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侯君集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结局如何?

侯君集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3/12/18 4:26:36

侯君集出身上谷侯氏,家里世代做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侯君集平定吐谷浑,安定西域,为唐朝立下大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但侯君集后来犯了大罪,让李世民伤心透顶,再也不想去凌烟阁了。那么侯君集犯了何罪,让李世民再也不想去凌烟阁观摩功臣画像呢

一,追随太宗

侯君集为人骄傲自大,喜欢炫耀,但因为武艺高强而被李世民看重,进入秦王府效力。侯君集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因此得以获封左侯、车骑将军、全椒县子。玄武门之变时侯君集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更得李世民重视,得以获封左卫将军、潞国公。

二,讨伐吐谷浑

贞观四年(630年),侯君集升任兵部尚书,参与朝政。吐谷浑可汗伏允屡次侵扰唐朝边境,李世民因此封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副总管,征讨吐谷浑。唐军到达鄯州,侯君集向李靖进谏说:“我军突然到达而敌军没有防备,应该挑选精兵,长驱直入发动突袭,这样一定能获得胜利。”李靖听从,于是派精兵突袭,大败吐谷浑。

伏允收集败兵,逃入沙漠,想要以此躲避唐军。李靖于是分兵两路,自己率兵从北路追击,让侯君集从南路追击。侯君集因此率军急行两千余里,到达星宿川、柏海等地,屡败吐谷浑大军,取得胜利。最后侯君集与李靖在大非川会师,成功平定吐谷浑。贞观十一年(637年),侯君集获封陈州刺史、陈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他升任吏部尚书,开始阅读诗书,参与官吏考核,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声望越来越高。

三,进军西域

高昌国王麴文泰投靠西突厥,阻断唐朝与西域的往来。李世民因此于贞观十三年(639年)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讨伐高昌。麴文泰听闻唐军讨伐高昌,认为高昌与长安相距甚远,路上多为沙漠,唐军后勤补给困难,难以到达高昌,因此不以为意。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军逼近高昌,麴文泰惊惧身亡,子麴智盛继任国王。侯君集率军抵达柳谷,众将请求趁高昌国丧发动突袭。侯君集反对,认为唐军是仁义之师,不能乘人之危,于是大张旗鼓的向高昌进军。

侯君集派人劝降高昌的田地守将,遭到拒绝,唐军于是攻城。唐军制造抛石车,向城内扔巨石,很快破城,随后唐军围攻高昌都城,麴智盛十分畏惧,便向唐军求和,侯君集因此让麴智盛开城投降。麴智盛寄希望于西突厥救援,便拒绝投降,死守城池。西突厥听闻唐军前来,畏惧逃跑。侯君集便命士兵加紧攻城,麴智盛见粮尽援绝,于是开城投降。侯君集命人将麴智盛及高昌官吏押往长安,刻石纪功。但侯君集贪图高昌财货,使得唐军将士把不少高昌财物私吞。

四,谋反被杀

及侯君集谋反伏诛,太宗与之诀,流涕谓之曰:“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大唐新语·卷十一)

李世民听闻侯君集私吞财宝,便命人将他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侯君集立有大功,完全可以抵消过错,便为他上书求情。李世民于是释放侯君集,但侯君集却一直因此闷闷不乐,怨恨李世民。

贞观十七年(643年),侯君集鼓动受排挤的洛州都督张亮谋反,但张亮却将此事秘密告知李世民。李世民认为谋反的事只有侯君集与张亮两人知道,如果侯君集死不承认,那事情就无法追查清楚,因此没有追究,仍然厚待侯君集,把他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太子李承乾受到其父李世民冷落,担心会遭废黜,便与侯君集秘密联系,一同反对李世民。侯君集与李承乾筹划推翻李世民,但是担心事情败露,因此一直心怀恐惧,经常半夜起来叹息。

不久李承乾谋反之事败露,遭到李世民废黜,侯君集也被逮捕下狱。李世民认为侯君集为唐朝立下大功,不能受到羞辱,便亲自审问侯君集。李世民不忍杀掉侯君集,便向群臣询问意见,希望他们能为侯君集求情,放其一命。没想到众臣认为谋反是大罪,必须处死侯君集。李世民无奈,亲自与侯君集诀别,命人将其处死,但饶过了侯君集的一个儿子。

