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朱元璋出征前,将士兵的妻子集中起来是做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出征前,将士兵的妻子集中起来是做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70 更新时间:2024/1/21 6:34:00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国初事迹》中记载:

出征阵亡及病故军妻,俱令于寡妇营居住,不许出营,令人巡绰及把门,在外男子无故入营问罪。

这段话是朱元璋对李善长说的几句话,大意是要李善长把那些阵亡将士的妻子囚禁起来,不让她们任意出去,同时也不准其他男子无故进到寡妇营。此举表面上看是朱元璋的义举,是为了告慰那些战场上牺牲的将士们,朱元璋专门将这些战士遗孀集中保护起来,这是好事啊,可在李善长看来,这是朱元璋卑鄙自私的做法。

试问,朱元璋跟“寡妇营”有何关联,为何刘基会如此反感老朱的做法呢,“寡妇营”是怎么产生的呢……要明晰这一连串的疑问,不得不从朱元璋举事前后说起。

“寡妇营”的前身是“妇女营”,它是朱元璋设立的,但这件事,正史却没有记载。

据《国初事迹》记载,朱元璋每次兴兵打仗之前,都会干一件事,那就是他要把这些出征将士的妻子控制在城中,把她们集中起来。朱元璋对士兵们说的,当然是为了让他们专心作战,会安排好专门的人统一照顾他们的妻儿,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妻子都是人质罢了,这样战士们才会更加勇猛,而且也不用担心会有临阵叛变的事情出现,因为他们的妻子乃至于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全在朱元璋的掌控当中。

朱元璋这个损招,与他的出身和遭际有很大的关联。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一生是励志、逆袭的一生。在封建王朝400多位帝王之中,能与朱元璋比出身且逆袭成王的,基本找不出第二个。所以老朱确实有两把刷子。从一个买不起墓穴埋葬亲人的少年,到饿着肚子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朱元璋凭着勤奋、果敢和赤诚,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最终不但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也扛过了红巾军的大旗。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能干的女人。朱元璋的妻子马氏就是马秀英,日后的马皇后,我们知道,老朱能稳坐江山,与马皇后在背后默默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老朱娶到马氏,也是他的运气。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

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40岁的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整整16年,老朱一路走来,从草根逆袭为言出法随的千古帝王,他深知到手的江山来得太不易,所以在他眼里容不得臣子的半点背叛,哪怕是一点点的异议都不允许。

朱元璋“挟妻子以令将士”

古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今有朱元璋“挟妻子以令将士”。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多疑和“小心眼”,诚惶诚恐怕到手的江山易主,所以他才会想出这么个“奇招”。

从战争的角度来说,老朱还是颇有心思和心得的,怎么说呢?我们知道,古代冷兵器时代,很多战争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古代的军事装备不行,除了大刀长矛,再就是拼人数。而这里面最关键的当属人和。人心齐则泰山移。

古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管是大仗小仗,部队的士气绝对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就像许多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一样。开战前领导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鼓舞士兵的士气,再加上酒肉管够等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建立起部队必胜的信念。到朱元璋这里,他给将士们加油鼓劲的手段就显得十分与众不同了,他把战士们的妻子召唤到一起,集中安置。

尽管老朱有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诸如将士们在外无暇照顾妻儿,现在好了,皇帝把这些家属一起集中起来好好照顾,以免除出征将士们的后顾之忧,你看看,这是何等的荣耀。可事实上真是这样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当然,那些替朱元璋出生入死的战士也不是糊涂人。

真正有能力的将领,为了让将士听命于自己,必须以德服人,同时给将士们希望和未来,朱元璋这种阴损方法,带来的后遗症是相当严重的。

在作战过程中,大都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情况出现,因为妻儿老小在老朱手里,虽然这些将士们不敢懈怠、奋勇杀敌,可这是无形的绑架,将士们直接牺牲的自然不在少数。

朱元璋的做法遭人诟病

在执政前半期,朱元璋确实干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堪称好皇帝,可是由于自己的皇位来之不易,所以到了后半期,就开始变得疑神疑鬼,总是担心自己的位子被他人所夺取,以至于很多开国功臣都死于他的屠刀之下。而他的一些做法,更是让人难以理解。

当“妇女营”变成了“寡妇营”之后,朱元璋的做法也相当奇葩。就如文章开头所讲,朱元璋不允许这些遗孀任意出去,更不允许她们与其他的男性接触。

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是给活着的将士看的,让他们知道就算自己在战场牺牲了,自己的老婆依旧得到人身安全,不会被他人随意欺辱。但老朱这样做真的好吗?

