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时期的女子是如何做官的 她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明朝时期的女子是如何做官的 她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32 更新时间:2024/1/1 2:32:3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代女性做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女性如做官?

女官是中国古代宫廷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掌管嫔御、宫女等事务,由女性担任。女官制度起源于西周,隋唐以后逐渐完善,到了明代则日臻完善,发展成为正式的官僚制度。

一、明代女官机构

根据《大明会典》《明会要》等明代官修典籍记载,明人《万历野获编》称:“女官,宫中六尚之职,国初凡三定,最后则洪武二十八年重定者为准。盖斟酌周、汉、唐之制而损益焉” ,在这则史料之中,明代女官机构被称为“六尚”,而官修典籍则称之为“六局”,即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分别掌管宫廷管理、礼仪、服装、餐饮、住宿、考核等工作,可谓是分工明确。“六局”下设“二十四司”,即:司纪、司言、司簿、司闱由尚宫局管辖,司籍、司乐、司宾、司赞由尚仪局管辖,司宝、司衣、司仗、司饰由尚服局管辖,司馔、司酝、司药、司供由尚食局管辖,司设、司舆、司苑、司灯由尚寝局管辖,司制、司珍、司彩、司计由尚功局管辖。根据这些机构的名称,就大致可以看出其机构职能,比如“司乐”是负责宫廷音乐的机构,“司药”是负责宫廷医药的机构,“司馔”是负责管理宫廷菜肴的机构,无论是六局还是二十四司,其官员成员均由女性担任。

这些机构是早在大明开国之前的吴元年,就初步建立了,后来经过三次调整,到了洪武十七年确定了,六局的主官级别是正五品,二十四的主官级别是正六品,比起地方的县令来,品级要高,地位也更显赫,可以直接接近皇帝和后宫嫔妃,而且掌管的都是关系到宫廷安全的重要事项。

二、明代女官来源

明代的女官选拔有着严格的标准,要对备选女官的品德、家庭、才貌等等进行考察。明代第一次大规模选拔女官是在洪武五年。《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上谕中书省臣曰:近者礼部奏定中宫女织,遣奉御和、蔡旺往苏杭二州选民间妇女通晓书数愿入宫者,得四十四人,其中堪任事者十四人,已俱授职,各赐白金三十七两以赡其家。”也就是说,礼部派遣人员到苏州、杭州选了44名卓越的民间女子,再经过礼部二次考察后,只有14人通过了录取,这个“复式录取率”只有32%左右。这样选出来的女官可谓是优中选优了。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选拔女官只从苏州、杭州选拔,第二次才稍微扩大了范围。《万历野获编》记载,洪武十七年,“敕谕苏、松、嘉、湖及浙江、江西有司,民间女子年十三岁以上、十九岁以下,妇人年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无夫者,愿入宫备使,令各给钞为道里费,送赴京师。盖女子以备后宫,而妇人则充六尚也。”这则史料提供关于明代女官选拔的三点重要信息,一是地域是“苏、松、嘉、湖及浙江、江西”,集中于江南、江西,二是年龄要求是“妇人年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三是征求个人意见,“无夫者,愿入宫”,这就从制度上避免了骚扰地方的可能性。

《大明会典》则记载了永乐年间的女官来源,永乐元年,“补六尚官,令礼部出榜,不分军民之家,但有识字妇人年三十至四十,愿来者有司起送。若女子识字,虽容貌丑陋,年十七八以上,愿来者听。” 这个选拔标准比起洪武年间则取消了地域限制,并且年龄也放松到三十岁以下、十七八以上也可以参加女官选拔了,但增加了“识字”这条限制。

三、明代女官命运

根据《明史》记载,正情况下,女官“服劳多者或五载六载,得归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现授职者,家给与禄”,也就是说在宫中任职五六年就可以回家结婚了,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很难实现。比如一位名叫黄惟德的女官,在洪武年间从广东南海千里迢迢来到南京,后来又到北京,直到“宣德七年乞骸南归”,在宫廷之中渡过了大半生。类似于这种情况,在明代史料中屡见不鲜。

可见,明代女官虽然拥有较为尊崇的官职和地位,但整体上与深居后宫的宫人的命运是类似的。

参考献:

