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此人还在,黄皓还能祸乱朝政吗?

如果此人还在,黄皓还能祸乱朝政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954 更新时间:2023/12/21 10:10:15

魏国发起灭蜀之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蜀国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机,这就是大将军姜维既不在汉中前线,也不在都城之中,用魏国人的话说就是“远离巢窟,用力为易”。姜维到哪儿去了呢?在沓中屯田,也就是领着军队开荒种地去了。姜维为什么要去“耕种沓中”呢?实际上是受到了宦官黄皓的陷害,这就是有名的“避祸沓中”。黄皓这个人可能老早就服侍刘禅,等到刘禅长大了就更加地喜欢他。黄皓又善于逢迎,非常的狡黠,所以逐渐地爬上了高位,以至于“操弄威柄”,竟然连大将军都对他无可奈何。但是,若是有一个人在,黄皓这种人可以得宠,绝对不会有权,因而也就不会因他导致国家灭亡。这个人就是董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董允字休昭,是掌军中郎将董和的儿子。刘禅被立为太子时,董允被选为舍人,调任洗马。刘禅继承帝位后升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北上住在汉中时,担心后主年轻,不懂得分辨是非轻重,认为董允秉心公正无私,让他入宫辅佐后主最是适当。于是上疏给刘禅说:“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都是先帝通过精心选拔留给陛下的重臣,至于斟酌可否,尽忠进言,都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我认为宫中的事情,不论大小,全都向他们讨教,一定可以补缺堵漏,并有所增广改善。如果陛下听不到振兴盛德的建言,那么就当严惩董允等人以昭彰他们怠慢失职的罪责。”诸葛亮不久就请刘禅任命费祎为丞相参军,董允随即升为侍中。由于虎贲中郎将来敏升任为辅军将军,同被诸葛亮调去汉中担任军祭酒,董允兼任了虎贲中郎将,统领宿卫亲兵。郭攸之的性格向来和善温顺,只不过挂名而已。向后主进言劝谏的重任,全由董允承担了。

董允的处世治事重在防微杜渐,因此可以说是穷尽了匡正补救的法门。刘禅常想采选天下美女来充实后宫,董允认为自古以来天子的后妃数也不过十二名而已,现在嫔嫱足数,不应再有所增加,就始终坚执不肯让步。刘禅非常畏惧董允。尚书令蒋琬兼任益州刺史时,上疏请求让位给费祎和董允,又表奏说“董允在宫内任职多年,辅佐王室,应当赐给他封爵采邑以表彰他的功勋”。董允坚决推让不肯接受。刘禅渐渐长大,喜欢宦官黄皓。黄皓谄媚逢迎而又狡黠非常,一心钻营打算爬上高竿。董允经常对上则态度严肃地匡正后主,对下则多次指斥黄皓。黄皓畏惧董允,不敢胡作非为。在董允辅佐期间,黄皓的职位终究不过是一介黄门丞而已。

有一次,董允曾和尚书令费祎、中典军胡济等人约定外出游宴,车马都已准备停当,这时职任郎中的襄阳人董恢前来拜见。董恢年轻而官小,见董允即将出门,呆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董允不让他走,说:“本来出门的目的,就是想跟朋友们交游谈心的,现在您既已屈尊来访,正好叙谈久别之后的感受,放弃这样的叙谈,而赶到别处去聚会,实在没有这个道理呀。”于是下令解开车马,费祎等人也只好停车不去了。他坚持正道而礼贤下士,都像上面所陈述的事例。延熙六年(243年),给董允加官辅国将军。七年,以侍中职务代理尚书令,作为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去世。

黄皓在董允掌管宫中事务时,不过是一个黄门丞,即便是和刘禅关系近,但由于董允的限制,实在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不过从陈祗开始,黄皓就渐渐地得势了。到了陈祗死后,黄皓更是从黄门侍郎一路高升到了内常侍、奉车都尉的高官。有了权力,黄皓开始弄权,连大将军这样的第一高官都敢动脑筋撤换,真是气焰熏天。黄皓想撤了姜维换上右大将军阎宇,不知是不是因为姜维避祸沓中不在成都,黄皓无从下手,反正此事最终没有实施。但是,姜维大将军的职务还在,权力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魏国发起了灭蜀之战,姜维上表让刘禅派兵把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却因为黄皓的从中作梗而贻误。

