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靖的前半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李靖的前半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4/1/22 12:27:48

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被称为大唐军神,是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提到唐初名将李靖,相信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不会陌生。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李靖无疑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李靖一生灭萧铣、平辅公祏、定突厥、破吐谷浑……在唐朝开国的过程当中,大半个南方都是李靖打下来的。而在唐朝开国之后,唐朝边疆最强大的敌人,也是李靖带兵去平定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就是这样一位绝世名将,他人生的前半段,其实根本就没碰过军队。甚至可以说,李靖的前半生,那是相当倒霉的。

公元571年,李靖生于山西三原县。李靖他们家祖上世代显赫,他的曾祖父李懽,在北魏时任秦州刺史;祖父李崇义,北魏时官至殷州刺史;父亲李诠,曾任隋朝赵郡太守。

这里要多说一句,李靖他们家虽然姓李,而且也是陇西李氏。但和李渊、李世民他们家的那个李,还真不是一回事儿。李靖他们家,是陇西李氏丹阳房这一脉。两家的老祖宗,确实有些渊源,但从几百年以前开始,就已经是两家人了。所以到了隋朝这会儿,两家人除了都姓李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家世的熏陶,李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且最重要的是,李靖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天分!

中国从很久很久以前,就一直有句老话,叫做‘勤能补拙’。但历史上同时也有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天才是真的存在的!一个没有天分的人,靠着努力,或许能成为一个行业里的顶级精英。但和那些真正在这方面有天赋,而且还愿意下苦功夫的天才相比,还是会差很多。

李靖显然就属于后者。

少年时代的李靖,虽然从未真正带兵打过仗,但却在军事领域有着极高的见解。而且,还不是赵括那种纸上谈兵,而是真的符合实战规律。

给出这个评价的,不是后世的那些史学家,也不是当时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而是当时隋朝最有名的大将,同时也是李靖的舅舅,韩擒虎

李靖的舅舅韩擒虎,在隋朝所有名将当中,绝对是能够排进前五的猛人,饱经沙场。对于李靖的这位舅舅,我们得简单说两句。很多人上历史课的时候,应该都学过这样一段:隋朝灭南陈的时候,南陈皇帝陈叔宝,带着两个妃子躲到井里,被抓的时候十分狼狈。但历史课本上没写的是,把陈叔宝从井里拉上来的这个将军,其实就是韩擒虎!

隋朝攻灭南陈的时候,韩擒虎是第一个攻入南陈京城的大将。

韩擒虎一生战功显赫。在其死后,因为其生前在战场上杀戮过多,威名过盛。所以在民间传说当中,韩擒虎死后,到阴间就成了那位主掌生死簿的阎王爷。

而到了现代,这位隋朝名将则化身成某手游里的一个刺客角色,被玩家们戏称为‘赔钱虎’。熟悉某手游的朋友们,对此应该不陌生。

反正,李靖的舅舅,就是这样一个大牛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牛人,对李靖的评价,却出奇地高。韩擒虎曾明言:当时整个隋朝所有懂军事的人,只有年轻的李靖,配与他一起讨论兵法。

除了韩擒虎之外,当时很多在朝堂上权势滔天的大佬,同样也对李靖青睐有加。礼部尚书牛弘,说李靖有‘王佐之才’。大权臣杨素,说李靖将来一定可以坐到和他一样的位置上。满朝公卿,无不看好李靖,都认为李靖将来一定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照理来说,这样的李靖,此后的人生应该是一帆风顺才对吧?在这些大佬们的加持下,是不是很快就可以走上权力巅峰,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理论上来说,确实是应该这样的。

但可惜的是,现实却恰好截然相反。

成年之后的李靖,入仕之后,历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等职位。这些职位到底是干什么的,大家不用去多了解。反正,这些职位,都算是普通的中层职位,而且和带兵打仗没有半毛钱关系。另外,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李靖一直也升不上去,一直只能在中层干部的群体里面,来回打转!

于是,隋朝当时就出现了很奇葩的一幕: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李靖是个不世出的将才,但他却始终不能进入军中担任军职。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他有才,但却始终没人提拔他!

这是为啥呢?

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于李靖本人。

首先,李靖的舅舅韩擒虎,虽然是隋朝名将。但在李靖22岁那年,他舅舅就挂了。没了他舅舅的照顾,李靖自然无法顺利进入军中担任军职。另外,李靖这个人,大概是把所有的天赋点,都加到了军事上面。在做官方面,成年之后的李靖,既不会和那些大臣们拉关系,也不愿意拉帮结派,干净的如一张白纸!

