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胡亥继位对李斯有何好处?他为何要这么做?

胡亥继位对李斯有何好处?他为何要这么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0 更新时间:2024/2/6 17:31:06

李斯,是秦朝的大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古代封建帝制时代,皇帝人选的更替,一般来说便是一个国家最为动荡,以及最为脆弱的时刻。而帝王家兄弟相争的戏码也是经常的上演,并且,为了争夺一个令人垂涎三尺的皇位,很多的皇子都是不惜代价的,因此有各种手段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而这样的兄弟相争的故事便曾发生在秦始皇的两个儿子之间,他们分别是扶苏以及胡亥

在一次出巡的过程中,秦始皇意外的因病而去世了,而在他临死之际,他写下了遗诏,在最后他所看好的明明是公子扶苏,可是作为丞相以及托孤大臣的李斯,却为什么会转而拥立了胡亥继位呢?

据《史记》记载:“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李斯,是秦国最著名的丞相。他帮助了秦始皇兼并六国,并统一天下,他参与建立了社稷,并修建宗庙,还以轻徭薄赋,获取民心。

据《资治通鉴》记载: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

在秦始皇最后的那次出巡,也带上了李斯。然而,当时守在其身旁的皇子也唯有一位,那便是胡亥。在赵高的协助下,胡亥意图更改遗诏,改立扶苏为立胡亥。但是,在施行计划最主要的就是李斯这一关了。

那么,李斯的女儿与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早就已经成了亲,如果真要让他选择一个人选,作为其扶持的对象,立他的女婿为皇帝,对李斯来说不是更好的一件事吗?下面谈谈为何李斯会同意立胡亥。

在说服李斯的过程中,赵高抓住了李斯的心理,他想方设法的让李斯也站在他自己的这条战线上,于是赵高劝告李斯说,如果是扶苏继承了王位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让蒙恬当丞相了,那么,到时李斯的地位也就不保了。赵高细细的为李斯分析了时局说到,如果是公子扶苏上位的话,他的师父蒙恬自然要做了丞相的位置,这样的话,哪里还有他李斯的立足之地呢?

听到这里后,李斯沉默不语。于是,赵高又继续对李斯说,只要丞相矫昭让胡亥继承皇位,那么其丞相之位则依旧归他李斯。于是,赵高和李斯便合谋把遗昭改为:胡亥接替秦始皇之位,且斥责公子扶苏多年无尺寸之功,和蒙括守土无方,因此而赐死二人。而扶苏在接旨后便拔剑自刎,只有蒙括看出不妥要求上奏,之后却被兵士杀死。这也称为沙丘之变。

以上就是李斯没扶立公子扶苏,反立胡亥为二世的具体原因,而对于蒙恬为何要同扶苏一同处死的缘故,相信大家也都了解清楚了。而愿意听赵高的建议,归根到底就是李斯私心太重,是他对权势无限迷恋,并惘顾国家利益,才会被别有用心的奸臣赵高所利用。

并且,李斯之所以同意和赵高拥立胡亥,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而着想,但是也应该也存在其他的原因。要知道的是,李斯作为荀子的弟子,在当时信奉的可是法家的帝王之术。

可是当时扶苏却是从师于儒学大师,其受儒家思想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因此他还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强烈反对,当时闹得很不愉快,则是因此扶苏才会被调任同蒙恬一起。而李斯作为秦始皇看重的丞相,且思想同扶苏不同,因此他们自然也是有了冲突,由此可见,李斯拥立胡亥为大王,这也并不全是赵高的原因。

然而,人到晚年便会在很多的时候思虑不周,其眼界也没有年轻的时候宽阔,会被一些利益所局限。李斯就是这样的,他以为,扶持胡亥是一个保住地位的聪明选择,殊不知这却是一个损国又不利己的愚蠢做法。李斯可以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沙丘之变”中,李斯的孤注一掷,已经把扶苏和蒙氏兄弟等人踢出了竞争的舞台,因此他认为如果他还能赢下之后和赵高的政斗,并把秦二世牢牢掌控在手,那么即使关东六国皆反,他也大可努力守住函谷关,以保住关中三秦疆土。只要秦国不亡,那么,掌握秦国大权的李斯,自然是可以安享富贵太平,并成为了人生赢家。

