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晋悼公登基后,推行了哪些新政?任命了哪些官员?

晋悼公登基后,推行了哪些新政?任命了哪些官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72 更新时间:2023/12/18 1:07:08

晋悼公,姬姓,名周,一作纠,又名周子或孙周,是惠伯谈(姬谈)的小儿子,他的祖父桓叔捷(姬捷) [2] 是晋襄公的二儿子。他在堂叔晋厉公被弑后,被迎立为君。谥号为“悼”,爵位为侯,又称“晋侯周”,简称“晋周”,在位共15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573年至前558年在位,前558年卒,年仅29岁。他的文治武功引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铸造军国霸权,挟天子而令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最终得以再次称霸中原。在位时重用吕相、士鲂、魏颉、赵武等人,惩乱任贤,整顿内政,晋悼公四年(前569年)魏绛推行“和戎狄”的策略,同戎狄相处融洽。联宋纳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将晋国霸业推至巅峰。学者全祖望的《鲒崎亭集外编》将晋悼公列入春秋五霸之一。终晋悼公朝,晋国镇齐、慑秦、疲楚,天下不能与之争衡。

人物生平

推行新政

车辕之役后,晋国高层震荡剧烈,政策混乱,剥削民众,官员不得人心,中下层贫苦潦倒。

晋悼公即位后的当天,就开始改革晋厉公时期的不当之处,驱逐流放奸佞之臣七人,处死杀害晋厉公的荀滑(程滑) [9] 。自此,厉公朝的余孽基本被先后肃清,顺应民意。随即晋悼公出台了一系列新政:

1.选拔有才能的贤者补缺,稳定朝政;

2.免除劳动者遭克扣、剥削而拖欠的财物,保持劳动者的积极性;

3.照顾孤苦老人,凡七旬以上的老者,悼公亲自接见,让国人深感政府的关怀;

4.起用因各种原因而被打压罢免的贤良从政;

5.整顿民风、匡扶穷人、援助灾民;

6.降低赋税、款待罪人;

7.整顿吏治,官吏勤政、提倡清廉严惩贪污;

8.慎用民力,明令统治阶级不允许侵农时,保障府库充实。

悼公政策一出台,满足晋国各阶层的利益需求,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

重组八卿

卿者,君之四体。三郤、胥童出缺,八卿重组。悼公成竹在胸,器宇轩昂:“邲之战,魏锜助荀首俘楚榖臣及连尹襄老,使子羽(即荀罃,罃字子羽)免于难。鄢陵之战,魏锜射瞎楚子(即楚共王),败楚军。安定晋国,魏锜之功大,其族竟无人显赫。士鲂,随会幼子,范燮胞弟。范武子(即随会,会食于随、范,会谥武子)制法度以安晋,遗用至今;范文子(即范燮,燮谥文子)亲躬国事使诸侯归附。彼父子之功岂能忘却?昔日,晋讨赤狄,秦人伐我,魏颗克敌于辅氏,功在社稷。今秦尤惧,其子岂可不重用?”言毕,众皆叹服。悼公遂命魏相将下军,士匄佐之;士鲂将新军,魏颉佐之。时八卿如下: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中行偃
上军将
韩厥
上军佐
智罃
下军将
吕相
下军佐
范匄
新军将
彘鲂
新军佐
令狐颉

八卿中,悼公既肯定栾、荀、韩、范旧贵族的利益,又提拔吕相(即魏相,相食采于吕)、彘鲂(即士鲂,鲂食采于彘)、令狐颉(即魏颉,颉食采于令狐)、赵武。事实证明,除开赵武,所拔者略疏治民之才。如此看,悼公旨在分化八卿。新兴贵族想站稳脚跟,必然唯晋侯之命是从。中央集权也就在悼公即位的第一天完全确立。

任命百官

悼公立四卿。栾书请立公族大夫。悼公许之:“荀家淳朴厚道、荀会端庄机敏、栾黡果敢刚烈、韩无忌沉着冷静。贵胄之后多骄纵,由淳朴宽厚的长者教育他们;由文雅机敏的智者引导他们;由果断忠烈勇者劝诫他们;由沉着冷静的贤者修正他们。以寡人之见,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足以依托!”栾书哑口无言,唯从悼公。

晋悼公以祁奚果敢不鲁莽,命之担任中军尉,羊舌职机敏有礼节,命其佐祁奚,魏绛勇敢守纪,命之担任中军司马严恪军纪。此外,张老明智不奸诈,担任中军侯奄;知铎谒寇恭敬自强,担任上军尉,籍偃敦厚恭顺,担任上军司马;程郑端庄正直,担乘马御。

