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治真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吗 李世民为什么还传位给他

李治真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吗 李世民为什么还传位给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70 更新时间:2024/2/7 16:56:11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世民继承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治真的是一个懦夫吗?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会选择他作为接班人?

很多人认为李治是懦夫,唐太宗选择他是无可奈何之举,但笔者则认为,李治第一技能善于使用韬光养晦,第二技能善于隐藏光芒,第三技能善于把握机会,最后成功荣登至尊不无道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大唐的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有人说他的皇位得来全不费工夫,还养出个武则天,多数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软弱无能”。不过纵观历史,太子李承乾的身份比他有优势,哥哥李泰在资历上完胜他,而英明的唐太宗却偏偏选他来继位,他真的是软弱无能之人吗?

三技齐发,一招拿下

李治生母长孙皇后,从小身份尊贵,也很聪明,李世民对这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小儿子是十分的疼爱,李治也很给力,父皇和老师教的东西他学得很好,尤其是对《孝经》的理解更是深得李世民的心。也正是因为这难能可贵的孝心,为他日后登临帝位打下了基础。

李承乾身为嫡长子被册立为太子,但李世民从心底里更喜欢魏王李泰,所以到了唐太宗晚年两兄弟经常为了争夺储位而大动干戈,李承乾还不惜走上谋反之路!

李承乾本来打算学老爹起兵逼宫,结果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谋反的事情败露被李世民平叛,于是在手的太子位就这样眼睁睁的被废除了。太子被废,李世民本有将皇位传于李泰,最后发现李泰也有夺权的嫌疑,而且李承乾如今的所作所为,多是李泰在从中作梗。如今坐在九五之尊位置的李世民,是无论如何也不想自己的儿子重走自己的老路,更不想子孙后代继续走上“兄弟相残”这条路,于是罢黜了魏王,李泰出局。

与两个哥哥的高调不同,李治每次被李世民询问政事,他都避而不谈只是谦虚的向父亲请教,对哥哥们的所作所为,他不偏激、不随同、不参与,这让李世民更加喜欢他,也愿意把自己的治国经验教授与他。同时他的孝也让李世民觉得,只有李治继位才能同时保住李承乾和李泰。《旧唐书·李泰列传》中就有记载说,“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最后,李治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子,临朝听政!登基后,也并不是一无所成。

霸气平叛,心思细腻

李治继位后不久,政权还处于新旧交替时,西突厥贺鲁突然“趁虚而入”,与此同时王朝内部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人也在策划谋反,李治亲自讨伐西突厥,成功平叛各方乱臣贼子。

李治将房遗爱等人被处死,李元景、高阳公主等人也被赐死。但是在处理李恪李道宗等人时,李治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特意授意给长孙无忌处置。对长孙无忌来说这样做,既可以名正言顺的除掉自己的对手,还能讨皇上欢喜,自然是好事。这恰恰展现了李治一箭双雕的高明手段,即卖给大臣一个人情,又借他人之手铲除了对自己有重大威胁的势力。

继续发力,清除关陇

永徽二年,李治在长孙无忌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将感业寺的武曌接入后宫,赐昭仪;后又在局势复杂的情况下,运用各种手段“废王立武”,废除了代表着关陇集团的王皇后,册立武则天为皇后。关陇贵族一去不复返。

如果说,孝期已满李治不顾大臣们反对执意接回武曌是他初露叛逆,那么废除王皇后时的李治,再也不是那个伪装的懦弱皇帝。前期李治事事要听取关陇集团的建议,身为皇帝却做不了主,时间一久李治觉得不妥,加上武则天的耳边风,加强了他要铲除这个贵族集团,自己掌控皇权的决心。此时的武则天成为李治的“战友”,在两人的联手下,关陇集团被成功拿下。

先不管李治把武则天接回宫中,清除关陇这些事情做得对与不对,单从李治在铲除贵族时毫不手软,不但把皇权拿到手,还没有影响国家的运转来看,确实展现了他的智慧和霸气。

放飞自我,最后一搏

李治消除了关陇的制约,开始放飞自我,朝堂成了他的“一言堂”。此时的武则天,也不再是以前的武则天,她的眼中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

李治素来有头风症,武则天处理政事又是一把好手,所以后来李治把很多事情交给了武则天处理。这么好的机会,武则天自然是不会放过,慢慢地她开始插手国家大事,但这仍然满足不了她的野心,于是她开始利用权力排除异己,秘密培养自己的势力。武则天越来越嚣张的行为触怒了李治,聪慧的李治当然也察觉到了异样,于是和上官仪商量下诏废除武则天皇后之位,惋惜被武则天提前了解了。前有武则天的辩解,后有她强大的势力,李治不得不谅解她。这场较量下来,最惨的还是上官仪!