1.《明史》

2.《大明会典》

3.《明会要》

4. 《明太祖实录》

5.《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

6.《明代女官制度探析》

7.《广东地方社会建构的明初女官形象》正刚

标签: 明朝女官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退位一年后就死了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武则天

    对唐代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啥武则天退位1年就死了?在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比较卑微,在家庭中只能依附男人生活。不过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人生充满着争议。虽说李世民对她甚是喜爱,但并没有放手让她参与政治。李显在张柬之等大臣的拥戴下,发动政变成

  • 豫国大长公主:宋仁宗赵祯最幼女,尚在襁褓中便夭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豫国大长公主,北宋

    豫国大长公主(1061年8月11日—1061年10月12日),名不详,宋仁宗第十三女(最幼女),生母董淑妃。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嘉祐六年闰八月丙午(1061年10月12日)去世,此时出生仅六十一天,尚在襁褓,宋仁宗追封女儿为楚国公主。治平元年(1064年)六

  • 赵颢:宋英宗赵曙次子,天资颖异,博求善本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颢,北宋

    赵颢,男,汉族,字仲明,初名仲糺,宋英宗赵曙次子,宋神宗赵顼同母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氏。谥曰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封安乐郡公,进祁国公,再进东阳郡王。神宗即位后,进封昌王。后相继改封岐王、雍王、扬王、冀王、楚王、燕王、吴王。赵颢天资颖异,尤嗜学。工飞白,善

  • 孝圣宪皇后:甄嬛的历史原型,儿子的孝顺是她最大的幸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孝圣宪皇后,清朝

    影视剧《甄嬛传》讲述了女主角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代善于谋权的太后的故事。虽然甄嬛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她也是有人物原型的,这个原型就是雍正皇帝的熹妃,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某种意义上说,熹妃钮钻禄氏是不幸的,但她同

  • 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第一次失败 李治后面是怎么成功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治,唐朝

    还不知道:李治立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高宗李治想亲政,李勣顾左右言他,李治强硬而不顾反对地立皇后。一、李治的仁孝,让李世民很不放心公元643年4月,李世民废了大儿子李承乾的太子位,当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四人的面,立九儿子李治为太子。李治和

  • 曹操和刘备相比 曹操哪些方面比刘备还要强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刘备

    曹操有哪些地方比刘备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刘备相比,哪些地方比刘备强呢?刘备,是刘邦的后代,汉室宗亲。但是到了他自己一辈已经是平民。而曹操是汉初重臣曹参的后代,其父亲和祖父都在朝为官。曹操的父亲曹嵩过继给了曹腾。曹腾是宦官。所以别人骂曹

  • 刘禅摔阿斗是怎么回事 刘备此举是收买人心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刘禅

    还不知道:刘备摔阿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摔阿斗是收买人心的心机表现?事实上,刘琮并没有告知屯驻在樊城的刘备降曹的决定,因此刘备并不清楚刘琮的决定。见到曹操动作频频,刘备从新野撤守到樊城,襄阳方面却始终没有任何动静,因此刘备便派人前去询问刘琮。原本刘琮

  • 渭南之战马超的表现怎么样?最后是什么结果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汉末凉州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渭南之战是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战役。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明白征服南方暂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决定先肃清北方。马超、韩遂等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渭南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取胜

  • 演义中典韦只露脸过一两次 典韦排名为何在关羽之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典韦,三国

    对典韦在《三国演义》只露了一两次脸,为何武将排名在关羽之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按照民间流传的“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黄孙许太两夏候”的顺口溜,典韦的武力值在《三国演义》里排在了第三名,是在关羽、张飞之前了。不过,这个顺口溜也只是来自民间,并非作

  • 张辽身为吕布麾下的八健将之首,与高顺的地位相比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辽,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吕布作为汉末割据诸侯之一,也曾割据一方,手下有八健将,张辽是八健将之首,排名第一,那么,吕布的另一位大将高顺,为何不在八健将之列?高顺的地位和张辽相比,究竟谁高?张辽是吕布八健之一,这不用细说,张辽最开始是跟着丁原,后来,跟