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投壶礼来源于射礼,宋朝的《醉翁亭记》中有何记载?

投壶礼来源于射礼,宋朝的《醉翁亭记》中有何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4/1/10 14:08:23

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是把箭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醉翁亭记》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投壶”游戏

“投壶”是古人一项非重要的娱乐活动,是一项最先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汉族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盛行。

“投壶”,顾名思义,就是众人轮流将箭杆投抛至酒壶内。投壶游戏就像是我们现代人在酒桌上要玩的一些如纸牌一样的娱乐游戏。我们都知道,中国人好饮酒,在古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时,投壶正好可以为宴饮气氛助一把力。

“投壶”礼仪

但是投壶也不仅仅是一种游戏,它还是一种礼仪,儒家所奉行的一共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而投壶就来自于其中的“射”礼,在投壶的游戏中就巧妙地体现出了六艺中“礼”的重要性。

正如朝的吕大临在《礼记传》中这样写道:“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虽然投壶只是一种游戏,但在这个游戏的背后,体现的却是古人尚礼的精神。

在郑注的《礼记》中有所记载:“投壶,射之细也。”司马光在《投壶新格》有这样写道:“其始必于燕饮之间,谋以乐宾,或病于不能射也,举席间之器以寄射节焉。”因此,投壶实际上是因为场地因素或者是其他个人因素的限制,而导致不能举行射礼,从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投壶”与“射礼”在礼仪上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投壶继承了射礼的礼节,同时还继承了射礼正己修身的礼仪,清朝士恺曾经就在《投壶仪节》中说过:“投壶乃射礼之变也。”

《礼记》、《大戴礼记》都有关于《投壶》进行专门记述。在进行投壶的时候,主人和宾客双方都需要轮流将箭矢的端首掷入壶内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每人四矢,多中者为胜,以酒作为惩罚。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有记载:“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

即使是在两国诸侯的宴会中,也会举行投壶游戏,因此可以看出,在春秋时代,投壶已经成为了一种很正式的礼仪。

既然投壶游戏会有这么多的礼节需要遵从,那么普通的平民,就并不一定会玩这个游戏,这是一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投壶游戏,似乎更适合于那些倾向内心修养的贵族人。

在秦汉期间,铜壶游戏在士大夫阶层中非常受欢迎,《东观汉记》有记载:“取士皆用儒术,对酒娱乐,必雅歌投壶。”可以看出,投壶已经逐渐演化为士大夫、文人们雅集的游戏了。

后来,随着投壶游戏的发展,游戏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增加,例如盲投、反投等别出心裁的投壶方式,使得投壶游戏更加具有娱乐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垓下之战中,为刘邦出谋划策的谋士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垓下之战,张良,战史风云

    公元前203年12月—前202年1月,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史称垓下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楚军大败,项羽乌江自刎。同时也是双方决定性的战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垓下之战如此结局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其中之一

  •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评价是怎样的?他与中国有着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雅可夫斯基,俄国,历史解密

    代表作有长诗《穿裤子的云》。革命后写了剧本《宗教滑稽剧》,是苏联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戏剧作品。之后有长诗《列宁》、《好!》,讽刺喜剧《臭虫》、《澡堂》等。斯大林对他的评语:"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他是戏剧革新家。主张舞台应有强烈的剧场性和假定性

  • 审食其真的是吕后男宠吗?刘邦对他也十分信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审食其,汉朝,刘邦,吕后,野史秘闻

    在野史中,审食其是西汉吕后的男宠,他与吕雉的私情在被吕雉的儿子汉惠帝知道之后,汉惠帝就非常愤怒,因此想要处死他,但是最后因为他的朋友暗中帮助他,他才逃过了一劫。而最终汉惠帝也没能够杀死审食其。我们都知道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也是历史上很著名的毒后。而审食其能够在吕后以及老狐狸刘邦的身边混的如鱼得水

  • 西汉权臣王莽,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实现代汉建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莽,汉朝,风云人物

    王莽这个人物,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他是篡权夺位的第二人,建立的新朝不仅让当时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后世史学家也不把其列入正式的王朝;他是万众称赞的贤臣,是西汉末年的最后支柱,但他为了称帝不择手段,扶持仅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为皇太子,自己称“假皇帝

  • 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节度使安禄山是在哪里起兵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

  • 后梁在攻打潞州时,晋王李存勖又是如何赢得这场攻防战?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存勖,后梁,战史风云

    潞州之战是907年(五代后梁开平元年)五月至二年五月,后梁军攻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却被晋王李存勖歼灭的攻防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07年——唐天祐四年;后梁开平元年四月,朱全忠篡唐称帝建后梁,改元开平。五月,为夺回潞州,命陕州节度使康怀贞领兵8万,与魏博(治魏州,

  • 同为一世之雄,刘裕和桓温谁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裕,东晋,历史解密

    桓温和刘裕,这两个人都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风云人物。但是这两个人最大的差距是,桓温只活在了东晋,而刘裕却能够活在东晋和刘宋这两个朝代。最气人是刘裕居然还是刘宋王朝的开创者,而桓温想了一辈子都没敢做第二个曹操。那么同为一世之雄,刘裕真的比桓温强吗?下面小编将会为大家分析这两个人具体的差距。第一、桓温出身高

  • 雍正微服路上喝了一杯茶,回宫就杀了三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清朝,野史秘闻

    当年雍正的老爹康熙,把个满清的国库祸祸的比裤兜都干净。朝廷里边能贪的都贪,这贪不了的就搁国库里借银子,这借了银子就开始玩花活当起了老赖。就这把那些个家里有俩糟钱,就不缺那三瓜两枣的人,为了和同僚保持一致也和这国库借那么一二两银子不还。就这局势,从上到下当官的都是些二皮脸,厚的那叫个不要不要的。这不康

  • 德妃与雍正是亲母子,两个人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德妃,清朝,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德妃,可是德妃并不喜欢雍正皇帝,她喜欢的是她的小儿子十四阿哥。同样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德妃为什么两般对待?这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雍正皇帝不是德妃抚养大的,他是由康熙皇帝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抚养大了,而雍正皇帝为了标榜自己的“嫡出身份”,一再说明自己是佟佳氏皇后抚养大了

  • 朱元璋是靠反对元朝起家的,他为何会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元朝,文史百科

    朱元璋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是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情。至少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现在很多人根本就不承认元朝,认为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是对中国的一种殖民。现在的人不承认,反而那时候的朱元璋,却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要知道,朱元璋是靠反对元朝起家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