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克萨哈敢和鳌拜当面力争,但结局为何确实很悲惨?

苏克萨哈敢和鳌拜当面力争,但结局为何确实很悲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36

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驾崩于紫禁城。顺治帝遗命由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由于玄烨时年仅有六岁,顺治遗诏以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位大臣辅政,在对权力的争夺中,这四个顾命大臣也走向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拐点。四大辅臣之中,索尼已经老迈,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时常以病痛为名缺席朝会,对朝中大事也不多发一言,遏必隆虽身为顾命大臣,却选择明哲保身,凡事谁也不得罪,是个骑墙派,而原本位列四大辅臣末席的鳌拜却乘此时机几乎独揽朝廷大权,鳌拜随清太宗皇太极征战天下,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封一等超武公,由于资格老,军功高,鳌拜常常气势夺人,由此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鳌拜的种种不法之举引起了另一位辅政大臣的强烈不满,他就是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衔纳喇·苏克萨哈,做为辅臣中唯一一个敢和鳌拜当面力争之人,他自然成为了鳌拜眼中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也注定了他之后极为悲惨的命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纳喇·苏克萨哈,满洲正白旗人,其父为额驸苏纳,初授牛录额真。历官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以正直敢谏深受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帝驾崩之时,以皇帝年幼,命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位大臣辅政,在这四位大臣的排序之中,索尼资格最老,威望又高,为四大辅臣之首,苏克萨哈,心直口快,忠心耿耿,排在第二位,遏必隆,名门之后,屡立战功,其人圆滑,谁也不得罪,排在第三位,而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却只排在了末席,这让鳌拜心里很不服气,而苏克萨哈因早年原为多尔衮近侍,正白旗骨干之臣(在其死后又第一个跳出来揭发多尔衮),这样的行径让其他三人又更加看不起苏克萨哈。四大辅臣虽然表面上说要同心协力辅佐幼主,但暗地里却是各有各的打算。

在四位辅政的争夺权势时期,索尼虽然作为辅政大臣之首,明面上为皇家办事,但是也一心为他的家族谋福利和荣誉,看到辅臣之中有人不和,他也乐得坐山观虎斗而置身事外,因此常常以旧疾复发为名不去上朝。而与此同时,为了增大自己手中的权力,原本身居末席的鳌拜开始蠢蠢欲动,他先是极力拉拢为人圆滑的遏必隆,以让他站在自己一边,而遏必隆惧怕其势对此也回以默认,因此在朝堂之上,或依其所议,或不发一言。至于苏克萨哈,鳌拜起初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两人在朝中常常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论,宛如仇敌。加上鳌拜武将专断的性格,使苏克萨哈深恶之。随着鳌拜手中权势日盛,使得他飞扬跋扈,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康熙三年(1664)四月,鳌拜以御前侍卫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将其处死,并诛灭其父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全家,将其家产籍没给了自己的弟弟,这种不请圣旨而擅自诛杀天子近臣的行为实际上已经与谋逆无异。

八年中,四辅臣间的争斗日益激化,主要是鳌拜与苏克萨哈为垒相抗,鳌拜执意更换旗地,苏克萨哈力除圈地之害,极力反对,大学士、户部尚书苏纳海,三省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疏言不可为。鳌拜恼羞成怒,为了杀了反对圈地的三个大臣,他在御前振臂相逼、声震殿宇,几无人臣之礼。最终他不等请旨就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斩首示众。康熙六年(1667)6月,首辅索尼因年迈多病死去,鳌拜的行径也更加狂妄和肆无忌惮。遏必隆因此也凡事附和鳌拜,苏克萨哈势孤力单,心非鳌拜所为而不能力争。为了除掉这个苏克萨哈这个最后的心腹大患,鳌拜罗织苏克萨哈二十四大罪状,拟将苏克萨哈与长子查克旦磔死(即凌迟处死),余下子孙处斩,籍没家产。康熙帝知苏克萨哈为国忠心,诏命不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廷议之时,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康熙帝虽在其胁迫之下,但始终不准。

见康熙帝不准,鳌拜索性不再入宫,再次矫旨将苏克萨哈全家收押,最终将苏克萨哈处绞,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磔死;馀子六人、孙一人、兄弟子二人皆处斩,籍没其家,并诛其族。苏克萨哈的被杀,使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康熙八年(1669)五月,忍无可忍的康熙帝用计在武英殿将其擒拿,同年秋,鳌拜在禁所中死去。诏命复苏克萨哈官及世爵,以其幼子纳喇·苏常寿袭爵(因家人保护而得以幸免于难)。

