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朱高煦是不是明朝最惨的皇子?

揭秘:朱高煦是不是明朝最惨的皇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29 更新时间:2024/1/26 1:29:00

朱高煦是不是明朝最惨的皇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自作孽不可活,这话应在朱高熙身上再合适不过。这倒不是胜者王败者寇的问题,因为朱高熙一直活在王侯将相之上的位置,从来不知道失败为何物。有人说朱高熙后来的下场是由于哥哥朱高炽朱瞻基这爷俩给捧杀的,这话显然高看朱高熙的人品了。

朱高熙的秉性不叫朱元璋爱见很难说朱高熙不受爷爷的待见出自何处,倒不如说这孩子处处不叫人喜欢。一般而言,人都有隔代亲的一种习惯认识,朱元璋也不例外。每逢节日总是叫众多的孙子回来团圆。可以想见,作为爷爷,朱元璋对这些晚辈很是宽厚慈爱,但唯独朱高熙除外。中国有句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意思就是说一个孩子将来是什么样的命运,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么朱元璋为什么独独对朱高熙看不惯呢?我们从朱高炽、朱高煦的体貌特征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话说这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这位从小就是心宽体胖,这样的体型的人往往秉性上显得是宽厚待人,颇得人们的信任,换句话就是人缘好。

只不过朱高炽有个小毛病,大概是从小患有足疾,走路不太稳当,时常一不小心就会跌倒,也为此成为兄弟们的笑资。不过,朱高炽的命好,是朱棣的大儿子,因而早早就被朱元璋封为燕王世子。反观朱高煦,史料上说这位“性凶悍”,不仅威猛高大,而且武功也不一般,骑马射箭更是不落人后。在朱棣看来,二儿子朱高煦与自己的节奏非常相近,相比较为文弱的大儿子朱高炽来说,则略显下风。即便是这样,朱高熙要是有自知之明,安安生生当个武将,为哥哥朱高炽看好门,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就朱高炽的厚道来说,一定不会亏待自己的弟弟。然而显而易见朱高熙没有这份天性,这就为以后的落败埋下隐患。

长相这个样子也就算了,毕竟是千人千面不能强求。然而长辈们集体不爱见朱高熙,这就有些耐人寻味。就拿朱高熙的娘舅魏国公徐辉祖就对朱高熙评价不高,甚至于教唆建文帝杀掉自己的堂弟朱高熙,以免后患。徐辉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这个外甥,说这三个外甥中,朱高煦不仅凶悍而且是个无赖,为人奸诈狂妄。看着自己的亲舅舅这样的评语,再想想朱元璋不待见朱高熙,就叫人可以理解朱高熙的人品的确有问题。

朱高熙误读朱棣的赞许之言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开了叔叔篡夺侄子江山的一个坏榜样。在靖难之役期间,朱高煦一路高歌,屡立奇功。曾经多次救父亲朱棣于危难之中。白沟河之战,朱棣被南军夹击,几乎弹尽粮绝,多亏朱高煦及时赶到,这才免去杀身之祸。在东昌之战朱棣陷入重围求生不得,危难之际又是朱高熙闯进重围,奋力杀敌,救回自己的父亲朱棣。此时此景,正应了上阵父子兵这句老话,在这场征战中,朱高煦可以说是朱棣的致胜神器。所向披靡,一路为朱棣保驾护航,直至夺得江山。以至于朱棣见儿子朱高煦带兵解围,可能是过于高兴,也兼有褒奖的意味。朱棣拍拍儿子的肩膀说这样一句话,好好干吧,老爹不会看错。再一个说,你大哥身体不好。

话说朱棣的这句话说得颇有深意,而且很隐晦。这话在朱高熙听起来又是一番感觉,这不是直白地说,只要朱高熙好好表现,老爹要是做了江山,保不齐他朱高熙就是接班人。朱高炽厚道待遇引起朱高熙误判公允地说,朱棣华丽转身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高煦的功劳不能埋没。但是,朱棣有一个宅心人厚的嫡长子朱高炽,这已经够了。尽管朱高熙军功卓著,但他毕竟是嫡次子。正当朱棣为废长立幼的事情大为头疼之时,明朝第一才子解缙的一句话叫朱棣茅塞大开。解缙说的这句话就是看皇孙,这话现在看来颇为难解,而当时的朱棣已经是心知肚明,于是便维持原来的决定,依旧指定长子朱高炽为接班人。

话说这朱瞻基是朱高炽的长子,巧合的是,在朱瞻基出生的当天夜里,朱棣梦见父亲朱元璋传位给自己。朱棣由此认为是朱瞻基的降生带给自己的福音,因此上就特别喜欢朱瞻基。朱高煦的藩地在云南,可这位一直赖在京城不愿离去。大概是朱棣心中觉得有愧,对次子朱高熙多有纵容,这也就养成了朱高煦骜不驯的坏毛病。不久,明成祖朱棣病逝,朱高炽登基。明知自己的弟弟有野心,朱高炽仍旧加厚待朱高煦,还封赏了朱高煦的几个儿子。只不过,朱高炽对弟弟拳拳之心,并没有让朱高熙有所收敛。洪熙元年,朱高炽在位不满一年就驾崩西去,一时间朱高熙又蠢蠢欲动。所幸的是,朱瞻基大难不死,顺利抵达京城,成功登基。