当然,国家大事,最终的决定权在于皇帝,但是,不用说是刘禅这样的无能之辈,就是英才雄主,身边的人也是各自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的。尽管刘禅是个扶不起来的主儿,但外有诸葛亮,内有董允这样的官员在,蜀汉国还是不容小觑的。黄皓把持了朝政这情况就不一样了,一个窝囊废皇帝身边再有一个奸邪的内侍宦官,这个国家想好也难。这就好比是一棵树,旁边有一个浇水施肥的人和有一个刨根剥皮的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蜀国人想念董允是有它的道理的。

标签: 董允东汉

更多文章

  • 在三国的历史进程里,孟达这位蜀将的真实实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孟达,蜀将

    孟达这个人,虽然不能和吕布、关羽、周瑜等人相媲美。但是在历史的进程里,其实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人物。因为他和刘封的拒不发兵,才使得关羽后来兵败麦城,被孙吴擒获,最后身首异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达之后也因为担心自己被怪罪,于是投靠了曹操。随后带着曹军来攻打刘封

  • 明朝末年李自成流寇为什么会爆发造反 关键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自成,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自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末年之所以会爆发李自成流寇造反的关键原因是大明政府没钱了。因为没钱所以无法有效地赈济灾民,而灾民无法被安抚,就渐渐的演变为流民,进一步成为流寇。而大明王朝依旧无力镇压造反,最终大明王朝也被推翻。明末处于小冰河期经过有关专家学者研究,

  • 姜维北伐有何影响?刘禅如何支持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禅,三国

    还不知道姜维北伐有何影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当时蜀军按诸葛亮生前的要求秘不发丧,徐徐撤退,当时百姓看到蜀军撤退,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司马懿,而司马懿听闻这件事后,当即率军追击,此时姜维与杨仪等人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

  • 说到武惠妃与杨贵妃,她们二人谁更受唐玄宗的宠爱?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惠妃,杨贵妃

    说到唐玄宗宠爱武惠妃还是杨贵妃,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毕竟这两个人都是唐玄宗非常喜欢的女人。但是总有一个是更加宠爱的。杨贵妃这个人可是非常的有名,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是被称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武惠妃则是武则天的侄孙女,那么这两个人唐玄宗更加宠爱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将军救下一乞丐,乞丐后来成了开国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说到人一生的命运,没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人在成就大业之前必定会经历许多的磨难和艰难险阻,才能最终走向成功,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例如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咸鱼大翻身的人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元末时期一位将军发善心救下了一个即将要问斩的乞丐,却不曾想到他救下的这个乞丐,二十年后竟然成为了千古

  • 刘备痛失的一员猛将,最后成了曹魏大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田豫,三国

    公孙瓒在汉末天下大乱伊始也是一路不容忽视的枭雄,由于地处北方的幽州,与游牧民族接壤,所以他的优势在于骑兵多,因此能够击败刘虞称霸辽东,袁绍最后也是通过联合鲜卑骑兵才将其击败。公孙瓒在鼎盛时期,手下的名将众多,最为人所知的当属赵云,其实当时他手下还有一人,此他日后的成绩来看,实力不输赵云,却未受到公孙

  • 诸葛亮为何会推崇管仲、乐毅二人?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三国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管仲和乐毅,这是春秋战国的两个著名历史人物。一方面,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

  • 萧淑妃当初独宠离皇后之位指日可待 最后为什么以悲剧收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萧淑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淑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李志的所有后妃中,萧淑妃前期其实是非常成功的,她年轻漂亮更关键的一点是她很妩媚而李志就好这一口,所以李志对她非常宠爱,反而对自己的皇后王皇后不怎么喜欢。王皇后和李志是一种政治婚姻,而且年纪也大了,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萧淑妃生了一男

  • 忽必烈最终能够成功,包含了哪些因素?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忽必烈,蒙古

    蒙古大汗蒙哥让弟弟忽必烈掌管漠南汉地,忽必烈大喜并摆宴庆贺。姚枢提醒道:“汉地之富远胜别处,若有人挑拨,大汗必会收回大权。大王应只掌兵权,方为上策。”忽必烈听取了他的意见,从而顺利在汉地立足。蒙哥继位后,拔都等封国的分离趋向日益增强,要维持庞大的蒙古汗国已是十分困难,而经济基础薄弱的漠北,也由此逐渐

  • 历史上最善纳谏的皇帝是谁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唐朝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帝王善于纳谏,广泛征求意见以治理天下,在这些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从谏如流的他,与名臣魏徵等人往往为一些朝政大事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大发雷霆,但最后他都能够一一予以采纳。这样的场面,在贞观一朝的历史上曾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从而被传为千古佳话。李世民也因此而被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