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67 更新时间:2023/12/29 6:37:41

王忠嗣被誉为盛唐第一猛将,玄宗皇帝的养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只有十个节度使,王忠嗣一人能节制四镇,比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也多过一镇,可以说是唐朝最牛节度使。可是不久之后王忠嗣就被唐玄宗免职,最后抑郁而终。那么唐玄宗为何要罢免自己的养子兼心腹王忠嗣呢

一,出身名门

王忠嗣出身太原王氏,为丰安军使王海宾之子。开元二年(714年),唐军与吐蕃在陇右大战,王海宾战死沙场,王忠嗣当时只有九岁。唐玄宗李隆基感念王海宾为国捐躯,于是收王忠嗣为养子,让他与皇子李亨一起成长。在唐玄宗的悉心培养下,王忠嗣逐渐成长为文武双全的名将。

二,威震吐蕃

王忠嗣长大后便投身军旅,跟随河西节度使、兵部尚书萧嵩等人征战。吐蕃在郁标川阅兵,夸耀武力,王忠嗣于是亲率数百骑兵发动突袭,大败吐蕃。萧嵩大喜,对王忠嗣提拔重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王忠嗣升任左领军卫郎将、河西讨击副使、左威卫将军。不久王忠嗣与皇甫惟明义弟王昱不和而发生冲突,因此遭到皇甫惟明的诬陷,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划攻取新城,但缺少勇将,有人建议说此事非王忠嗣不可。杜希望于是上书唐玄宗,将王忠嗣调到河西,随自己攻打新城。王忠嗣身先士卒,攻入吐蕃军中,唐军将士备受鼓舞,英勇作战,攻克新城。唐玄宗大喜,封王忠嗣为左威卫郎将。

不久吐蕃为了洗刷新城之败的耻辱,再次大举进军河西。唐军兵少,因此军心不稳。王忠嗣为了振奋士气,于是率领本部人马杀入敌阵,左冲右突,使得吐蕃大军阵脚大乱。唐军主力随即发动猛攻,大败吐蕃,王忠嗣因功获封左金吾卫将军、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军使。

三,节制四镇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忠嗣升任代州都督、御史大夫、河东节度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王忠嗣转任朔方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年),王忠嗣北伐奚族,在桑乾河三战三捷,威震漠北。不久东突厥发生内乱,王忠嗣于是陈兵碛口以震慑东突厥。

东突厥可汗乌苏米施畏惧唐军,于是派人请降,但迟迟不肯入朝。王忠嗣于是施反间计,让拔悉密、葛逻禄、回纥三部攻打乌苏米施。三部联军大败乌苏米施,将其赶走。王忠嗣于是率部扫清乌苏米施残部,迫使东突厥余部投降,得以晋升左武卫大将军。天宝二年(743年),王忠嗣再次大败奚族与东突厥,吓得他们不敢再轻易进犯唐朝。

天宝四年(745年),王忠嗣获封清源县公,努力维持边境和平,尽量避免与周边各族发生冲突。有人询问王忠嗣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不想因为获取功名而让将士们战死沙场。”军中将士都想建功立业,王忠嗣于是先派人侦探敌军的漏洞,然后派奇兵发动突袭,因此屡战屡胜。

天宝五年(746年),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兵败石堡城,唐玄宗于是免去他的官职,让王忠嗣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不久唐玄宗又让王忠嗣兼任朔方、河东节度使。自此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兵强马壮,成为唐朝最有实力的将领。然后王忠嗣率军击败吐蕃,讨平吐谷浑。很快王忠嗣就感到自己功高盖主,于是主动向唐玄宗辞去朔方、河东二镇的节度使之职。

四,蒙冤被害

唐玄宗想要攻取石堡城,于是向王忠嗣询问对策。王忠嗣见石堡城易守难攻,又有吐蕃重兵把守,强攻必定损兵折将,于是建议唐玄宗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唐玄宗因此很不高兴。宰相李林甫想要除掉太子李亨,因为王忠嗣与李亨交好,便趁机在唐玄宗面前诋毁王忠嗣。

