,那么他们便可以成为曹操手下的统帅,比

  •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吕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被评为三国第一猛将,那么他的师傅是谁?为何他能所向无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吕布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所向无敌,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三个原因,也就明白吕布的师傅究竟是谁了?吕布若问三国中,谁的战斗力最强,那么答案

  • 商鞅和白起都没有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能够只身而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白起,张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秦国重臣,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和张仪都是秦国重臣、功臣,商鞅主持变法改革为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奠定了基础;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斩敌百余万,攻城近百座;张仪出使诸侯,以“横”破“纵

  • 衣带诏事件之后,张飞是如何从曹魏八名大将中的围剿中脱困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飞,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与董承等人参与“衣带诏”泄密之后,曹操杀掉了董承和董贵妃,然后东征,进攻刘备。刘备派孙乾向袁绍求救,袁绍以小儿子身患疥疮,命已垂绝为由,不肯发兵相救。无奈之下,张飞建议刘备趁夜偷袭曹操营寨,刘备采纳了张飞的建议。然而,刘备的劫营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