标签: 苏克萨哈鳌拜

更多文章

  • 胡亥连兄弟姐妹都敢下手 胡亥为什么不杀子婴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亥,子婴

    对胡亥和子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子婴,不在秦二世杀戮名单里。相反,他是秦二世要拉拢的对象。大肆屠杀兄弟姐妹的秦二世秦始皇死于沙丘,秦二世担心诸公子、大臣不服,遂采纳赵高之计,“不师文而决于武力”,开始了对贵臣、公子的屠杀。在胡亥回到咸阳前,除了处死扶苏外,

  • 和硕端柔公主作为雍正的养女之一,她的性格又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硕端柔公主,雍正

    雍正皇帝一共有三位养女,分别是和硕淑慎公主(生父理密亲王胤礽)、和硕和惠公主(生父怡贤亲王胤祥)、和硕端柔公主(生父庄恪亲王胤禄)。这三位公主都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但要说她们之中最为刁蛮任性且个性鲜明的就是和硕端柔公主,虽然她的封号里有“端柔”(估计是雍正帝希望她性格变得温柔一些)二字,但她的性格和

  • 汉元帝刘奭是个怎样的皇帝?他是如何导致西汉逐步衰落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元帝,西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元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之子,他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柔仁好儒,是个好人,但他却不是一名好皇帝。他葬送了汉宣帝开创的中兴大业,开启了汉朝由盛及衰的道路。1.糊涂天子,逼死老师汉宣帝给刘奭留下三位辅政大臣,以外戚史高为首

  • 如果此人还在,黄皓还能祸乱朝政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允,东汉

    魏国发起灭蜀之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蜀国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机,这就是大将军姜维既不在汉中前线,也不在都城之中,用魏国人的话说就是“远离巢窟,用力为易”。姜维到哪儿去了呢?在沓中屯田,也就是领着军队开荒种地去了。姜维为什么要去“耕种沓中”呢?实际上是受到了宦官黄皓的陷害,这就是有名的“避祸沓中”。黄

  • 在三国的历史进程里,孟达这位蜀将的真实实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达,蜀将

    孟达这个人,虽然不能和吕布、关羽、周瑜等人相媲美。但是在历史的进程里,其实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人物。因为他和刘封的拒不发兵,才使得关羽后来兵败麦城,被孙吴擒获,最后身首异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达之后也因为担心自己被怪罪,于是投靠了曹操。随后带着曹军来攻打刘封

  • 明朝末年李自成流寇为什么会爆发造反 关键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自成,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自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末年之所以会爆发李自成流寇造反的关键原因是大明政府没钱了。因为没钱所以无法有效地赈济灾民,而灾民无法被安抚,就渐渐的演变为流民,进一步成为流寇。而大明王朝依旧无力镇压造反,最终大明王朝也被推翻。明末处于小冰河期经过有关专家学者研究,

  • 姜维北伐有何影响?刘禅如何支持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禅,三国

    还不知道姜维北伐有何影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当时蜀军按诸葛亮生前的要求秘不发丧,徐徐撤退,当时百姓看到蜀军撤退,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司马懿,而司马懿听闻这件事后,当即率军追击,此时姜维与杨仪等人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

  • 说到武惠妃与杨贵妃,她们二人谁更受唐玄宗的宠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惠妃,杨贵妃

    说到唐玄宗宠爱武惠妃还是杨贵妃,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毕竟这两个人都是唐玄宗非常喜欢的女人。但是总有一个是更加宠爱的。杨贵妃这个人可是非常的有名,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是被称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武惠妃则是武则天的侄孙女,那么这两个人唐玄宗更加宠爱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将军救下一乞丐,乞丐后来成了开国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说到人一生的命运,没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人在成就大业之前必定会经历许多的磨难和艰难险阻,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例如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咸鱼大翻身的人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元末时期一位将军发善心救下了一个即将要问斩的乞丐,却不曾想到他救下的这个乞丐,二十年后竟然成为了千古

  • 刘备痛失的一员猛将,最后成了曹魏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田豫,三国

    公孙瓒在汉末天下大乱伊始也是一路不容忽视的枭雄,由于地处北方的幽州,与游牧民族接壤,所以他的优势在于骑兵多,因此能够击败刘虞称霸辽东,袁绍最后也是通过联合鲜卑骑兵才将其击败。公孙瓒在鼎盛时期,手下的名将众多,最为人所知的当属赵云,其实当时他手下还有一人,此他日后的成绩来看,实力不输赵云,却未受到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