天宝六年(747年),董延光向唐玄宗献策,请求攻下石堡城。唐玄宗于是强令王忠嗣出兵,支援董延光。王忠嗣勉强答应把兵马交给董延光,因此遭到他的忌恨。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对此感到忧虑,便去劝谏王忠嗣。王忠嗣表示自己不贪图富贵,只是担心将士白白送命。最终董延光惨败而归,为了推卸责任,故意诬陷王忠嗣拖延怠慢。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想要谋反,于是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安禄山请求王忠嗣协助筑城,想趁机想留下他的军队。王忠嗣知道安禄山的图谋,故意错过会见时期。然后王忠嗣多次上书唐玄宗,说安禄山要谋反,但唐玄宗没有相信。李林甫与安禄山素来交好,趁机指使济阳别驾魏林诬陷王忠嗣,说王忠嗣与太子李亨交好,想要尽早助太子登基。唐玄宗大怒,于是征召王忠嗣入朝,派人严加审讯。幸亏王忠嗣的旧部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极力相救,唐玄宗才饶了王忠嗣一命,贬他为汉阳太守。天宝八年(749年),王忠嗣抑郁而终。

总的来说王忠嗣是唐朝名将,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威震青藏与漠北,还成为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可以说是盛唐第一名将。原本王忠嗣可以长期镇守边疆,护佑大唐。但唐玄宗听信李林甫与安禄山谗言,误以为王忠嗣与李亨交好,想要助李亨登基,因此猜忌打压王忠嗣,使他抑郁而亡。

标签: 王忠嗣唐朝

更多文章

  •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成王,春秋

    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楚成王是位强国富民的国君,他在位时,不仅励精图治,还开疆拓土,并敢于叫板春秋霸主齐桓公,还打死了另一个霸主宋襄公。楚国因为他的缘故,愈发强盛。然而,他最终却上吊自杀了。

  • 曹丕对甄宓如此冷漠绝情 甄宓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甄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很喜欢甄宓,甄宓做了什么,为何曹丕最后对她冷漠而绝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甄宓在历史上,是很难找到第二个的美人。她看起来太完美了,简直就是古代最完美的那个女子。咱们中国有四大美女,但如果真正讨论起来,一项一项地进行分析,可以说,

  • 甄宓对曹丕是真爱吗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甄宓,曹丕

    对三国美女甄宓,她和曹丕有没有真感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甄宓,有着一女乱三曹的传言,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因为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曹操在攻占邺城之后派人寻找甄氏,得到的答案是五官中郎曹丕将已经捷足先登。另外还有传言,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位甄姬而写,这一些

  • 刘政会是什么人?他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靠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政会,唐朝

    唐朝建都长安,与汉朝并称为我国历史上最富强的盛世。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政会是唐朝名将,在晋阳起兵与抗拒刘武周时立了大功,因此得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那刘政会在晋阳起兵中立了怎样的功劳一,投靠李渊刘政会出自河南刘氏,为匈奴单于冒顿后裔,是北

  • 陈式为何会被杀?他做错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式,三国

    陈式,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建兴八年秋七月,曹真上表魏帝曹叡,要求和司马懿一起领兵伐蜀,进攻蜀汉,诸葛亮命令魏延、张嶷、杜琼、陈式出箕谷;马岱、王平、张翼、马忠出斜谷,然后在祁山会师。在这期间,魏延和陈式不听命令,擅自进兵,邓芝苦劝,两人就是不听

  •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汤和,明朝

    汤和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首批受封的,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封赏中,令人惊讶的是,跟朱元璋极其亲近,且军中资历

  •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孙顺德,唐朝

    长孙顺德是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李渊起兵夺取关中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还是李世民的堂叔岳,可以说是功高位尊。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都深受李世民的信任与宠信,那为何他们的堂叔长孙顺德屡遭李世民贬斥呢一,出身名门长孙顺德是北魏皇族后裔

  • 钱易:北宋时期翰林学士,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钱易,北宋

    钱易(968-1026),字希白,杭州临安人,北宋时期翰林学士。为吴越王钱倧子,钱昆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宋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

  • 王禹偁:北宋著名直臣、诗人、散文家,敢于直谏遭贬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禹偁,北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

  • 水浒传中黄文炳是什么人?他与宋江之间有何恩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文炳,宋朝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黄文炳是《水浒传》中的著名人物,在江州无为军担任通判,因为发现宋江在浔阳楼题的诗句,就认为宋江写的是反诗,非要置其于死地。那黄文炳与宋江无冤无仇,为何非要害死宋江呢一,担任通判黄文炳是个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