事实证明,在隋朝那会儿,如果光有本事而不会搞关系的话,也是不行的。

那些大佬们也不傻,虽然人人都知道李靖有才,但既然李靖不愿投效到自己麾下,自然没人愿意费力气去拉李靖一把。既然将李靖拉上去,对他们没好处,那谁愿意干啊?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李靖一直处于怀才不遇的状态。满朝文武都知道他会打仗,却没一个人愿意出来提携他一把,让他有带兵打仗的机会。

就这样,二十多年匆匆而过,转眼,到了大业末年。

到了大业末年,已经四十多岁的李靖,被改派到马邑郡担任郡丞。这个职位,大概就相当于今天某个地级市的市委秘书长。以往李靖好歹还是在中枢做官,当了二十多年官之后,非但没有升上去,反倒从中枢被排挤到了边境。混到李靖这个份上,也是够可怜的了。

但是,正是马邑郡郡丞这个位置,彻底改变了李靖的命运。

李靖担任马邑郡郡丞期间,辖制整个山西地区的最高负责人,正是后来的唐高祖李渊。李渊当时刚刚被调到了山西这边,但已经心存反意。作为隋朝的高级贵族,李渊自然早就听说过李靖的威名,心生招揽之意。后来,恰逢突厥进犯,李渊率兵前去抵抗,李靖也恰好在李渊麾下任职。在此期间,李渊便有意识地暗示李靖,投靠自己,和自己一起搞事情。

然而,得知李渊意图之后的李靖,并未按照正常剧情发展那样,直接纳头便拜,然后跟着李渊一起积极准备造反。恰好相反的是,李靖得知这件事之后,竟然决定,直接去江都那边,面见杨广,当众揭发李渊的造反行径!

李靖的这个脑回路,看上去比较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其实也不难理解。说到底,当时在李靖心中,隋朝虽然比较狗血,但还是正统的朝廷。李渊想要造反,那就是反贼。对于一个忠臣来说,在狗血朝廷和反贼之间做选择,自然不困难。

而且,李靖当时做出这个选择,其实还有另外一份私心。对于李靖来说,去江都揭发李渊,其实也是他政治生涯的一次豪赌。李靖很有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之前却半生郁郁不得志。在李靖看来,只要自己能够去江都,面见杨广,揭发李渊的罪行,就能得到杨广的重用。然后杨广就能给他兵权,给他一个带兵打仗的机会,让他彻底出人头地。

为了自己的前途,当时已经47岁的李靖,终于决定,把自己的下半生都赌在这一次。

不过,就算李靖愿意赌,如何才能前往江都,面见杨广,也是一件难事。

隋朝那会儿,不像现在这样,有高铁和飞机之类的交通工具,买张机票,几个小时就能从山西飞到扬州。想要前往江都,李靖只能靠两条腿。但问题是,当时整个山西都是李渊的地盘,而且从山西到江都有上千里路,路上到处都是农民军。李靖想要安全离开山西,并且顺利抵达江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靖最后决定,化妆成囚犯,坐着囚车先去长安。利用囚犯这个身份,不但可以躲过李渊的耳目,同时也能保证自己在路上的安全。到了长安之后,自己再向长安政府揭发李渊的叛乱行径,然后再由长安前往江都。

所有的这一切,在李靖的精心计算下,近乎天衣无缝。此后,李靖也确实安全地坐着囚车,一路到了长安。

但李靖千算万算,都没算到,他的这个计划,却被一个偶发事件,给彻底给毁了!

就在李靖刚刚离开马邑郡之后不久,马邑郡当地的主力团团长刘武周,便杀了当地的市长,自立为王,发动了叛乱,而后更是在突厥的支持下,直接称帝了。刘武周起兵之后,远在江都的杨广,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但是杨广却认为,刘武周造反的背后,是李渊使坏,是李渊治理不力,所以要抓李渊去江都问责。

李渊也不傻,知道自己这时去了江都,肯定是有去无回了。所以,李渊干脆把心一横,直接决定,提前起兵造反!

所以,就在李靖走到半路上的时候,李渊就已经开始积极策划起兵的事情。等到李靖好不容易到了长安之后,李渊早已在太原正式起兵了!

既然李渊都已经正式起兵,李靖带来的这个消息,自然也就没了任何价值。更要命的是,随着李渊起兵,整个关中地区,开始逐渐戒严,李靖此时也无法再从长安前往江都。又过了三个多月之后,李渊直接兵临城下,一路攻入了长安。

李靖一生做人做官,都坦坦荡荡。唯独就赌过这么一次命,最后却输得一败涂地。

李渊入城之后,自然很快就抓住了李靖。因为李靖之前要去江都打小报告的行为,李渊直接下令,要处死李靖。

好不容易赌了一次命,非但没能飞黄腾达,反倒把自己的性命给折进去了。当时的李靖,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同时估计也在暗自发誓,自己这辈子或者下辈子,都再也不站队打小报告了。

不过,就在法场之上,即将被杀头的李靖,还是决定再赌一次命。

在刑场之上,即将被砍头之前,李靖高声喊道: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话,大致就是‘李渊你想要搞事情,为何要杀我这样的人才呢?’