朱瞻基接班后,继承效仿父亲的遗风,对两位叔叔特别优厚。尽管后来朱高煦提出很多过分的要求,朱瞻基都一一应允。这一切在朱高熙看来,就是侄子朱瞻基的软弱。于是这位心想,是否可以复制父亲的杰作,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有什么不妥?朱高熙被朱瞻基炙烤是咎由自取后来,朱高熙终于按奈不住野心,公开造反。朱瞻基御驾亲征,很快朱高熙就招架不住,只好乖乖投降。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即便是朱高熙造反,朱瞻基依旧没有杀掉自己叔叔的想法,只是下旨将朱高煦父子贬为庶人,严加看管而已。

搞笑的的是,这天朱瞻基去看望朱高煦,在朱瞻基离开之时,也不知这个时候朱高煦神经大条,居然伸腿将朱瞻基绊倒。朱瞻基正值血气方刚,自然非常愤怒,认为朱高熙居心不良。于是便命人用三百斤的铜缸盖住朱高煦,以示惩戒。哪想到朱高煦勇猛异常,居然顶着铜缸来回走动,企图脱身。朱瞻基被挑战底线,下令士兵在铜缸外生火。可怜明朝一代藩王朱高煦,就这样被活活烤死。

标签: 朱高煦明朝

更多文章

  • 被诸葛亮骂死的王司徒,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国

    被诸葛亮骂死的王司徒,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王朗算是被《三国演义》黑惨了,都说读书人最看重脸面,而王朗堂堂经学大家,一代儒宗,却被诸葛亮一顿臭骂,最终怒火攻心,坠马而亡。而在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唐国强那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

  • 三国时期牙门将是做什么的?蜀汉有哪些人担任过这一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平,三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牙门将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在汉末三国时期,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武,以上阵搏战。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

  • 朱厚照的原配夏皇后,在历史上过得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厚照,明朝

    朱厚照的原配夏皇后,在历史上过得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武宗朱厚照贪图玩乐,修建豹房,还自降身份,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改个名字叫朱寿,还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让有司铸印。更重要的是,应州之战朱厚照御驾亲征,结果还真让他击败了

  • 范蠡为什么可以名垂千古?范蠡名垂后世原因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范蠡,西施

    范蠡为什么可以名垂千古?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范蠡主要聪明在三个方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据《史记》载:范蠡与越王勾践深谋二十余年,许多重大决策都是他制定的,终于灭了吴国,报了会稽之耻,越兵横行于江淮之东,勾践得势于一时,号称霸王,而范蠡亦称为

  • 明孝宗唯一的妻子张皇后,她一生有多幸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皇后,明朝

    明孝宗唯一的妻子张皇后,她一生有多幸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要说起最令人羡慕的皇后,恐怕很多人都会首推明朝的孝康敬皇后,因为她是明孝宗朱祐樘唯一的女人,这在古代历史上是独一份。张皇后得到丈夫独宠,儿子也顺利继承皇位,那么她的一生真的幸福吗?张皇后的父亲名叫张峦,

  • 夷陵之战是什么结局?刘备到底输在哪里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

    夷陵之战是蜀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败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三国时期正是混乱无比的状态,期间发生过数以千万计的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夷陵之战,其中的夷陵之战就是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战役,刘备也是因为在夷陵之战中惨败给孙权,既恼怒又羞愧,最终死

  • 她是朱祁钰最宠爱的妃子,最后却被迫殉葬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明朝

    她是朱祁钰最宠爱的妃子,最后却被迫殉葬,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有人认为,朱祁钰最喜欢杭氏,他为了杭氏废了发妻汪皇后,还在杭氏去世后,违背祖制先将其画像入太庙。但拥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不是受电视剧的影响,就是对朱祁钰的后宫不太了解。可以说在朱祁钰的后宫中,杭氏反而是最

  • 杭氏是皇帝亲封的皇后,为何不被明史承认?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明朝

    杭氏是皇帝亲封的皇后,为何不被明史承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有个很特殊的皇帝,就是朱祁钰。由于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自己作死,非要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俘虏,而朱祁镇自己的儿子朱见深年仅两岁。没有办法,众人只能拥立朱祁钰登基,后者率领于谦等大臣,顺利保住了京师。朱

  • 云台二十八将为什么要加上云台二字?二十八将加云台二字的理由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云台二十八将,刘秀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最具战功的将领,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能力非常强。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云台二十八将为什么要加上云台二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西汉末年,成、哀二帝无道,赵氏姊妹惑乱于内,王姓亲族专权于外。狐鼠得志,豺狼当道

  • 周烈王姬喜:东周第二十二位君主,在位期间有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周烈王,东周

    姬喜,即周烈王,又称周夷烈王,姓姬,名喜,周安王姬骄之子,东周第二十二位君王,在位7年。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姬喜死后的谥号为烈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献公当政时,废除了野蛮的殉葬制度,将国都由雍(今陕西风翔)迁到东部的栎阳(今陕西省临潼市),以便于向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