没有任何股肱臂膀;没有任何权力基础;没有任何政治资本,甚至可能还从未踏足晋国,悼公对国内了如指掌,任命群臣信手拈来、如数家珍。短短一年,晋国上下充斥着欣欣向荣的和谐气氛。

提拔公族

昔重耳(晋文公)复国十一族:胥、籍、狐、箕、栾、郤、伯、先、羊舌、董、韩。当曾经光彩熠熠的贵族相继落魄,至悼公时已凤毛麟角,强宗林立是未来晋侯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故《晋世家》中就写到:“晋大夫由此稍强也!”一语中的。

厉公自取灭亡,导致晋侯与公室关系极度紧张,公族已禁不起更大的风波。为挽回公族衰败的颓势,晋悼公一改献公“不蓄公子”之国策,并大力提升公族地位,强化公族力量。

1.公子从军:悼公不但使至亲公族居于国内,甚至鼓励公族从军,建功立业。

2.提拔公室:悼公对于祁氏、羊舌氏大力扶植,使两大宗族在高层满门朱紫。

3.团结栾、韩:悼公对栾氏、韩氏的偏袒极为明显,维护甚至纵容不甚枚举。

4.囤货居奇:悼公允许、鼓励公族、栾、韩、羊舌、祁四族积财货,募私兵。

悼公初立,缺乏可靠的支柱来巩固统治。韩厥与晋同宗,且忠于国,培植韩氏以补郤氏之缺势在必行。此外,悼公肯定栾氏,并非姑息养奸,而是设身处地为保卫晋宗殚精竭虑。

晋悼公以宗庙之大宗主自居,收韩、栾、祁、羊舌之众,以身作则引导、指挥、教化他的家族。

韩厥为政

虽只有14岁,悼公却已深谙权谋之术。立足未稳,不追究栾书,只归罪于程滑、夷羊五。但随着悼公掌控大权,尤其是获得了国人的广泛支持,栾书孤立无援。

仅半年,晋悼公再度阅兵,八卿调整如下:

中军将
韩厥
中军佐
中行偃
上军将
智罃
上军佐
范匄
下军将
栾黡
下军佐
彘鲂
新军将
令狐颉
新军佐
赵武

栾书“失踪”,栾黡为卿。悼公硬将韩厥扶为正卿,摁住荀偃原职待定。确实,韩厥的稳重严谨比起荀偃的顽劣轻浮实用得多。

韩厥,作为已侍灵、成、景、厉四朝的忠直老臣,自前615年任司马,韩厥果敢坚毅、克己奉公、无畏权贵。由于少时家败,被赵衰抚养,深感世态炎凉,多次劝诫晋侯体恤民力,注重、奖励农务。当悼公提拔这样一位长期超然于权力斗争之外、坚持原则的纯臣为正卿时,似乎也在暗示:权力斗争不再是主流。

礼遇诸侯

晋国的局势时刻牵动着诸侯的心。一生谨慎的季孙行父率先陪同鲁成公造访晋国,压下了他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注。

悼公热情招待鲁国君臣,与鲁成公齐肩并行。季文子(即季孙行父,行父谥文子)感服,晋国的稳定与兴盛让鲁国更加坚决的依附。就在鲁国正为加固晋、鲁联盟绞尽脑汁时,范宣子(即士匄、范匄,匄食采于范,谥号宣子)已奉命来到鲁国,作为对季文子聘问的回馈。

鲁国人从此甘当晋国人争霸的急先锋。而鲁国不过是晋悼公实现中原联盟一体化的一部分,晋悼公对鲁国的尊重,无疑加强了晋、鲁凝聚力,给诸侯做出表率。

季文子做媒,悼公娶杞桓公之女。悼公效仿成(即周成王)、康(即周康王),对众诸侯一视同仁,使杞、滕、曹、邾、薛、莒、小邾等小国与诸侯并列,如成康之世。

出师救宋

悼公新政的效果立竿见影,短短几月将朝政梳理得井井有条,治国之道、御人之术驾轻就熟,令群臣瞠目结舌,诸侯竞相归附。这一年,晋悼公不满15岁。

楚共王坐立不安,使郑攻宋,占其朝郏;又命子辛会合皇辰入侵宋城郜,攻占幽丘、彭城;委任流亡于楚的桓氏(即鱼氏、向氏、鳞氏。三氏源于宋桓公,故称桓氏)领三百乘据彭城,作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争霸的据点。楚、郑军各自回国。

桓氏返宋,华元惮之。7月,老佐、华喜叔侄围城数月,老佐战死,彭城难克。楚共王心忧彭城,11月,子重伐宋以救彭城。华元告急于晋。

晋悼公召开军事会议。韩献子(即韩厥,厥谥献子)一语定乾坤:“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悼公下达出师令掷地有声:“兵发彭城!”