只是,李斯没有想到,论算计人这一方面,他跟赵高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后来的李斯在朝中也并不是混的那么好,甚至在最后还是因为在与赵高的比拼中落败,而悲惨收场。

标签: 李斯秦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植与诸葛亮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植,三国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之中曹魏、蜀汉两家势同水火,然而在南北文豪高士之间,却又有着飘逸洒脱,纯粹得难以置信的神交与论战!身兼政治、军事家且文思才情亦非凡品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居然和篡汉建魏奠基者

  • 从丫鬟到摇身一变成为开国皇后,此女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五代十国

    从丫鬟到摇身一变成为开国皇后,此女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位丫鬟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宋福金,她本是出生书香世家,但由于当时的国家战乱不断,因此她家道中落。之后在逃亡途中与父母走散,然后一人流落街头,但是幸运的是她被当时的大臣刺史王戎带入府中。王戎看她长得水灵便命她去照

  • 历史上女魃是什么人?她为何会被黄帝驱逐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女魃,上古

    众所周知女魃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旱神。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中华儿女,如今的我们大多都自称是炎黄子孙,而这里的炎黄,指的便是炎帝和黄帝。但是,其实在远古时期,黄帝的势力并不强大,甚至还不如蚩尤,此人才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王者。那么,为何最终获得胜利的是黄帝呢?这是因

  • 才华横溢的杨恽究竟为什么被腰斩?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汉朝

    才华横溢的杨恽究竟为什么被腰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恽有一定才华,但是才子谈不上。杨恽选官上位,当初靠的是他的哥哥杨忠,后来靠告发霍氏谋反。杨恽为人不吝惜钱财、广散钱财于宗族,这个和仗义疏财是有区别的,杨恽散财在家族之内,和别人和百姓没有关系。杨恽为官没有原则,只要对

  • 在三国众多名人中,有哪些人是自己害死自己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绍,汉朝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更是群英荟萃的时期,都说乱世出枭雄,但凡有点本事、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有所建树,最成功的无疑是曹魏、刘蜀、孙吴了。但在三国中还有最愚蠢的三个人,表面聪明实则愚笨,因自己的蠢害死了

  • 武则天不爱儿子,为何偏爱女儿太平公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唐朝

    武则天不爱儿子,为何偏爱女儿太平公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然,有的公主可能因为母亲受宠,可能因为是皇帝的老来女,可能因为从小聪明伶俐,所以受到皇帝的宠爱。但她们始终没法与皇子们相比,最多皇帝也只能做到儿女公平对待。但历史上有一个人就不同了,她就不爱自己的儿子,甚至还要亲

  • 有哪些与陈叔陵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陈叔陵?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叔陵,南朝陈

    陈叔陵(554年~582年2月18日),字子嵩,南朝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次子,母彭贵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嘉三年(562年),受封康乐侯,邑五百户。光大元年(567年),担任中书侍郎、出任江州都督。太建元年(569年),受封始兴郡王。陈宣帝时期

  • 武则天被赶到上阳宫时,谁当众大哭了?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

    武则天被赶到上阳宫时,谁当众大哭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武则天是中国历代上著名的女皇帝,她的事迹已经被改编成很多影视剧,不过很多人对她的晚年知之甚少。在她晚年的时候,张柬之、敬晖等五位大臣(后俗称“五王”)联合起来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她的帝位,扶持她的儿子李显登基为帝,恢

  • 历史上真的有桃园三结义吗 三人有没有结拜为兄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张飞,关羽

    桃园三结义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桃园三结义被罗贯中列为《三国演义》开篇第一个故事,自成书以来数百年的时间里,众口传颂至今,被认为兄弟间义结金兰的典范。就连民国时期青帮入会仪式上都要插上几只桃枝,以示效仿刘关张“不求同日而生,只

  • 陈叔英:陈宣帝陈顼第三子,被迫投降于隋将韩擒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叔英,南朝陈

    陈叔英,字子烈,南陈高宗宣帝陈顼第三子,母曹淑华,封豫章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历任三州史书说他“少宽厚仁爱”。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封为建安侯。宣帝太建元年(569年)改封豫章王,仍为宣惠将军、都督东扬州诸军事、东扬州刺史。五年(5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