总的来说侯君集平定吐谷浑与高昌,为大唐立下大功,但他贪图财货,因此遭到李世民惩罚。侯君集为人高傲且心胸狭窄,自以为立下大功,却遭李世民囚禁,于是愤懑不满,同李承乾结交谋反,想要报复李世民。但是最终侯君集阴谋败露,被李世民处死。李世民素来优待功臣,多次放过侯君集,可见其对功臣感情深厚。但是侯君集联合李承乾谋反,使得李世民的内心遭受很大打击,不愿意再上凌烟阁。

标签: 侯君集唐朝

更多文章

  • 在思想 、理学等方面,周敦颐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敦颐,北宋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

  • 乾隆都没有杀和珅 嘉庆为什么要杀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珅,清朝

    还不知道:真实的和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乾隆没杀他,嘉庆却杀了他?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和珅,和中堂,和大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王刚老师,曾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这个角色。其演技精湛,表演逼真,使得王老师一度成为了和珅的专业户。基本

  • 曹魏政权中除了宗族和五子良将,实力最强还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典,三国

    俗话说乱世处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麾下名将很多,在宗族将领中,打仗比较厉害的有曹仁和夏侯渊,宗族之外,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五子良将,除了宗族和五子之外,还有哪些大将打仗比较厉害呢?有两位大将战绩不错,非常会打仗,统兵打仗甚至不在五子良将之下。第一位,李典。

  • 三国时期魏延与马岱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三国

    俗话说乱世处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马超攻打葭萌关,张飞请战,诸葛亮命令魏延带领五百人马先行,让张飞做第二队,魏延先到了葭萌关,魏延想抢张飞的头功,结果遇到马岱。当时,魏延以为是马超,上前和马岱交手,不到十合就打败了马岱,马岱败走,魏延追赶时,没防备,被

  •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华佗 曹操后面有没有后悔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华佗

    还不知道:曹操当年为什么要杀了华佗?杀了之后,曹操有没有后悔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切都是误会,曹操刚杀了华佗,就意识到自己做了傻事。于是他编出了所谓多疑杀华佗的说法,实际上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一日,华佗正在家中与妻儿一起吃饭。突然家中来了一伙人,自称

  •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上方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暴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让大家最惋惜的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火烧上方谷降雨,一件事是诸葛亮祈禳延命的主命灯被魏延扑灭。前一件事让司马懿逃脱

  • 和珅与李卫都是皇帝身边的宠臣 两人谁的官职更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卫,和珅

    对李卫与和珅同为皇帝宠臣,谁的官更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卫和和珅这二人是为官的两个对立面,一个忠心直言,不贪。另一个笑里藏刀,贪婪成性。然而这样性格完全不相同的两个人,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都位极人臣,官居一品!大字不识一个也能当总督说起李卫,大字不识一筐

  • 李治和武则天之间除了政治和需求外 两人之间有第三种可能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武则天

    李治和武则天的不伦之恋,除了政治和生理需要,有没有第三种可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据《旧唐书》记载,李治在太子时,就和自己的小妈武则天,有了超越母子的真感情,然后李治在李世民的周年祭过去之后,又和武则天破镜重圆,而武则天顺利入宫的另一个帮手,是

  • 李治当初娶武则天的原因是什么 李治为此到底有多拼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李治

    对为了娶武则天,李治有多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李治为何娶武则天李治为何不顾一切的非要娶武则天?从现有的史料来分析,这实在是一笔糊涂账。当然,您若非说是因武则天漂亮,那也绝对正确,却不是根本性原因。因为自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大唐法度,凡没有生育的嫔妃,都必

  • 嘉庆接手清朝之后 清朝为何一步步走向没落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庆,清朝

    对嘉庆皇帝为何挽救不了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经历了十二个皇帝后的清朝,有过繁华的康乾盛世和在衰败中的同治中兴。嘉庆皇帝作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承接着繁华的康乾盛世。当时的情况看,按理来说,在嘉庆皇帝统治下的清朝,或许比不上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