朱元璋在位期间有一次发生大旱,南京城好几个月不下雨,朱元璋心急如焚,他觉得此天灾应是有人受了冤枉,这是民怨聚集导致的结果。老朱问谋臣刘伯温当如何化解。刘基说他只需要做好三件事,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散寡妇营,理由是“出征阵亡、病故军士之妻数万,尽令寡妇营居住,阴气郁结”。

老朱觉得有道理,听了刘伯温的建议,解散了“寡妇营”,可是之后一段时间,仍然天旱无雨,于是他把怒气撒到刘伯温身上,驱除他回家了,后来朱元璋统一北方后,才又重新用刘伯温。

可以说,朱元璋对于部队的这种做法虽然很有效果,但也伤了很多忠勇将士的心。毕竟让家属一同出征冒险是很不负责任的。所以后世很少会采用这种不信任的手段掌控部队。毕竟由将士们的内心所表达出来的忠诚才是真正的忠诚,那些伪忠臣,到头来只会导致亡国。

还是那句话,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汉中之战中魏延的表现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延,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双方展开大战,打的难分难解,非常激烈,刘备必须要夺汉中,曹操死活不想退步,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这里只讨论演义。在汉中争夺战中,魏延表现的非常出彩,魏延勇猛善战,两次大战庞德,还一箭射中曹操,将曹操的门牙折断了两个,差点送曹操上

  • 历史上元氏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废黜帝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氏,南北朝

    元姑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之女,生母为元诩最宠爱的嫔妃潘外怜,祖母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胡太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泰元年(528年),北魏胡太后拥立孙女元氏为帝。但过了不到一天,胡太后就宣布元氏为女子而将其废黜。为何胡太后要拥立元氏为帝而又将其迅速废黜呢一,出身皇

  • 苏麻喇姑的一生有多传奇?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麻喇姑,清朝

    苏麻喇姑一个在史书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的宫女。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1705年九月初七,清宫中一位年长的宫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为该宫女举办隆重的葬礼。这位宫女不是别人,正是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麻喇姑的话,肯定是“传奇”无疑。苏麻喇姑的特别之处至少体现两方面:苏麻

  •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

  • 朱标不死蓝玉就没有事情吗 最后朱棣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标,蓝玉

    对朱标不死蓝玉就不会死,朱棣也不会造反,是这样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朱标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接班人了,经过深思熟虑,他没有选择其他儿子,而是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面对这么年轻且无经验的接班人,朱元璋开始大杀功臣。

  •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汤,汉朝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荀彧,东汉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曹操的众多谋士里,荀彧地位与郭嘉相当。只不过郭嘉更偏向于军事上的谋略,一直和曹操南征北战,而荀彧属于朝政性谋士。战略

  • 汉献帝最恨的人是曹操吗?非也,是李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献帝,汉朝

    要说历史上过的最惨的皇帝,汉献帝必须有姓名,可以说,刘协在帝王之家没有过过一天的舒适的生活,他的一生都被掌握在权臣的手中,那么汉献帝最恨的人是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最初就是董卓被引进宫中来平叛宫中的叛乱,但由于董卓的势力过于强大,所以汉献帝就被架空了。后来在逃亡回到洛阳,

  • 向朗: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被罢免后专研典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向朗,蜀汉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

  • 司马炎被立为王太子后,司马昭为何就突然病死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昭,三国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公元265年,司马家发生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司马炎被立为晋王太子,另一件就是在司马炎被立为王太子后,司马昭突然病死。由于司马昭死得突然,因此让人不由得对他的死生疑。其中,罗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