后来李治的病症越来越重,武则天趁机走到前面,出现 了“二圣”局面。但此时国家的命运、军权依然掌握在李治手里,李治身体好的时候还是会亲自处理一些事情,对于武则天的一些势力他也会找出问题处决,这个时候能制住武则天的也只有李治了。临终前,李治留下圣旨让太子在灵前即位,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想办法制止武则天,惋惜只剩徒劳。

老王说

李治在哥哥们夺嫡时,韬光养晦;在平叛内忧外患时,沉着冷静;在清楚关陇贵族时,不气馁、不手软;在重病时,掌握军权奋力一搏。李治灭掉百济、攻下高句丽,在他统治下的唐代版图最大,百姓丰衣足食,他也一直坚守土地,直到去世都还是原来的版图!这都展现了他的智慧和霸气。

综上,李治并不懦弱,也不负众望(除娶了后妈那件事),只是时运不佳,另外他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之间,存在感有被拉低。

现实中,很多人对李治的初印象,多多少少是受影视剧的影响。不过现在很多电视剧为了剧情好看,会把历史改编和夸大,出现为抬高大女主而踩其它角色的情节也见怪不怪,只当娱乐就好,多读史记不要被误导。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李治为什么会自己的权力交给武则天 李治心里是怎么想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治,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治和武则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治到底是怎么想的?李治为什么把政权交给武则天?在高宗李治统治李唐王朝的时候,一开始时被舅父长孙无忌给把控在手中,最后终于凭借自己和武后以及以他们为首的朝臣将自己的舅舅给扳倒之后,高宗的身体就不行了,纵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却是实

  • 唐宪宗李纯:唐朝第十一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纯,唐朝

    李纯,即唐宪宗,本名李淳,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

  • 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纯,唐朝

    李纯,即唐宪宗,本名李淳,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唐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为宦官俱文珍等拥立。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

  • 李恪深得李世民的喜爱,为什么会沦为争斗的牺牲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恪,唐朝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他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才俊,被后人铭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恪英勇果敢,德才兼备,深得李世民的喜爱,他的身世也颇具传奇色彩。李恪的出身不凡,在文采和武艺上有极高的天赋,按理说他的人生应该是一片光明,荣华富贵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出生在皇室自

  • 深受武则天赏识的宋之问是个什么样的人?才华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之问,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纵观历史,我们总是能发现不少的才子佳人。但并不是所有有学识的人,都可以得到当时的统治者的赏识的,有些才子只能郁郁不得志地过完一生。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才子,虽然得到了当时的统治者武则天的赏

  • 历史上的王玄策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玄策,唐朝

    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玄策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我们都知道,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强大的王朝,因此受到了各方的尊敬。王玄策早年的事迹并没有流传下来,人们只知道

  • 李隆基作为唐朝的皇帝 李隆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隆基

    对唐代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隆基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在我国唐代的时候,除了百姓们生活比较太平安康以外,其实在皇宫当中也出现了很多因为权力而互相争斗的事情。比如说唐玄宗李隆基,他之所以能够做上皇帝,也是做出了很多努力的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带着鲁肃 诸葛亮就不怕危险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鲁肃

    还不了解: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带上鲁肃?诸葛亮草船借箭带上鲁肃有两个原因。一、方便调度诸葛亮是一个人代表刘备军到东吴参与军事的。他身边没人,最多就是一个小童。草船借箭需要二十条船和六百士卒,都是诸葛亮

  • 李治不顾大臣反对要立武则天为皇后 李治为什么痴迷武则天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治,武则天

    对李治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身为李治的庶母,又比李治大四岁,李治为何还痴迷武则天?很多人都会为唐高宗李治痴迷於武则天而感觉到诧异,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且在名义上又是李治的庶母。即便是钟情於武氏,也没有必要为之“废后立武”。后来的李隆基对杨玉环那

  • 历史上陈玉成是什么人?身为太平天国英王的他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玉成,清朝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熟悉太平天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太平天国首义有八王,都是在太平军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在太平天国天京事件中,英王陈玉成曾经在太平天国大厦将倾的时候,让太平天国转危为安。不过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后,这个英王陈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