正是因为李靖临死之前的这句话,彻底救下了他,并且改变了他的一生。

当时在刑场上负责监斩的人,正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李渊本就听说过李靖的才华,李世民当时更是对此颇为惊异,便尽力给李靖求情。最后,李渊出于爱才的心思,竟然真的赦免了李靖!而且不久之后,李靖就被调到了李世民麾下,担任军职!

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李靖终于有了接触军队的机会。而且,几年之后,在唐朝进攻萧铣的战斗当中,李靖更是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唐军最优秀的统帅之一。此后,李靖带兵横扫天下,终于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绝世名将。

如果法场之上,李靖没喊过那句话的话,估计李靖早就已经死透了,自然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绝世名将。

从李靖的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不难得到发:即便是像李靖这样的绝世名将,也曾半辈子籍籍无名,郁郁不得志。但真正有才华的人,始终还是不会被埋没的。只要等到人生当中那个最重要的机会,机会一到,自然会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标签: 李靖唐朝

更多文章

  • 多尔衮死后顺治为何要鞭尸 这和所谓的孝庄下嫁有关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多尔衮,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多尔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他出生于赫图阿拉,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老城,他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一生战功赫赫,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被皇太极赐为“墨尔根戴青”称号。皇太极驾崩后,他把

  •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他的死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延,诸葛亮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于魏延,其实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称为五虎之下第一人,足见其才能是多么的强大。不过一提起魏延,大家肯定都会跟“反骨”这个词联系在一起,认为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造反,所以最终被诸葛亮设计杀死,罪有应得。然而在正

  • 司马昭为何会相信邓艾造反的消息?真相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邓艾,三国

    邓艾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段故事,灭蜀的两名统帅邓艾和钟会因为争功互相看不起,结果是钟会联合部分大臣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相信了钟会的诬告,杀掉了邓艾。历史上邓艾和钟会其实是代

  • 历史上曹操的真实姓名是什么?他真的不姓曹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小名阿瞒,是汉末时期的权臣,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曹操的确是姓曹,因为他的父亲就姓曹,子随父姓,这在古时候是再正常不过了。不过有趣的是,曹操的亲爷爷,却不姓曹。至于为何曹操姓曹,为何叫阿瞒,这就说来话长了。曹操字孟德,又名曹阿瞒,生于公元155年,一生活了6

  • 乾隆一死嘉庆就着急对和珅下手 和珅为何没有提前做好打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代和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和珅也算是一个聪明人,嘉庆准备对和珅下手的时候,和珅为何会糊涂一时?乾隆在位60年后,退位做了太上皇,嘉庆接了班。不过嘉庆没有实权,还是乾隆说了算。等到乾隆一死,嘉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不可一世的和珅。嘉庆为何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

  • 李世民登基秦琼就病了十二年 秦琼此举是在明哲保身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琼,李世民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代秦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秦琼早年打了那么多年的仗,秦琼为什么在李世民登基后病了12年?秦琼这个是真病还是假病?秦琼是唐初的名将,自从投奔了李世民之后,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算是开国功臣了。不过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关于秦琼的故事就少之又少了。这是

  • 朱允炆削藩才导致朱棣造反 朱棣夺得天下后为何也跟着削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代朱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棣造反是因为削藩,朱棣夺得天下之后,朱棣为什么也跟着削藩?熟悉明史的朋友们,一定了解朱棣其实是因为朱允炆搞削藩才起兵,显然他认为削藩是不对的,可是为什么他当皇帝后,也要削藩呢?虽然朱棣打的旗号是靖难,也就是清君侧,可是明眼

  • 李治真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吗 李世民为什么还传位给他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继承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治真的是一个懦夫吗?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接班人?很多人认为李治是懦夫,唐太宗选择他是无可奈何之举,但笔者则认为,李治第一技能善于使用韬光养晦,第二技能善于隐藏光芒,第三技能善于把握机会,最后成功荣登至尊不无道

  • 李治为什么会自己的权力交给武则天 李治心里是怎么想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治,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治和武则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治到底是怎么想的?李治为什么把政权交给武则天?在高宗李治统治李唐王朝的时候,一开始时被舅父长孙无忌给把控在手中,最后终于凭借自己和武后以及以他们为首的朝臣将自己的舅舅给扳倒之后,高宗的身体就不行了,纵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却是实

  • 唐宪宗李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纯,唐朝

    李纯,即唐宪宗,本名李淳,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