晋国复霸战争吹响号角。楚王未料到晋国在朝政新定、大伤初愈即大胆对外作战。令尹婴齐(公子婴齐,字子重)北上,晋侯亲征,驻军于台谷,遥控战局。晋、楚会于靡角,子重退却。

悼公争盟于诸侯。12月,悼公与崔武子、孟献子、宋平公卫献公、邾宣公会盟于虚帄,谋划救宋。宋平公感激晋国雪中送炭。悼公表态:军围彭城,不克不归。

前572年开春,悼公令栾黡攻彭城,齐、鲁、卫、曹、莒、邾、滕、薛各自出兵与晋下军会合。

至正月25日,栾桓子(即栾黡,黡谥桓子)率晋、鲁、宋、卫、曹、莒、邾、滕、薛九国联军围彭城。彭城将破,子重无奈。绝望中,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投降,彭城归宋。悼公以诸桓叛国罪,迁之于瓠丘。

首战大捷,南风不竞。而宋国,戴族(即华氏、乐氏、老氏、皇氏,四族出于宋戴公,故称戴族)向晋、桓氏向楚,晋、楚之胜败直接决定戴、桓两大卿族的存汰。彭城之战,桓氏再遭重创,昔宋桓公六族只余向氏一支。时宋六卿如下:

晋悼公一劳永逸令宋国追随晋国,就在诸侯盟军热血沸腾围攻彭城之时,却发生了些许不快——齐国抗盟。彭城之役一结束,晋国又伐齐,齐灵公服软,使太子光质于晋。齐从晋盟。

宋,戴氏据六卿之四,族大权重,以华元为首的戴族借助晋国巩固了既得利益。此后六十年,华元、乐喜、向戌、公孙忌、乐祁、乐溷历任上卿皆尊晋国。70年后,子梁(即乐祁,祁字子梁)客死太行,宋终叛晋。

标签: 晋悼公晋国

更多文章

  • 田穰苴简介:春秋末期齐国名将,曾率军击退晋、燕之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田穰苴,春秋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田穰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田穰苴(生卒不

  • 汉高祖刘邦死后 吕雉又是怎么处理他的儿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吕雉

    还不了解:刘邦和吕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是怎么处置刘邦的八个儿子的?漂亮风骚的曹寡妇经营着一家小酒馆,刘邦常带朋友去吃吃喝喝。次数多了,两人眉来眼去。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刘邦敲响了曹寡妇的家门。干柴烈火一拍即合,但是曹寡妇极为清楚刘邦

  • 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 他们为什么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儿子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作为千古一帝,14个儿子里,为何大多都没有好下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代表,他们兢兢业业的治理国家,将国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也因此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一世英

  • 李世民当初身经百战身体强壮 李世民为什么在51岁就去世了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之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早年一直身体强壮,为啥活到51岁就去世了?李世民,中国历史上功绩卓著成就极高的一位仁君。说他是仁君,是因为他以仁德行政,作为皇帝广纳群臣的意见,虚心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李世民做皇帝之前,他带领

  • 张青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一百零二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青,梁山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青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青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菜园子”,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人,武器朴刀。在小说第十七回“

  • 李隆基先帮助太平公主后 李隆基为什么转头将人弄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李隆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隆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隆基为何先帮太平公主,而后又发动政变诛灭太平公主?事实证明韦氏一点也不会审时度势,早在武则天时期就出现了能够当面斥责武氏子孙的李隆基,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柱石人物。武则天的亲信上官婉儿自然明白李隆基的能力

  • 董平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十五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平,梁山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董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平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人物。董平祖籍河东上党郡,原为东平府兵马都监,双枪出神入化,有万夫不当之勇,

  • 历史上徐达的死因是什么?与朱元璋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达,明朝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山河月明》正在热播,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与张丰毅饰演的徐达既是君臣,又是兄弟,剧中有一个情节是徐达喜欢吃烧鹅,这似乎为后面的徐达之死埋下伏笔,那么徐达真的是被朱元璋用烧鹅赐死的吗?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从小就亲如兄弟。朱元

  • 北宋沈括的军事政治成就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沈括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北宋沈括的故事。参与变法1031年,沈括出生于钱塘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曾在汉阳县(现武汉汉阳)、简州平夏县(现四川简阳)、苏州等地做官,常年在外。因此,沈括的教育

  • 诸葛亮腿没事打仗却要坐轮椅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用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打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并无腿疾,为什么打仗时总是坐轮椅出来?《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为了蜀汉的成立,可谓“死而后已”,让后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有趣的是,别的将领在战斗的时候,都会把自己武装到天上去,可是诸葛亮出征,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